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独生子女的生存能力教育
2012-04-29陈崇敬
陈崇敬
独生子女乃是家中宝,因而倍受呵护。家长对孩子总是强调这儿不能去,那儿不能到;提醒他们这个有危险,那个不安全;警告他们这个不能玩,那个不能碰。由于过度保护,过分夸大环境的不安全性,致使孩子不敢面对任何困难情景,即使在没有任何危险和威胁的情况下,孩子也体验到了不安全感,表现为退缩和回避,严重者则出现社会适应困难。爱是我们给孩子安全感的最重要途径,他们的安全感来自于对养育者和对自己的基本信任。无论是家长、教师,都应该科学地为孩子们创造这份信任!基本信任可以被看作安全感的奠基石。养育者对孩子需求的反映必须是及时的、可靠的、始终如一的、预料当中的,孩子才能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善良的。同时,孩子也在自我规范当中建立对自己的基本信任。有了这两个基本信任,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是有意义的,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可爱的、受到保护的,从而很好地适应社会,安全生存于社会!
安全是生存之本,安全是幸福,因为安全成就了平安生存,给每个家庭带来了欢笑;安全的生存是快乐,因为它给了我们享受生命的激情与希望;安全是生命,安全能赋予我们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态、健康的灵魂,去实现我们的理想。安全没有重量,但它可以让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背上一生的沉重。安全没有颜色,但它却是一个个用鲜血谱写的红色教训。安全没有标价,但它可以买断我们的生命权利。安全教育落后,也导致了安全知识的缺乏。对一个社会来说,安全教育最重要在于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时期,因为一旦成人,很少有机会接受到系统的安全教育,生存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教孩子学会生存的本领:从孩子一生下来,很多家长肯定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环境,让他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我一定要为他遮风挡雨,不让他受一点伤害。”其实客观地说,社会环境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太多的呵护只会让孩子飞翔的翅膀更加单薄,而孩子却总有一天必须离开父母的保护去独自飞翔。应该懂得,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取决于他适应生存环境和各种规则的能力。也就是说,他能不能适应他所面对的整个外部环境取决于他能不能在挫折中不断端正成长发展的方向,当发生意外的时候是否有能力去应对。
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家长要引导孩子适应社会大的规则,不要去帮孩子创造自己的小规则,因为大的规则是不能变的,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你选择让他适应,就等于增长他的社会能力;如果你给他特意制造适应他的规则,就是在削弱他的实际社会能力,这样做的苦果最终还要你和孩子一起承担。当我们过分地呵护孩子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家长总有老去的那一天,不可能永远为孩子保驾护航。从一定意义上说,溺爱的关心方式会使孩子的人生存在状态逐渐走向病态,没有与外界密切联系的、健康的广泛关系,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生存。家长要给自己提出一个任务,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理性地认识、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各种生存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包括: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的能力;对制度价值接纳的能力;适应和应对规则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要教孩子学会识别诱惑;教孩子勇敢地说“不”;让孩子明白自我保护与自私自利是全然不同的;教孩子少去不安全的地方。对于“生存教育”,我们虽然不像发达国家一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但是我们现在可以有“学会生存”这个意识。作为独生子女我,们更要有学会生存的意识,进行自我研修。
加强学习:学会安全知识与实践能力,如交通安全、防火、防盗、防骗等;学会一项受益终生的运动技能,进行身体协调性训练,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勇于面对困难,学会处理困难的一般方法;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学会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阳光洒在我们独生子女的脸上,温暖留在他们的心里。为了明天的阳光依旧,我们要把生存能力视为一种态度。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远离灾害,而不是一次次的侥幸和灾难擦肩而过。孩子们具有正确的生命观,是正确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也是快乐学习和健康生活的基本保障。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呵护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引导孩子们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的质量水平,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让他们了解生命的唯一性特点,知道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尊贵的,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每一个生命体都是父母艰苦孕育的结果;人的成长还是学校教育和社会关爱的结果;对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是短暂的;生命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战胜生命历程中的艰难险阻才能到达辉煌的彼岸;形成对自我生命的理性认识,形成生命的自我保护意识。只有生存于社会,才会贡献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