APP下载

呼唤我国文化产业的双重自觉

2012-04-29徐望

商场现代化 2012年19期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产业资本

徐望

[摘要]当下,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国际形象、文化主权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公认的国家“软实力”。我国文化产业的开展是伴随着文化实践不断深入,国际文化联系日益紧密,科学技术不断飞升,市场原则逐渐强化,小康社会进一步前进而迅速发展着的。从国际国内的背景看,今天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处于“跨越式增长”的腾飞阶段,在这一阶段运营文化产业需要对当前的文化生产环境拥有清醒的认识,并树立一种“文化自觉”的心态。我认为,今天中国文化产业的自觉至少应包含两个层面,即:第一,面对全球一体化现状的民族精神与本土文化自觉;第二,面临文化资本化现时代大潮的文化生态自觉。

[关键词]文化产业全球化民族文化文化资本化文化生态

一、面对全球化现状的民族精神与本土文化自觉

毫无疑问,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这已经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并使得我们习惯并依赖于这种生活方式。伴随着全球化进程普遍加速,并日趋一体化的当代大趋势——资本的扩张与流动使得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科技进步与信息传播提速既作为全球化的动因又作为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不断扩充着人类生活的时空;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普遍化的趋势,各国面临着一个全球化的开放市场。在这三种因素的客观推动下,文化全球化已成事实,并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地不断推升。

一方面,全球化的世俗体验无时不刻包围我们。随着各国经济贸易的日益频繁,信息传播的愈加快捷,商品与信息的流动不断加速。在经济不断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随着世界性生产方式与国际市场的形成,随着物品、人群和信息的世界性流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也随之扩散到世界各地,推动了文化的全球化。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兴传媒,足不出户却尽知天下事情;我们可以品尝各地美食,欣赏各国的文化艺术,无论在因特网上漫游全球还是身临其境的旅游度假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可以身在一国,却采取他国的生活方式,并接受外来的文化观念,我们已经很难确切的说我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的某国或某民族人。全球化造就了一种“世界大同”的幻象,使得地球上几乎每个处于现代化国家中的个人都乐于并不得不拥抱这种“世界主义”(cosmopolitian)的乐观的生活模式。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在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和世界潮流之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直接地推动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可也许,在我们全身心的体验了时空上的亲近感之后,我们不得不转而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在我们克服了地域距离之后,我们的文化间距是消弭了还是更加突兀的拉大了?尽管全球化被公认为并没有消解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决不可能朝着单一的方向发展,然而这种在这一全球互动的情势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是平等的么,还是不可避免的带有强势与弱势的冲突,或者或多或少的带有一种“潜在的单城化”与“非领土扩张化”倾向?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在商品经济与消费浪潮的刺激下,各种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高雅文化与精英文化难道不正被当代大众文化日益同质化么,尽管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信念上的同质化?

从改革开放到中国入世,我国越来越进入到全球化的经济与文化潮流之中。西方传媒中有关中国近期令人震惊的的报导在近几年来频繁出现。以资本主义的视角看,中国正从政治教条的孤立性进入到了一种全球性的消费文化的繁荣之中。然而,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所面临相随而来的严峻问题:全球化在促进各地区文化交流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全球的文化等级差别,处于文化传播劣势的发展中国家若一味沉迷于“世界主义”(cosmopolitian)的快感之中而不觉醒的话,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潜移默化进行文化移植的对象,那样的未来确实是令人沮丧的。

由前所述,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它具有多维性,而文化正是这一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维度。以本文的观点看,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资本扩张的一个必然过程,这种经济资本也许附带了各种形态的文化资本,也许本身就是基于某种文化资本之上转化而来的,因而,文化全球化即是文化资本扩张的必经阶段。今天发达国家通过各种产品与服务向我国灌输的众多观念都是附着于文化资本之上,经过经济资本的转化来传播的。尽管可口可乐不过是一种碳酸饮料,麦当劳耀眼的金色拱门也只是一种餐饮标志,而正是在这样的一些不经意的世俗体验中,美国文化正向全球各地扩散着;虽然可乐与汉堡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被称作为文化产品,但却浓缩着美国的世俗文化精神,很难说这些垃圾食品中毫无文化意义,而它们在的商品流通过程中也确实附带着大量文化信息。如果说以食品来举例还不够明显,那么迪士尼的动画、好莱坞的大片、日本的动漫、韩国的连续剧等在世界各地的风靡状况应该足以说明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的巨大作用。

