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松形象漫谈

2012-04-29傅承洲

古典文学知识 2012年2期
关键词:招安鲁智深李逵

傅承洲

武松的故事,《水浒传》用了整整十回的篇幅,在梁山好汉中首屈一指,可见作者对这一人物重视的程度。这种投入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金圣叹评点《水浒》,对武松情有独钟,他说:“然则《水浒》之一百六人,殆莫不胜于宋江。然而此一百六人者,固独人人未若武松之绝伦超群。然则武松何如人也?曰:武松,天人也。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贯华堂本第二十五回回评)武松集众多英雄之所长,被推为梁山第一人。武松是否为梁山第一人,见仁见智,暂且不予讨论。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武松确有其独特性格与艺术魅力。

一、 英雄也是凡人

武松不愧为一条好汉,他力大无比,酒量惊人,武艺超群,赤手空拳将一只老虎打死,为民除害,赢得了打虎英雄的美名。实际上,梁山好汉大都有一身本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李逵沂岭杀四虎,石秀只身劫法场,个个都是身手不凡。武松形象的成功,主要还不在于他的本事,而在于作者没有将他写成超人,而是将他写成了凡人。武松开始根本不相信景阳冈上有老虎,还怀疑好心劝他不要过岗的酒家是想谋财害命。上山看到官府的告示,才知真的有虎,武松特别看重自己在江湖上的名声:“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容与堂本第二十三回)于是硬着头皮上了景阳冈。武松看到老虎时,也和常人一般,“啊呀”一声,惊出一身冷汗。打死老虎之后,平时浑身力气的山东大汉,也累得手脚都疏软了,动弹不得,死老虎也搬不动了。枯草丛中钻出两个披着虎皮的猎人,吓得武松大叫一声:“啊呀,我今番死也!性命罢了!”(第二十三回)打虎英雄也怕老虎,这非但不影响武松的形象,反而使之显得更加真实。见到两个捕捉老虎的猎户,武松把那打大虫的本事说了两遍,见到十个乡夫,把打大虫的事向众人说了一遍,到一上户家,把那打虎的身份、拳脚细说了一遍,到县府衙门,把打虎的本事又说了一遍,细心的金圣叹作过统计,不到一天的工夫,武松将打虎的本事先后“自叙”五遍。不仅如此,此后武松逢人便要将这一段辉煌的经历炫耀一番,乃至在血溅鸳鸯楼之后,也不忘割一片衣襟,蘸着血,在白粉壁上写下八个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第三十一回)经过武松四处宣讲,用当下的术语来说,就是炒作,江湖上几乎无人不知武松是一位打虎英雄。武松鸳鸯楼大开杀戒之后,逃亡途中在一个古庙里被四个男女捆绑,想到这样死得没有分晓,后悔“不若去孟州府里首告了,便吃一刀一剐,却也留得清名于世”(第三十一回)。在这里作者才明确揭示出武松的一个重要特点:好名。炒作打虎,是为了在江湖留名。打虎也给武松带来了好处,阳谷县的知县提拔他做了步兵都头,上官见爱,乡里闻名,武松甚是得意。在梁山好汉中,并不是只有武松打过老虎,李逵一人便杀过四只老虎。但两人因打虎给自己带来的结果完全不同。李逵杀虎,是要为母亲报仇,顺着血迹找到虎洞,将大小四只老虎杀死。李逵杀虎后,虽也遇到猎户,也被抬到大户人家去吃酒,因李逵是沂水县出榜缉拿的罪人,连真实姓名也不敢告知,只说是客人张大胆。后来还是被李鬼的老婆认出,被曹太公灌醉捆绑,要不是朱贵兄弟将他救出,恐怕连性命也难保。李逵只是在回到梁山后,给众人说回家接娘的经过,顺便提及杀虎,从此再也没有讲过此事。这固然有李逵杀虎与母亲惨死虎口联系在一起,不愿揭此伤疤有关,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李逵朴实的性格与武松好名的个性不同。

