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板钱途几何

2012-04-29王小博

中国经济信息 2012年17期
关键词:发行价创业板市值

王小博

创业板三周岁的生日即将来临,此时,我们难有喜悦,更多的是反思。

在2009年10月开板之时,创业板曾被寄予了无限的期望。从“中国的纳斯达克”,到“资本市场多层次化”;从“成熟金融体系重要标准之一”到“积极应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又一新亮点”。三年后,这些溢美之辞言犹在耳,但投资者眼中看到的创业板现状却可以用“凄凄惨惨戚戚”来形容。

超募1260亿元

截至2012年8月14日,创业板已有345家公司,但这些公司中超过6成跌破了发行价,超过8成跌破了上市首日收盘价,跌跌不休的创业板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的损失相当惊人!

创业板大比例破发和投资者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市场的另一面却是歌舞欢腾——作为融资方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三年来合计募集资金为2272.61亿元,其中超募资金为1260.73亿元,超募资金占募集资金总量的55.47%。作为中介机构的券商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计获得了157.79 亿元的发行费用,发行费用占募资比重高达6.94%。

三年以来,创业板还创造了什么呢?数以千计的亿万富豪,以及层出不穷的“业绩变脸”型公司。

我们并不否定创业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之一的重要存在意义,亦不可能要求创业板从诞生开始就可以迅速达至完美。但是,三年以来,我们在创业板看到了太多的怪现状,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创业板及其运行机制进行反思。而唯有反思,方能令创业板保持更长久的生命力。

我们试图将创业板市场厘清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他们为创业板上市公司提供了急需的发展资金,甚至是大大超过上市公司计划募集的资金,但三年来他们获得的回报如何?

第二个层面包含券商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三年来中介机构在创业板业务上盈利几何?又为市场提供了怎样的投资标的?现行发行机制下,中介机构的行为怎样被扭曲?

第三个层面是作为融资方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以及由上市衍生出的众多亿万富豪。在获取融资后,创业板公司是否给出了“高成长”的回答?身家暴增的亿万富豪是否名副其实?

为何成了“造富板”?

不是“2”,也不是“4”,而是数字“3”。

对于创业板来说,“3”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创业板股票的代码是以“3”为开头的;控股股东承诺锁定股份的期限是36个月,即3年……

3年前,当创业板大幕徐徐拉开的时候,恐怕很多人都没有料想到创业板在未来3年运作中打造富豪的速度是如此的神速。

经过3年的突飞猛进,创业板家族已形成了拥有345家公司庞大的群体。而目前每家创业板企业中平均就有3位亿万富翁诞生。有统计数据称,截至2012年2月27日,创业板发行一共造就亿万富翁856人,10亿级家族富翁则高达116家。

不难发现,在这场造富的盛宴中,包括创业者、原始股东、PE等在内的身价一夜之间过亿已成为常态。然而,在股东们财富骤增的同时,其上市公司的业绩却难言乐观。与这些暴富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创业板的中小股东伤得体无完肤。

值得注意的,若按发行价计算大股东持股市值与目前持股市值进行比较,有295家公司大股东市值都出现缩水,占比高达85.5%。其中缩水程度最大的为世纪鼎利,其大股东叶滨按发行价计算的身家达63.36亿元,而目前仅有7亿,缩水达88.9%。

此外,东方日升的林海峰、新大新材的宋贺臣、奥克股份的奥克集团股份公司持股市值缩水幅度都在80%以上。据统计,共有168 家公司的大股东持股市值缩水在50%以上,占创业板公司总数的48.7%,已接近50%。

事实上,与大股东持股市值缩水对应的 是,这些榜上排名靠前的公司往往都是股价下跌得最厉害的,比如,东方日升、新大新材、奥克股份等都排在破发公司的前列。这也意味着,投资者一旦在开盘当日买入这些股票将亏损相当严重。

当一批又一批批富豪从创业板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创业板造富功能的明显被扭曲。这种造富并不是建立在创业板公司投资价值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新股高价发行、上市公司股本结构扭曲以及市场投机炒作的基础上。

