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2012-04-29周敏
周敏
摘要:中国虚拟经济虽然取得一定发展,但尚不能满足实物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批有成长潜力的产业和企业得不到足够的金融支持,金融资源配置不当,虚拟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制约了实物经济的成长。因此,中国应遵从适度和平衡原则,稳定和协调地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只有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经济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013-03
虚拟经济和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和核心推动因素,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从根本上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当虚拟经济适度发展,与实体经济保持合理的规模和比例时,会发挥积极功能并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但是,如果虚拟经济落后于实体经济时,便会产生“金融抑制”,导致资金的低效运行,反过来制约和阻碍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虚拟经济虽然取得一定发展,但其规模还远远滞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应遵从适度和平衡原则,稳定和协调地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只有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经济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一、适度发展虚拟经济,防止泡沫经济发生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则会增加经济体系的风险,虚拟经济的滞后发展则会对抑制作用经济增长。一国虚拟经济只有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保持平衡,二者才能相互促进,使经济增长达到最优和最稳增长状态。目前,由于中国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应政策、措施的不到位,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缓慢,限制了虚拟经济积极作用的发挥,使其远远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目前中国仍要继续发展虚拟经济。但是要把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适度性,提高金融风险意识,高度警惕泡沫经济的发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虚拟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到2007年底,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已达32.7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27%,流通市值为9.3万亿元,达到最高值。创业板市场已于2009年10月30日正式开市,形成从主板到中小板和创业板到三板市场的多层结构,2010年又开展了融资融券业务和股指期货交易,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层次更加丰富,财富管理和融资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债券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债券发行额和托管余额增长数十倍,债券市场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4.9万亿元,同比增长68.5%。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为迅猛,具有明显的超常规发展特征。来自监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期货市场共成交21.6万手,成交金额130.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2%和81.5%,中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占全球的43%,居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货市场。”[1] 目前中国已经成功上市了23个期货品种,除了原油以外,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在中国都已上市,覆盖了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等诸多产业领域的商品期货品种体系基本形成。综上所述,中国虚拟经济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为虚拟经济还处于比较浅层次的阶段,金融产品过于单一,虚拟经济(主要指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尚不能满足实物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批有成长潜力的产业和企业得不到足够的金融支持,金融资源配置不当,虚拟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制约了实物经济的成长。日前,普华永道发布的最新“IPO市场2010年回顾及2011年展望”报告指出,2010年沪深股市融资总额达到4 783亿元,而2009年底光大证券预计2010年股市融资需求为9 000亿左右,而实际的融资规模估计在5 000亿左右。可见,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难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正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没能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导致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结构性失衡,出现了泡沫风险。这泡沫风险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股市泡沫。中国股市投机氛围浓厚,在很大程度上被当做圈钱的场所,泡沫现象明显。二是房地产泡沫。近年来中国房地产投资过度增长,使得银行大量的资金通过信贷流入到房地产市场,使得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率都不断升高。在投机等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房价飞涨,使得房价远远脱离了其实际价值而产生房地产泡沫。三是因国有企业经营不善而造成的泡沫。这种泡沫集中反映在银行的不良贷款上。目前,中国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作为中介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企业因经营不善而被迫进行破产清算时,银行会出现坏账甚至呆账。企业经营的风险通过不良贷款转嫁给银行,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从而增加了金融系统风险。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在规模上保持一致,虚拟经济只有在一定实体经济规模基础上存在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内,虚拟经济最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这个区间就是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规模。当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这个规模时,虚拟经济最终可能会以金融危机的方式向实体经济收敛。