文化产业的国际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集中反映,它既包含物质的成分,又凝聚着精神和意识形态的成分,综合地反映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互动关系;它既为文化全球化提供手段和载体,也反映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水平。今天的文化全球化不光是以文化作品、学术对话、思想理念的形式扩展,最重要的便是以产品输出的产业模式推行。

可以说,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没有文化产业的全球化,也就没有文化的全球化。如此来看中国文化的自觉与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树立,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价值观念,道德理想的层面上,而必须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中振兴民族精神与传播本土文化,借助产业的手段来开发丰厚的文化资源,弘扬我国文化的价值理念,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扩大我国文化的感召力。

若从文化资本的角度着眼,那么,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小到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一个集体,都拥有独立特别的文化资本,具体表现为历史传统、文脉底蕴、文化标志、共同信仰、集体气质等。正是这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本塑造了群体成员的文化认同感。以这个视角来看待今天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我国文化在国际中的交流竞争,就要求我国从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资本大国,充分活化现有的丰富资源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驱动,从而大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发展文化产业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无疑是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世界对中国和平崛起正确认识的最佳途径。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已不仅仅作为一种提升国民经济的手段,更成为一国重大的文化战略,以此来传播一国的文化和扩展其政治影响,增强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因此,以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和传播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维护本国文化的最显著且最至关重要途径。然而,此际局势并不容乐观: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我国在文化产业总产值仅占GDP的3%左右;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乏欠竞争力。

更加严峻的问题是,我国文化产业不仅整体上显得薄弱,而且内容缺乏创意。作为整个产业核心层的内容大多千篇一律,跟相模仿,或抄袭国外文化产品的形式。这不仅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难以使得我国文化产品立足于世界市场,埋没了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深厚丰饶的中华传统文化。当然,这一现状和当下大众文化的同质化倾向不无关联,而这一倾向正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在文化上的必然反映,尤其是美国具有“普世价值”的流行商业文化。现在无论是在报刊杂志,还是在音乐、广播、影视、网络上,以商业和娱乐为主要形式的大众文化产品到处可见。应该承认,尽管文化全球化并不必然意味着文化的一体化,然而却有其自身的主导文化。正如福朗西斯·福山所说,“全球化必然就是美国化。”文化全球化的核心在“化”,即:把一种文化价值观、文化模式普遍化或向其他民族渗透。在这点上,文化全球化是由占据经济优势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尤以美国的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为代表的向全球各地扩散的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从麦当劳到米老鼠到好莱坞,莫不如是。这样显而易见的文化趋同现象,促使我们去思考,民族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的洪流面前立足?面对全球化,民族文化应当如何合理的定位自身?把这两个问题纳入到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中,就必然要求关注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注重文化特色,打造民族品牌,积极顺应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趋势,变被动的接收外来文化为使本土文化资源借助产业的平台生生不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我国有着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地域辽阔,山河壮丽,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既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遗址、建筑园林;又有数量丰盛浩瀚的文化典籍、艺术珍品。56个民族有着非凡的、独居魅力的民俗风情、文艺表演。中华民族的历史流传交织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热爱祖国、讲究礼仪的动人故事,印证着华夏子孙非凡的智慧与创造力,蕴涵着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诚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这样看来,发展文化产业与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在国内,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在国外,文化产业则担负着传播我国文化,树立我国美好国际形象的重任。

在伴随文化资本扩张而来文化全球化时代,要呼唤我国文化产业中民族精神的觉醒与本土文化的复兴,首先须认识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不仅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而且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其次,在我国的文化生产实践中一方面要注重挖掘本地、本民族特色,善于活化传统资源,创造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在文化产品中可以适当的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或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形式。

再次回到全球化的视角来讨论文化,我认为,对于今天的文化全球化,尽管这导致了各国文化一定程度上的“同化”色彩,但从未来的取向上看,各种文化将更注重各自的特异性,尤其当各个国家认识到自己处于全球化之中时,将更大的激发出各国的创造力,释放出全球文化多样化的巨大潜力;尽管这一过程不见得那么和谐与平衡,其间难免伴随着不平等、不公正的等级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一种悖论,其中可能产生新的冲突和融合模式。如此,全球化真正创造了一种文化平台,可以使各种文化真正的凸显其独特性,使人们在理解各自文化和历史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彼此包容。