创业板在造富的同时,又将巨大的投资风险转嫁给了投资者。随着三年锁定期将解禁的到来,这一风险将变得更大巨大,富翁们一旦套现,投资者就得为富翁们的套现买单,并承担高估带来的高风险。

超六成公司跌破发行价

345家创业板公司近三年以来,发生过重要股东减持/增持行为共计2373次,其中减持行为2040次,增持行为333次。减持的股份参考市值为174.23亿元,增持的股份参考市值为9.47亿元。

不难看出,创业板各公司的重要股东三年以来仍是以减持股份为主,减持股份的参考市值为增持股份参考市值的18.39倍。相形而言,创业板公司重要股东出现的增持行为显得零星而又力量微薄,增持部分仅相当于减持部分的“零头”。

更离谱的不是减持,而是亏损。

截止2012年8月21日,就有三家创业板公司正式宣布亏损,天龙光电、恒信移动和菇木真在2012年中报就分别亏损了6232万元、1502万元和917万元。另外三五互联、新高兴、向日葵、鼎汉科技、坚瑞消防都已经预告亏损,亏损程度从360万到6900万不等。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亏损的公司正在翻倍增加,2010年中报,只有国联水产一家公司亏损,当季度国联水产亏损1336万元;2011年中报亏损仅有两家,是国联水产和恒信移动,分别亏损了一千多万和五百多万。从零到一家,再从一家到两家,中间的增幅是100%。

但是从2012年看,这个数量有可能增至8家,从2011年的2家亏损到2012年的8家,增幅达到400%。

而对应的时间点,创业板公司分别是90家、238家、349家,也就是创业板公司的扩容速度是160%,50%左右。

也是就是在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创业板公司的问题开始密集暴露,在2012中期预亏的公司大部分是2010年上市,有两家是在2009年上市的,也就是说创业板开板之后一年内已经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这些情况大部分在两年后就开始暴露。

但是可怕的是这些创业板公司变脸的速度越来越快,据统计,创业板开板一年后的2010年10 至2011年年底,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有148家公司在创业板IPO,但是在2011年的年报已经有39家公司的净利同比下滑,最夸张的是在2011年12月29日上市的汇冠股份,2011年的净利润已经同比下降了19%。

到今时今日只能说,时间是最好炼金石,在时间的打磨下,原来卸下粉黛的创业板竟也是写满了沧桑,投资者突然发现去掉美瞳和假睫毛之后的双眼睛是原来也是这般无神。

据统计,截至2012年8月14日,创业板共由345家公司构成,但以8月14日收盘价计算,跌破发行价的却有218家,破发比例高达63.19%。以“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为例,其8月14日收盘价为11.04元,向后复权后为17.01元,仍低于23.8元的发行价。

除了大面积破发外,创业板公司跌破发行价的幅度也值得关注——有35家公司破发比例超过50%,这意味着,投资者如果最初申购这些公司并持股不动,也难逃“腰斩”的厄运。

由于大量创业板公司跌破发行价,我们可以计算出“投资者损失”,即发行价减去现价(向后复权),再乘以首发数量。统计结果显示,218家跌破发行价的创业板公司共造成“投资者损失”高达507.42亿元。当然,在另外一方面,现价高于发行价的公司,也给投资者带来 了超越发行价的收益,这部分相对于发行价而言的正收益在390.28亿元。两相比较仍可发现,创业板的二级市场投资者作为整体仍然是处于亏损严重的状态, 投资者整体净损失约为117.14亿元。

猜你喜欢

发行价创业板市值
我国科创板IPO破发现象研究
“大肉签”为何变骨头了?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创业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创业板)
王怀南:奔向亿级市值
创业板上半年涨幅前50名等
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参股能否提升企业公开市场募资能力?——来自中国创业板IPO的经验证据
转型4个月,市值翻了6倍
老股转让市值最多的50大股东
2020年全球VAM市值将超9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