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2012-04-29李桢刘名远

经济与管理 2012年2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核心技术

李桢 刘名远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产业和技术成长规律,需要具备一定的产业和技术基础及较为完善的支撑体系。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体制性障碍、产业基础区域差距悬殊、核心技术缺乏、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可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经验启示,积极整合生产要素、技术要素、市场需求、产业政策等各大要素的作用,构建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以促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钻石理论;核心技术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2-0005-05

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产业类型,并将它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产业与技术成长规律,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健发展和防止“李约瑟之谜”卷土重来,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质内涵特征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构建和完善其支撑体系。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及其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寻经济新增长点、满足社会需求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等需要而培育和发展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和技术发展方向,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的新兴产业部门。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少有战略性、产业关联性、路径依赖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对于其实质内涵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形成机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有其内在规律,它是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根本,市场需求是它形成的基础和内在动力。(2)产业生命周期。产业成长一般经历形成、发展、成熟、衰退四个时期,相应地,产业技术以s曲线成长路径经历研发、投入、发展、成熟、退化几个时期。据此,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成长路径中的形成期,产业技术处于技术成长路径中的投入期。在此阶段,产业技术尚不成熟,经过不断地试验和纠错后沿着渐变或者突破两种方向发展,从而产业也沿着不同路径发展。(3)时空概念。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产业基础、经济发展阶段、市场需求等方面差异,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时空选择上会有所不同。(4)“交集”复合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性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交集,它必须同时具备战略性和新兴特征。装配制造业和重化工业是战略性产业但不是新兴产业,旅游和会展业是新兴产业但不是战略性产业,所以这些产业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见图1)。

二、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性障碍

体制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管理模式不同于成熟产业,而当前中国大多数地区依然按照成熟产业管理模式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减免土地出让费、优惠财税等政策大搞招商引资和圈地建园,依靠大量投入短期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资金加快推动产业形成,这必然带来盲目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有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中国已有19家企业的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另有10家企业在建或扩建,2010年产能超过10万吨,年,而2008年中国多晶硅总需求才1.7万吨,年。另外,政府、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分属不同的组织,工作职能和利益诉求不同,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很难解决,政产学研技术战略联盟难以有效形成,致使中国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有数据显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不足5%,专利技术交易率只有5%,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水平(王志珍,2010)。还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财政管理体制由统收统支、高度集中逐渐向财政分权转变,地方政府激励方式由过去以政治表现为主向以经济绩效表现为主转变,追求经济利益如地方财政收入和政治晋升利益最大化是地方政府行为的着眼点。中国市场经济进程不平衡,在市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联系不紧密,区域经济合作难以推进,风险规避型地方政府会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和跟随战略。数据显示,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城市都提出要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另有50%以上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

(二)产业基础区域差距悬殊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区域差距悬殊。首先,区域经济差距很大。2010年全国GDP为40多万亿、空间GDP为0.042亿元,平方公里,其中东部地区GDP为23.21万亿元、空间GDP为0.25亿元,平方公里,中部地区GDP为8.6万亿元、空间GDP为0.084亿元,平方公里,西部地区8.1万亿元、空间GDP为0.012亿元,平方公里,东北地区3.7万亿元、空间GDP为0.046亿元/平方公里。其次,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经营状况及R&D水平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2009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为1655个,占全国数量的73.1%,高科技产业R&D经费715.7亿元,占全国高科技产业R&D经费的80.3%,申请专利60234件,占全国数量的84.5%。再次,在R&D方面区域差距也很大。东部地区的R&D经费占GDP比例、R&D人员比例、R&D人员全时当量比例、R&D经费比例四项指标均大大高于中西及东北部地区。2009年全国R&D经费占GDP比例为1.7%,东部地区R&D经费占GDP比例为1.94%,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分别为1.18%、1.08%、1.36%(见表1所示)。

(三)核心技术缺乏,基础研究薄弱

核心技术缺乏、基础研究薄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又一大问题。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却远非制造业强国,产业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每年需支付大量费用由国外引进高新技术。2009年中国国外技术引进合同9964项、合同金额215.7亿美元,其中制造业技术引进合同6 460项、合同金额143.9亿美元,国外引进技术费用高达186.1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86.2%,其中专利和专有技术许可或转让以及技术咨询和服务费用高达162.1亿美元、占技术总费用的87.1%。不仅如此,中国的R&D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基础研究薄弱。2007年美国、日本、法国、德国、韩国R&D经费占GDP比例分别为2.68%、3.44%、2.08%、2.54%、3.47%,而中国2009年的该项比例也才仅有1.7%。中国长期忽视基础和应用研究,2009年两者的R&D经费比例还不到20%,而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韩国在2005年时的基础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核心技术
烧结矿低硅均质慢烧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超重梁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要点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欣锐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