二、面临文化资本化现时代大潮的文化生态自觉

笔者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基于文化资本之上的产业化运作,即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再转化为经济资本,经济资本在流通同时又积累并增殖了文化与经济资本,传播了文化内涵并且增加了经济产值。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资源是实现资本转换的基础和前提,而资本则是资源实现其转换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只有通过市场的作用实现了资本的物态转换,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升值和作用空间的拓展。因此,文化产业的兴起,正是文化资源资本化发展的一个结果。

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资本是一种体现在文化资源上的获取收益的潜在能力的价值。作为一种自行增值的价值,文化资本不仅在生产过程内活动,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活动。与其他资本一样,文化资本也会经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的循环和职能转换过程。文化资本只有不断地从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再从生产过程进入流通过程,这样循环往复地流动,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由此,从资本的逐利本性上看,文化资本最终的目是实现价值增殖,尽管这是一种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增殖,然而为了尽快完成这一过程,取得最终的经济利润,资本总是倾向于和快速文化相联。在这个意义上,若把文化产业理解为文化的资本化运营,则不难发现文化资本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文化资本化打造了巨大的文化产业链条,经济与文化的共生互动关系日益加强,造就了强大的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己经形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今天的市场上,己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很难找到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很难找到不体现文化意义的消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政府对人民的组织动员能力、参与国际化程度等,都越来越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综合水平。随着知一识经济兴起和信息技术发展,经济与文化进一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交融,逐渐呈现出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客观趋势,并展现为“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这样一对对立统一面。

然而,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迸发出巨大的文化生产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了文化的资本逻辑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和问题。由于处于文化资本逻辑之下的文化产业遵循市场运作的逻辑、经济化的原则,追求价值增殖最迅速、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要求尽快完成产业资本的循环——一言以蔽之——资本经营向来对快速文化情有独衷;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却更加关注文化在经济效益之外的社会效益,在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之外更加突显了其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倡导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与人的均衡全面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物质、精神、政治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统一等。当文化产业的资本逻辑遇到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原则时,碰撞再所难免。其突出的表现为:片面开发文化资源导致文脉断层;过度炒作文化资本致使文化环境破坏;发展文化市场造成文化泛经济化;刺激消费引起消费主义盛行;商业文化洪流助长文化世俗化倾向;文化资本扩张引发意识形态危机;全球化浪潮带来话语霸权威胁等。我将这一系列的问题概括为文化生态的失衡,认为要保证我国文化产业在文化资本时代健康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拥有一种对于文化生态的起码觉悟。

在这里,文化生态是与自然生态相对的一个范畴。自然生态是指一切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紧密关系;相应的文化生态则指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文化大系统内部诸文化形态之间以及文化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方式和状态。与自然生态相比,文化生态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如果说自然生态表现为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体与自然环境紧密交织,被自然环境影响也作用于自然环境,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无限发展的话;那么文化生态则表现为由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共生关系,它由人类社会建构,并随着社会与历史的发展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同时也不断再造着人类社会,影响着人类的日常行为与社会的整体走向。人类是被各种文化填充的复杂混合体,人是文化的动物。

文化是历史的积聚,具有历史继承性,文化又是现实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现实性、时代性和创新性。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界条件的总和的生态环境,除了生物、非生物、地理和人为因素之外,还包括文化因素,涵盖着生活方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间文艺、聚落形式和艺术风格等。文化生态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个体性格的形成,群体素质的熏陶,社会品格的培养,以及民族精神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在这个日益缩小成为“地球村”的世界上,文化更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和世界上其他民族比肩而立的重要根基。鉴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各种文化的融合日趋加速,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在这样一个中西碰撞,传统与现代汇合,商业化浪潮涌向社会方方面面的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如何构建和谐的文化空间,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文脉,是摆在每个文化建设者面前的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

今天,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造巨大经济产值的同时,文化的资本化经营也在社会的不同层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文化生态破坏。首先,文化产业是一种基于文化资源开发的规模化运作,要实现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资源的产业经济价值,并相应的实现原有资源中文化资本的增殖。在这里,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很大一部分文化资源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共存,与人类历史并进,并不断重构人类生存时空的不断再生的资源。这些资源不但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源泉,更塑造了我们的历史与现实。而这类文化资源一旦与追逐利益的资本经营接轨,就必然意味着向商业化模式转化,就难免面临着被片面挖掘与过度开发的威胁,尤其在今天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成熟,相关政策指导不够稳健的我国,用国内一些学者的话来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这两大问题正在不同程度地给我国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长此以往,必将造成一定程度的文脉断层,甚至导致“精神沙化”的后果。