二、 粗鲁但不蛮干

和众多梁山好汉一样,武松也是一条莽汉,虽说酒量惊人,也常常酒后惹事。武松出场亮相:一把揪住宋江,大喝一声:“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消遣我!”(第二十二回)挥拳就要打人。此时武松的身份不过是一个逃难之人,因为酒后与人斗殴,将人一拳打昏,逃到柴进庄上躲灾避难。据武大郎介绍:当初武松在老家清河县“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如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第二十四回)。武松逃亡途中,在一个村落小酒肆,因店主人不卖青花瓮酒和熟鸡、精肉给他吃,武松便跳起身来,叉开五指,照店主人脸上就是一拳,打得店主人半边脸都肿了,半日挣扎不起来。武松好酒,但酒性不好,醉酒打人,不计其数。但遇到性命攸关的大事,却像变了个人似的,异常冷静,他讲究策略,考虑后果,并不一味蛮干,这在他为兄长武大报仇一事中表现得非常充分。武松从小父母双亡,兄弟俩相依为命,情同手足。后来武大阴差阳错地娶了大户人家的使女潘金莲为妻,潘金莲与奸夫西门庆合谋毒死了武大。武松从东京办事回来,感觉哥哥死得蹊跷,不仁的嫂子脱不了干系,但他并没有立马杀嫂祭兄,而是先调查武大的死因,找到殓尸的何九叔,拿到两块酥黑骨头和西门庆送的十两银子,这是西门庆合谋毒死武大的物证。又找到和武大一起捉奸的郓哥,这是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杀人的人证。武松认为人证物证俱在,官府可以为哥哥报仇申冤。哪知县府大小官吏收了西门庆的贿赂,根本不予受理,武松被迫自己动手复仇。他在县里做都头,知道杀人的后果和减刑的条件,于是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他把街坊四邻胡正卿等四人请来作证,令潘金莲、王婆从实交代奸情杀人的罪行,叫胡正卿录了口供,四邻签字。然后手刃潘金莲、西门庆,祭奠亡兄。再押着王婆,带着四邻到县府首告。正因为武松作了精心的准备,尽管杀死两条人命,还是得到府尹的周全,从轻发落,脊杖四十,刺配孟州,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复仇是《水浒》的重要主题,好多英雄都有复仇的经历,但与武松复仇各不相同。林冲原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因妻子长得漂亮,被高衙内看上调戏,本来林冲要痛打那厮一顿,认出是上司高太尉的干儿子,只得忍了。后来高俅帮助干儿子陷害林冲,将他刺配沧州,林冲休了妻子,忍辱服刑。刺配途中,董超、薛霸受高俅指使要杀害林冲,被鲁智深棍下救出,林冲反而劝住鲁达,不让他杀死两个公人。林冲遇事冷静理性与武松相似,而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与武松完全不同。最后高俅派人来杀害林冲,火烧草料场,林冲没有了退路,这才将陆谦、富安、差拨三人杀死,最后上了梁山。林冲明知要害他性命的是高俅父子,却没有手刃仇人,不能说是真正的复仇。而李逵复仇干脆果断,毫无顾忌。李鬼冒充李逵剪径劫财,被李逵搠翻在地,李鬼谎称家中有九十岁的老母,剪径是为了赡养老母。李逵不仅没有杀他,还送了他十两银子。没想到李鬼恩将仇报,和老婆设计要杀害李逵。李逵立马将李鬼杀死,还从李鬼腿上割下两块肉来,烤熟下饭。后来李逵因杀死四只老虎,在曹太公家吃酒,被李鬼的老婆认出告发,曹太公伙同里正将李逵灌醉捆绑,并报知县里。朱贵兄弟将李逵救出后,李逵挣断麻绳,夺过朴刀将曹太公、里正、李鬼的老婆、猎户,还有三十来个土兵,全部杀死。梁山好汉每人都有一本血泪账,大多有复仇的经历,只有武松复仇与众不同,如此这般的理性,而又达到了复仇的目的。

三、 性格决定命运

武松好名,喜欢别人奉承与恭维。武松粗鲁,大事面前却非常理性。另外,武松又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爱打抱不平。这些性格特征在他醉打蒋门神一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蒋门神依仗张团练这张保护伞和自己的一身本事,强占了施恩的快活林。打虎英雄武松被解押到孟州监狱,给施恩带来了报仇雪恨、夺回快活林的希望。施恩有心结交武松,安排武松住着单间,不用干活,不用挨打,一日三餐好酒好肉伺候,吃得武松都有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之感。这时施恩才正式出场,告诉武松,自己的快活林被蒋门神夺了,还被那厮一顿拳脚打得两个月起不了床,希望武松为他出这口怨气。武松只要有人尊重奉承,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对施恩的请求,武松毫不迟疑,满口答应:“看我把这厮和大虫一般结果他。”(第二十九回)武松愿意帮助施恩,一方面是因为施恩尊重一个身陷牢狱的囚徒,另一方面也是蒋门神仗势欺人、倚强凌弱。别看武松说得痛快,实际上在打蒋门神的时候还是十分克制,两脚将蒋门神踢翻在地,踏住胸脯,照脸上就是一拳,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蒋门神一求饶,武松便停下不打了,给他提出饶命的三个条件:一是交还快活林;二是让快活林为头为脑的与施恩陪话;三是不许在孟州居住。蒋门神答应所有条件,武松便将施恩放了。虽然一路喝酒,打人时却毫无醉意,显得十分清醒和冷静,达到目的,适可而止。梁山好汉好些人打抱不平,像武松这样理智的还不多见。李逵不用说,一顿拳脚将殷天锡打死。就是鲁智深打镇关西,也与武松有别。首先,鲁智深为金翠莲父女报仇,并不是金氏父女的请求,而是鲁智深在潘家酒楼喝酒,金氏父女在隔壁哭泣,偶然得知镇关西欺负金翠莲父女,主动来打这场抱不平。其次,鲁智深赏给金氏父女十五两银子做盘缠,让他们回家,脱离了镇关西的魔爪,已经解救金氏父女,但他仍然气愤不过,还要去教训镇关西。第三,鲁智深先将镇关西激怒,再来惩罚他。当镇关西拿把剔骨尖刀跳将下来,鲁提辖望他小腹只一脚,将他踢倒在街上,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打在鼻子上。这打人的套路与武松基本相同,此后就大不相同了。郑屠马上服软,把尖刀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智深认为他不该应口,照眼眶际眉梢处又是一拳。郑屠当不过讨饶,鲁智深认为他应该硬到底,太阳穴上又是一拳。鲁达本来“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第三回),没想到三拳打死了。都是打抱不平,鲁达没有武松那样冷静与理性,结果与计划完全不同。

