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主管(CIO)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2012-04-29李艳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宏观管理主管案例

李艳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即首席信息官。20世纪80年代,美国40%的大型企业设立了CIO职位,很快美国的高校也引进了CIO机制。如今在我国,CIO在一些大型企业或地方政府中也比较普遍,不少高校CIO也逐渐显现。综观大多数中小学,设有专门CIO职位的却很少,多是由副校长、教务处主任、科研处主任等人兼任学校信息化分管领导。这些分管领导很少是计算机或教育技术专业出身,对信息化规划与管理的认识浮于表面,加之身兼多职,工作重心自然会分散。还有一些学校,根本没有这样的岗位,学校信息中心只有一两位网管员负责日常设备维护,他们虽然有些专业技能,但很难有宏观管理的视角,不能在校级决策层拥有发言权。可见,当前我国中小学CIO人群总体势单力薄,对他们的培训提升迫在眉睫。

笔者所在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作为国家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一直力争在教育改革上先行试点。针对中小学CIO人才薄弱的现状,2010年5月,开设了上海市首个“中小学信息主管(CIO)培训班”。如今,首批试点的小学班和中学班共有105名学员已顺利结业。在此,笔者将一些思考与更多同仁分享。

中小学cIO的职能定位与能力构建

1职能定位。中小学CIO即学校信息主管,从行政角度来看,应属于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独立地和学校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学校的宏观管理与决策(图1)。我们可以初步确立中小学CIO的职能定位: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学校高层决策所需的信息支持,负责信息化的宏观规划与管理,指导学校信息化系统软件的各项应用与评估。

2能力构建。中小学cIO需要具备既懂宏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借鉴企业CIO,其能力可以变通地理解为:C——信息化领导力,I——信息技术专业素质,O——信息化应用组织能力。三大能力分别对应着它们具体的工作内容(表1)。

中小学ClO人才培养的实践为了加强中小学cIO人才队伍建设,上海市浦东新区首批开设的“中小学信息主管(CIO)培训班”,针对当前学校CIO所缺乏的职业技能,设计了如表2的培训课程框架,分为三大模块,十大专题。

根据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特点,同时借鉴国内外CIO研修班的一些特点,此次培训采用了“专题讲座、交流研讨、案例分析、观摩实践、课题研究”五结合的培训模式。为了拓展培训时空,我们还建设了浦东新区中小学信息主管培训网络课程平台(图2),供学员课后线上讨论与资源分享。

1专题讲座。我们建设了一支由高校专家、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信息主管共同组成的专家团队。在十大专题的培训中,会就某一专题,如CIO整体认知、教育新理念与新技术、学校信息化宏观管理等,邀请有一定研究经验的专家来讲座,使学员开阔视野,在理性认识上有一定的提升。

2交流研讨。专家讲授的新知与学员自己原有的认识产生碰撞后,会激发许多新的思考,交流研讨必不可少。讨论环节中,我们会将学员分为4~5人的若干小组,并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员扮演角色,在小组里开展头脑风暴。这种开放、自由的问题情境,贯穿“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理念,使每位学员在讨论中对所学知识的体会更加深刻。限于课堂交流时间较短,学员在课后还可以登录平台,发表感言,同伴间也能继续在网络上互动。

3案例分析。成人学习中,案例教学的吸引力往往大于知识的传授。培训中,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渗透案例。一是培训时主讲教师会以国内外优秀的示范案例穿插教学,以帮助理解新知。二是请优秀学校CIO现身说法,比如有的学校在校园网规划建设上有特色,有的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卓有成效,有的学校学生成长档案袋做得很好,来自实践的先进经验最受大家欢迎。三是每次培训前会请1~2位学员用10分钟介绍本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让大家知己知彼,取长补短。

4观摩实践。CIO工作的很多细节需要在实践中体会。培训中,我们选择几所有特色的信息化典型学校,让其信息主管带领广大学员校参观学校各项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从战略制定到规划设计,从校园网的实地布局到平台的安装与维护,从信息化课堂教学到师生各类信息化活动的开展,这些实际展示和交流对学员的触动和启发是最深刻的。

5课题研究。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每位学员在三大模块、十大专题的学习中,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最感兴趣的某一专题作为自己课题研究的主题。今后的工作可以围绕该主题开展实践与探索,一年之后交流课题研究成果。通过任务驱动,以研究来引领发展。

我们相信,随着“智慧校园”的启动与发展,中小学CIO管理机制的确立是大势所趋,希望我们研究的星星之火,可以生成燎原之势。

猜你喜欢

宏观管理主管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我是白骨精
梦想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我是白骨精
浅析我国企业档案宏观管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方向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标准化宏观管理呼唤理论支持
主管的话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