其次,与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共生的文化产业可以说是我国文化观念转变后的产物。当文化生产与文艺创作进入了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当文化转变为批量生产的商品,这样的文化是提升了,还是堕落了?文化产业究竟是会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扩散产品的文化价值,推动我国文化占据市场并走向世界;还是将使得文化成为商业的附属物,在文化产品的丰盛表象下实际是商业文化的单一化?文化产业到底是要实现以文化资本为基础的文化与经济资本的双向增殖;还是一旦将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后,就变成了经济资本的单向增殖?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是即将演变成为60多年前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欺骗群众”,“致力于生产消费者”的大型工业?后者正是我们极力避免的一些情形。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如果今天的文化在资本运作下演变成了单一的商业文化,那么我们所处的文化生态系统就过度的失衡了。正如自然界的“生态”追求物种的多样性一样,在这个多元的世界上,社会领域的文化生态更呼唤文化的多姿多彩,这种多姿多彩决非是文化商品形式与产品种类的丰富繁多,而是在文化本质意义上的多元化;这是一种与当下消费文化的同质倾向对立的文化走向,是坚决向当下文化商业化趋势说“不”的一种文化立场;这样的文化多元化不但包含了商业文化、大众文化,更包含了传统文化、人文情感、精英知识、高雅艺术等在如今的文化产业中日渐缺失的文化向度。因此,只有同时关注文化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保证我们的文化生态欣欣向荣,和谐持续的健康发展。

然而,在文化产业的运营中呼唤文化生态的自觉,决不是希图淡化其中的商业化倾向或改变其产业化模式。既然文化产业是作为一种区别于公共文化事业的经营性质的文化流入市场的,就应当遵循资本发展的逻辑,就应当遵守市场运行的机制,就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并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本文中,我并非质疑于文化的资本化经营方式,而是有感于当下我国文化产业缺乏内容,单调烂俗之靡滥邪风。我国拥有无限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发掘,而多数的文化产业内容却显得千篇一律,跟风炒作;并倾向于模仿国外的文化产业形式,造成了大量的文化生产“套路”,完全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要,更难以传播中国文化。另外,产业化并不一定意味着流俗化。尽管人们也许将认可在文化市场上区分高级文化与低级文化是没有意义的,这两者都同样都是文化商品,是所谓的“媚雅”与“媚俗”而已。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生产的自觉,即使是“媚雅文化”,其对社会正面的文化意义也比完全意义上的“乌合之众”(或归类“群氓”,mess)式的污秽流俗、愚昧娱滥的文化形态大得多。这点在西方发达国家早有充分的体现:阅读经典书籍,购买艺术作品,鉴玩文物收藏,欣赏文艺表演等,向来是有闲阶级与上流社会,以及企图跨入上流社会的“上升阶级”人士必须习得的“附庸风雅”的方式,而这点早在一百多年前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中便得到彰显;再次,所谓“雅俗共赏”,通俗文化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轻松和欢娱。如果说严肃的高雅文化是名贵的红酒或香槟的话,那么通俗文化则是令人惊喜愉悦的甜点。今天的文化产业无疑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它带来了当下大众文化的繁荣,这样的大众文化不仅是文化产业创造的,更直接来源于群众的灵感与创意。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多样、综合的科学发展,既不能一味的排挤“俗”文化,也不能全力的倡导“雅”文化;只要这种文化形式是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是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是对当前的文化繁荣有帮助的,就应当积极鼓励其发展。因而,在对文化生态的自觉中,文化产业所要避免的是庸俗文化(mess culture乌合之众的:群氓/娱乐/愚民/愚庸文化)而不是通俗文化(pop culture波普/大众/流行文化)。

由上可见,在文化资本时代呼唤我国文化产业的文化生态自觉,就是要坚持和谐的、可持续的科学文化发展观,促进文化产业中文化形态的多元化,增加产业的创造力与活力,是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的开发相互促进,形成“资源-资本-产业-文化传播”的良性循环,是在文化生产的境界上加以自觉。

参考文献:

[1](美)亨廷顿,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英)史蒂文森,顾宜凡等译.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美)杰姆逊,三好将夫,马丁译.全球化的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美)凡勃伦,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北京:商务引书馆,2009

[5]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澳)戴维·思罗斯比,潘飞编译.什么是文化资本[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01)

[7](英)D·罗宾斯,李中泽摘译.布迪厄“文化资本”观念的本源、早期发展与现状[J].国外社会科学,2006,(03)

猜你喜欢

全球化文化产业资本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资本策局变
全球化陷阱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