而当虚拟经济规模在这规模之内的话,虚拟经济会以金融波动的方式向实体经济收敛。而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规模取决于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宏观调控能力、政策选择偏好以及抵御风险能力等等因素。面对中国已经形成的经济泡沫,我们不能因此而减缓虚拟经济的发展。目前,我们还是要适当发展虚拟经济,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让虚拟经济的规模①和速度都与实体经济相协调。只有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适度发展(适当扩容和总量控制的关系)的问题,才能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同时,对已形成的经济泡沫,要采取有力措施抓紧化解,防止出现金融风险。如何适度发展中国的虚拟经济?首先,虚拟经济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市场环境。其次,适度的虚拟经济必须符合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走与实体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再次,适度的虚拟经济必须与产业结构提升相协调。虚拟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政策调整等同步发展。通过适度的虚拟经济,以价值形态的资本转移,通过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产权重组,使资本流动起来,在流动着优化配置,实现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最后,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杜绝虚拟经济向泡沫经济的转化。虚拟经济投机性的特性必然导致金融风险时有发生,为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必须加强金融监管。政府要发挥其在监管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规范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运作,为其参与者提供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对虚拟经济系统进行监管,防止由于经济主体行为异化和金融运行失常所引发的金融泡沫过度和由于经济体系扩张或经济运行过热而导致的金融泡沫膨胀,使虚拟经济健康运行,杜绝虚拟经济向泡沫经济的转化,从而维护整体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优化虚拟经济结构,减少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虚拟经济虽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结构还不够合理。突出表现在: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充分,存在功能缺陷与体制风险。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的不够协调。中国直接融资比重太小,间接融资比重太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发达国家直接融资多数在50%以上,美国的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重高达88%。二十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筹资额达近5万亿元,截至2010年7月,境内资本市场累计融资4.81万亿元。其中,通过股票市场募集的资金达35 711.75亿元,直接融资能力远远弱于间接融资能力。这也反映出中国社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体系,信用渠道单一,资本证券化程度低。二是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比较单调,股票和国债占据资本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股票市场规模小而且不规范,投机气氛严重,融资功能和风险分担功能不能很好实现,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中国债券市场由于市场约束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无论是在规模、品种,还是在市场的发育程度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2009年末中国债券托管余额占GDP的比重不到50%,远低于美国的235%和日本的181%。同时,中国债券品种结构严重不合理,国债、央行票据和政策性金融债三个券种在发行规模中比重偏高,企业债券和金融创新类债券占比偏低,比重不到20%,这与西方发达国家此类债券占比超过60%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企业债未能很好地支持企业在资本市场融通资金,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扩张。三是金融机构发展不均衡。国有银行仍然老大,占整个金融资产70%以上的,中小金融机构比例过小,金融风险过于集中,市场竞争供给不够。国有商业银行坏账率过高,金融体系潜在风险较大。
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善,使得中国虚拟经济存在较高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根据国家公布的数字,中国四家国有专业银行大约有近2万亿元坏账,占其贷款总额的25%,其中大约有6%~7%已经无法收回。当前,商业银行还同时面临着增加贷款和控制不良金融资产上升的双重压力。由于虚拟经济的高收益性使得资本大量流入股票二级市场或衍生工具市场,造成资产价格的快速飙升。而资金在资本市场的大量滞留,使得实体经济部门资金不足,从而影响了产业资本的积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呈现背离趋势。而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相背离的情况下,当产业资本利润下降甚至亏损时,虚拟资本在投机中创造的利润失去了实体经济利润的依托而成为利润泡沫,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越来越大,虚拟经济的虚假性最终暴露出来并表现为泡沫的破裂,从而导致金融资产面临全面缩水,收入减少,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同时将进一步造成企业大量的不良负债,加剧了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此外,过度强烈的行政干预不仅制约了金融虚拟经济本身的健康发展,如利率非市场化导致利率不能反映实际资金供需状况,地下利率和官方利率存在较大的差距,产生金融信息不完全的现象,而且导致金融资源在实物经济部门分配的扭曲,劣质企业对优质企业进行资金上的挤占,结果是,实物经济的增长受到严重阻碍。
