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012-04-29黎林烽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18期
关键词:马克思

黎林烽

摘要: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既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剖析复杂社会现象的根本方法和有效手段。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日益显露,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学习研究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从中找到化解矛盾的相关理论依据,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理论需要。

关键词: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社会主义建设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001-0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即关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广义的生产,也被马克思称作“全面生产”,即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人类的全部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全面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过考察社会生产矛盾及其运动,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来源及其内涵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有过这样的描述:“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1]“全面生产”这个概念源自这里,马克思首先区分了“动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然后进一步把他们区分为“片面的”生产和“全面的”生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再次使用了“全面生产”这个概念,在叙述个人的真正精神财富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的思想时,马克思写道:“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的创造)。”[1] 在这里,“整个世界的生产”中的“整个”的内涵也就是“全面生产”中“全面”的含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还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 [2] 。这就告诉我们,全面的生产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包括人的生产(家庭)、精神生产(宗教、法、道德、科学、艺术)和社会关系的生产(社会、国家)。

马克思所说的“全面生产”,从结果上来考察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从活动的种类上来考察,包括人类从事的一切生产活动。具体到“全面生产”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物质的生产;需要的生产;人类的生产;精神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生态的生产。

1.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为获取生存资料而进行的改造自然、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产品的活动,是在一定意识、目的支配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活动,在人类活动中居于基础性地位。马克思指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1] 这些个人使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是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身所必需的生活资料。”[1] 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时还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依据,是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得以展开的起点。

2.人的需要的生产与再生产。马克思明确指出:“需要的形成是由于,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着需要的对象,而因此也就生产着需要本身。”[3]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解决衣、食、住等,这些需要是人的实实在在的自然需要。“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而这一事实它遵循着被列宁称之为“需要的上升的规律” [4] 。马克思主义还认为需要是一个发展过程,并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第一个层次的需要是最基本的解决人自身生存的需要,第二个层次的需要即社会主义的需要。第三个层次的需要即共产主义社会人的需要。马克思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在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个人将获得全面发展;社会将“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5]。人们从最初的生存需要开始,不断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并呈现出上升和扩大的趋势。

3.人类的生产与再生产。马克思强调:“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存在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1] 人类自身的生产主要是以婚姻家庭形式出现,家庭是人自身生产主要的社会形式,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同时又受到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法则的制约。人口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人是自然界中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地球上迄今为止所有的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人是在劳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高级动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有机体中的最高级形式,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人。

4.精神的生产和再生产。精神生产是特殊的创造性生产,具有个体性特征,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 我们可以看出在马克思那里,精神的生产与上层建筑的生产还是存在差异的,它还包括所有的社会意识,甚至是偶然的想象、思维和精神活动的生产。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精神生产创造了极其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精神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因。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强制性的社会分工被消灭之后,精神生产将成为每个人都能分享的、真正的、完全的自由自觉活动。

5.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人们在进行上述四种生产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分析异化劳动时指出:“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1] 作为自然物的人必然与自然产生关系,同时,他们还在改造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以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为出发点分析社会关系,将复杂的社会关系归结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属于物质生产方面或经济生活方面的关系,即人们在社会物质生活、生产表现出来的关系。物质生产关系构成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决定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则属于思想意识以及以一定的思想意识为指导的政治、法律生活方面的关系。社会关系的两个方面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其演变规律大致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使物质关系发生变化,进而要求种种思想关系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社会关系系统的根本变化。

6.生态的生产和再生产。生态生产包括人类和非人类物种生活必须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生产与再生产。“动物作为消费者利用植物生产的有机物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作为分解生物的微生物,把动植物遗体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6]马克思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按一定的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的协调,使物质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不息,体现着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在所有生产部门中都有再生产,但是这种同生产联系的再生产只有在农业中才是同自然的再生产一致的。”[7] 马克思在上述两篇文章中提出了“植物的生产”,“自然的再生产”等概念,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自然环境的生产和再生产两类思想。

二、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之间内在的和谐统一关系,对我们确立和谐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启示。

1.物质生产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8] 物质资料实践的生产不仅是人及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还是其他各种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在社会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意义不言而喻。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是评价一切发展实践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准备,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强调经济增长,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内容,离开了经济发展,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2.人需要的生产与促进其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把人的需要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马克思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9],认为满足人的不同需要是社会生产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所在,人无限发展的需要与相对有限的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的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的需要的生产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现代社会关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提升各种需要的档次。在现实的发展中,我们要更加重视人的需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以人的需要为导向,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标,促进社会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使人民群众的需要得到满足,现代化建设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得到基本保障,每个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社会的设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的实践和发展。

3.人自身的生产与提高全民素质。人类自身的生产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生产的基础,是所有生产得以实现的前提,它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其他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其一,个体自身的生产,具体表现在“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人吃喝就生产自己的身体”[10]。这种自身的生产,既表现在自身肉体的生产,也表现在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国家致力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初步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其二,表现为对他人的生产,即马克思所说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就体现为“优生”和“优育”。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已逐渐从建国初期注重人口数量增长,发展到重视人口的健康素质、人的文化素质、人的生活质量、人们享有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等综合指标上来。从单纯的人口数量控制,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分布,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4.精神的生产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唯物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重视精神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引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极大丰富精神生产的内涵。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通过先进文化的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次,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文明风尚,进一步弘扬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最后,推动文化创新和繁荣,同时应辩证地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家园。

5.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完善分配制度。根据前文的论述,社会关系包含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分配制度不仅密切联系着物质经济关系,同时还涉及更深层次的政治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目标,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分配公平是指劳动者都有公平地获得正当利益和社会保障的权利,体现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性和平等性。一方面,在参与财富等社会资源分配之前,机会公平的原则要求摒弃因素质、能力、知识、性别等不公平因素的影响,在财富分配上得到公正的对待;另一方面,在参与财富等社会资源分配时,遵循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可以消除平均主义的影响,使社会成员得到自己所应得的那一份,真正实现“各得其所”。分配制度的完善,不但可以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还能对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不可忽视作用。

6.生态的生产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态的生产与再生产,而且对前五种生产形成制约,生态生产理论在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体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建国以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曾一度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中国现阶段环境状况的不乐观。为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生态文明重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继续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大对节能环保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水资源、大气和土壤等污染防治;第二,制定与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制度,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表彰对环保作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严厉处罚破坏环境的行为;第三,面向社会大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的意识,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到改善环境的活动中,使人人充当环保卫士。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8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40.

[4]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8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6]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607.

[7]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2册[M].郭大力,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61.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93.

[1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6.

[责任编辑 刘娇娇]

猜你喜欢

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哲学的“形式指引”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广元有条马克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