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范儿
2012-04-29刘莉徐理
大武汉 2012年18期
刘莉 徐理
我曾拜访过不同年龄段的武汉名人,试图从他们的生活时代,找到名媛的要素,勾勒出昔日名媛的风采。但这个被现代人挂在嘴边,出镜率极高的词语,却让几辈人感到陌生而迷惑。
如何定义名媛,本身就是个艰难的话题。究竟在武汉,哪个时代,哪种女性能胜任这个头衔?
1936年,周恩来评价,“秋瑾是个新女性”。1964年,毛泽东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剥离了女性审美的,手持驳壳枪的女游击队长以及同工同酬的女拖拉机手毕竟只是一个特殊时代的标本。
1927年,率先在武汉建立妇女干部培训班的宋庆龄,一世风华绝代。85岁那年,在北京接见武汉话剧表演艺术家肖惠芳,道别时说的话是, “我是10月25日结婚的,我总记得这一天。” 爱,是所有女性的钦定形象,包括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那么,且让我们把女性的内涵丰富到最大化,那么流光溢彩的民国,当真是孕育武汉名媛的最佳时节。
江汉关的钟楼,麦加利银行鳞次栉比的科林斯石柱,给武汉的民国女子疏朗大气的生活背景。
刚刚起步的武汉大学、中华大学、武昌医专默默填充她们的内心,赋予她们有别于江南的辽阔书卷气。这是属于武汉,也是属于武汉女子的黄金岁月。所有的积聚在此时得以阴柔的施展,女权思想短暂活跃,新式婚姻、自由恋爱、母性主义等词汇在出身显赫的高知女性中间时有耳闻。
至于显赫的家世、良好的教育背景、出众的才学、社会责任的担当……究竟哪个元素占多大比例才能称得上名媛这个词,倒成了其次。我们姑且听从前辈们的建议,暂时忘记名媛的追认,称她们为“她时代伟大的女性”。
我们要讲的两位,是那个群体中仍活跃在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肖惠芳出身贫困,却见证了属于武汉能产生名媛的最好时代,并且一生与其相伴。周小燕,则是每个武汉人眼中的名媛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