武松遇事冷静,考虑周到,无论是杀嫂,还是打蒋门神,都会给自己留条后路。但是社会黑暗,江湖险恶,恶霸、贪官还是将他的退路一一堵死,一旦武松认为自己无路可走时,也就不再有什么顾忌。蒋门神勾结张都监、张团练陷害武松,并安排两个徒弟伙同两个公人在解押恩州的途中要将武松杀害,被逼到绝境的武松这才杀死四个贼男女,又回孟州城,将蒋门神、张都监、张团练以及张都监一家大小主仆共计十五人全部杀死。此时的武松,再没有任何顾虑,也不存任何幻想,大开杀戒,连女人也不放过,小说这样交待武松的心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一百个,也只是这一死。”(第三十一回)看似与之前理性的武松截然不同,就其一心寻找安身之所的生活目标来看,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变化了,既然无处安身,没法安身,也就没有必要那样小心、克制。武松和众多好汉一样,也是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

四、 从主张招安到反对招安

梁山好汉,有人一贯主张招安,如宋江,上山之前,就嘱咐武松:“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第三十二回)上山之后,一步一步按既定方针办,最终带领义军接受招安。有人一贯反对招安,如李逵,刚一上山,李逵就提出:“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宋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个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第四十一回)听说宋江要招安,大声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第七十一回)一脚把桌子踢得粉碎。武松有点特别,上山之前,他是主张招安的。武松杀死张都监一家之后,张青介绍他投奔二龙山入伙,临行之前,武松向宋江表示:“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寻访哥哥未迟。”(第三十二回)可是上山之后,宋江做菊花会,乘着酒兴,作《满江红》词,令乐和演唱,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武松第一个跳起来反对:“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兄弟们的心!”(第七十一回)武松为何有此态度的转变?首先是武松对蔡京、高俅把持的朝廷有着清醒的认识。宋江教训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第七十一回)不等武松回答,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第七十一回)鲁智深的回答应该代表了武松的心声,因此武松不再作答。其次,武松态度的变化,也与他上山前后的经历有关。上山之前,武松不是受西门庆欺辱,就是遭张都监暗算。不是被关在监狱,就是在被押送到监狱的途中。官府之黑暗、人心之险恶,让武松吃尽了苦头。上山之后,武松亲身感受到了结义兄弟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情谊。为救孔亮兄弟孔明和叔叔孔宾,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聚义打青州;为救史进、鲁智深,宋江、吴用亲自带领七八千人马直奔华州,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武松在山上显然比在山下生活得自在、快活。反对招安的武松最终寡不敌众,只能接受现实,而招安的结局证明了武松等人的主张是正确的。与战死、药死的众多梁山好汉相比,武松的结局还算幸运,他在征方腊的战事中被砍断左臂,宋江班师回朝,武松不愿赴京朝觐,留在杭州六和寺出家,后至八十善终。这一结局看似偶然,细想实为必然,正因为武松清醒地认识到满朝文武俱为奸邪,回到朝廷凶多吉少,因此选择出家修行,才有善终的结果。只是征方腊受伤折臂为他出家修行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同时也让朝廷乃至宋江对于“废人”武松比较放心,不用害怕他重新造反。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

新 书 架

《中国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论文集是由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福建省文学学会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于福建武夷山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共收论文100馀篇,时间由先秦纵贯到晚清,反映了当前中国古代散文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陈庆元主编,凤凰出版社2011年12月版,定价118元。

猜你喜欢

招安鲁智深李逵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人物特征探微
论《水浒传》中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
与鲁智深的“密会”
变身鲁智深
与鲁智深的“密会”
不打不相识
《水浒传》中武松性格发展变化分析
宋江给李逵的一封信
李逵的爱情
明末招安误抚与金圣叹腰斩《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