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富有效率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金融体系可以提高抗风险能力。中国应从制度建设、培育市场主体、风险管理等多个层面优化虚拟经济的内部结构,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质量和风险抵御能力。第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目前,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已初步形成,主板市场正在成熟。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还是两个板,二者之间的作用相互重叠,关系还不明确。三板市场还不活跃,交易量小。各板之间是孤立的。因此,尽快改善上市公司结构,鼓励中小企业和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募集资金,使股市在支持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加强债券市场的建设,适当提高企业债券融资的比例,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企业获得资本性融资渠道。第二,进一步发展完善外汇市场。为了与人民币可兑换进程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协调相配合,中国将进一步发展完善外汇市场,充分发挥外汇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对流动性、投资性和避险性产品的需求。这既包括加强外汇市场的基础性建设,也包括外汇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规避风险机制的完善及市场运作规则和信息报告制度的进一步规范。第三,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开放的原则,进一步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根据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适时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然后再根据客观条件和需要,逐步推出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期权、债券期权、股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但是,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要把握尺度,不能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特别是加强产品设计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消除风险隐患。
三、有效控制虚拟经济的波动性,减弱外部冲击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经济的虚拟化程度迅速加深,国家之间的金融市场日趋融合,使得各国虚拟经济的关联性和波动性大大增强。特别是那些在世界到处流动的国际游资,更进一步加剧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一旦由于盈利预期导致某国家的某种资产价格上升,大量国际投机资本就会蜂拥而入,推动价格飙升,形成投机性价格泡沫,放大市场风险。相反,若出现价格下跌的预期,这些巨额的游资就会大量出逃,造成货币的急剧贬值,引发金融动荡甚至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的爆发。可见,随着世界经济虚拟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一国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防范本国虚拟经济风险,同时也要预防来自世界金融市场的外部冲击。对中国来说,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从国内来说要避免金融泡沫的产生,从国际范围来看,更要避免因金融市场的关联和互动使国外金融危机通过关联与互动而对中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
伴随国内证券市场的开放,投资与交易主体的国际化,国际资本进出中国金融市场的频率加快,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的过度升值会加大企业的运营资本,这将影响中国的出口和经济增长,损害实体经济基础。同时,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出又会加剧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从而给经济带来不必要的波动、冲击甚至是危机的风险。此外,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涌入会造成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使得国内经济形势出现过热的倾向。国际投机资本的大规模跨国流动是以资本项目开放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只有资本流入国允许国际资本以直接投资、特别是证券投资的名义流入国内,这些国际投机资本才可能方便地流入流出,完成投机性投资的全部过程。因此,在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扩大对外开放的情况下,积极稳妥推进中国金融开放,加强对于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动态监控,以避免外国投机资本对中国金融体系产生负面冲击。因此,中国在适度发展虚拟经济的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虚拟经济的关联与波动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从而减弱外部对中国金融领域的冲击。
中国在坚持虚拟经济渐进式发展原则的基础上,要将虚拟经济的关联与波动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的、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实行动态监管的指标体系,从而控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偏离度,使虚拟经济形成的资产、交易量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个指标体系既包括波动性、流动性指标,也包括对与虚拟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经济周期先行指标、货币供应量指标、金融相关比等,还包括系统性风险率、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股票指数异动率等等。一旦这个指标体系达到风险警戒值,就要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这个指标体系,可以有效控制虚拟经济的波动性。二是加强资本项目管理,打牢狙击国际游资冲击的“防火墙”。在目前中国自身经济和金融结构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适度的外汇管制是抵御国际游资冲击的一道重要“防火墙”。在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资本流动风险监控体系,通过对跨境资本流动的跟踪、预测和分析,适时调整管理目标,以防范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要加强结售汇管理,以外汇账户监管为切入点,重点监控大额外资、外债的流出,密切关注短期外汇资本流动的流向及流量,防止国际短期资本以各种形式混入经常项目流入流出。强化对经常项目的管理和审查力度,通过监控关税和进出口价格等手段来增加投机资本牟利的成本,加大跨境资金流动的外汇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外汇等违法行为,防止短期资本非法流入。同时严格审批资本项目下资金的流入和规范资本项目下外汇交易,加强对贸易信贷等资金流入的管理,加大对非法入境的国际游资的惩罚力度,增加其套利、套汇的交易成本。积极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格执行《外汇管理条例》实施监管,重点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和非法外汇交易实行严密监测。2008年8月初出台并实施修订后的《外汇管理条例》强化了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提出了强化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以及建立国际收支应急保障制度等相关内容,进一步健全了监管手段和措施,从而给国际资本的流动监管提供了更多的法规依据。三是积极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的金融风险预警、监控系统,通过强化国内监控和国内外金融组织合作监控,严防由于国际投机资本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冲击而触发的金融泡沫膨胀。
参考文献:
[1]证监会定调2010年:股指期货成重中之重[EB/OL].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771108.html,2010-01-15.
[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