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4-29郝绪兵
郝绪兵
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可以将历史复原,使久远的历史重现,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它能使授课方式趣味化,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历史教学情景创设上存在着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学生学习兴趣和历史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问题情境缺少思维性。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教师由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变为如今的“满堂问”,以问代讲,课堂看似热闹,学生发言踊跃,实则缺少思维含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次,问题设置上缺少目的性和针对性。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针对性不强的话,会使学生把握不住思考的方向,找不准思考问题的角度,这样会导致学生乱答,甚至答非所问,很难起到有效的课堂效果,也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再次,语言情境缺少感染性。有一些历史教师进入课堂,缺少饱满的激情,语言苍白贫乏,没有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大多数同学的感觉就是枯燥乏味的,因为反复说的就是那些知识点,都是一些死的知识,毫无新意。
最后,问题创设缺少现实性和生活性。历史本来对学生生活就比较遥远,创设历史情境的目的,就是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但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少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仍然难以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恰当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此来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情境创设教学是一种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应具有思维性和针对性、语言表述应具有感染性、情境创设要有现实性,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点去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历史情境教学。
第一,问题设置应体现思维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学生要注重探究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根据课标要求,我们在创设问题时,要以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为载体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实际上有效的问题设计才是情境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提出一个好的有效的问题就够了,一个好的问题既紧扣了课标,又提高了课堂质量。更主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共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样会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认识历史事件,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我在讲授《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时,以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环境为背景,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1949年,新生的中国是一个既强大又贫弱的国家,一个让社会主义阵营无比振奋、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惊恐担忧的国家,是一个经济上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又提供不出有任何吸引力的发展模式的弱国。然后让学生思考新生的中国面临怎样的外交环境?针对这样的外交环境,我们当时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在这种外交政策的指引下,我们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和问题设计,让学生能感受到新中国成立、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建设任务,明确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是根据国际形势和自己的国情制定出来的,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同时该问题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本节课需要学生达成的教学目标。
所以说,建立在思维基础上的历史问题情境创设应该是以问题为核心。离开了问题,情境创设就很难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让课堂活跃起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换成了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有效的情境创设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自觉、主动地带着问题去探索、去思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二,问题创设应具有针对性。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情境不是摆设,也不是为了赶时髦的点缀品,教师应对为什么要设置情境,设置了情境后应该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炼出历史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问题的设置不能太容易,当然也不能过难。如果问题的设置过于简单,不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那么这样的问题就难以启发学生思维,长期下去学生会对历史课堂失去兴趣;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过难,那么这种问题也是无效的。例如,在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有的老师会在课堂上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提问学生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然后让学生回答。由于书上没有相关的材料提示,所以学生一时很难回答,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经常提出这种高难度的问题,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也会导致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当然这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材与旧教材的编排有很大不同,新教材是按照专题形式编排的,既然是专题就肯定是围绕某个中心来展开的,我们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切忌偏离甚至远离课标要求。比如,必修一的《抗日战争》,此课的课标要求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等。那么,根据课标要求,我们在讲课时必须紧扣这个中心,正确定位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假如,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讲述日本侵华的原因和背景,过多描述每场战争的宏大场面和具体细节,这明显偏离了课标要求,即使教师把战争的原因分析得头头是道,那样的课也肯定是失败的。
第三,语言表述应具有感染性。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语言技巧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因此,教师如果重视语言的魅力,也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互相配合,那么这堂课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能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氛围之中,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从而也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我在讲授《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这一课时,在导入上播放于右任的诗作《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能够很快让学生感受到一个远离祖国母亲、游离在外的游子的情感世界,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台湾游子那种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盼望祖国能够实现统一的情怀,从而为本课的教学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教学氛围。
另外在讲述冷战结束的时候,我渲染了这样一个细节:“1991年12月15日19时38分,印有锤子和镰刀的苏联国旗悄然地在克里姆林宫上空徐徐降落,它似乎带着无奈与遗憾、不甘与挣扎向人们所说着什么。此时,离苏联成立69周年还差5天。寒风中,只有几个匆匆过客看到了这个历史性的场面。一个曾经令人类震撼的帝国大厦就这样在历史的烟尘中无声地消失了……”通过这种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和气氛的渲染,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让学生感悟历史。
第四,情境创设应具有现实性。李大钊曾经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只有把历史教学融入现实社会生活中,并联系当前国际局势的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等,才能突出历史的价值,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意愿,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我会联系最近的南海争端,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纷纷抢占南海岛屿,然后设问这些国家违反和平共处的哪些原则?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针对某些国家侵占我国领土,你该如何评论?通过这些设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课堂,这样就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含义,也更有兴趣学习历史知识。例如,在学习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时,我联系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并设问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会有哪些重大的举措来应对这场危机?罗斯福新政能给我们什么启示?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马上眼睛发亮,七嘴八舌讨论不休,课后还有学生主动找我探讨。
总之,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情境式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指向教与学的效果,而不是为情境而情境,更不是为了让课堂看起来活跃、热闹。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中应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这个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在优化的情境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知识,激发其参与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魏授章.历史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梁励.论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4]何文兵.高中新课程历史情境教学心得[J].中学教学参考,2009.12.
[5]李惠军.笃学行思录:一个历史教师团队的教学随笔 [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