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证交所幕后的跌宕起伏
2012-04-29禹国刚
禹国刚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经济特区悄然诞生。当时,全中国都以新奇、迟疑的目光,打量和揣测着这个在神州大地一隅新生“婴儿”的命运。谁也没有料到,在22年时间里,这个“婴儿”借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茁壮成长为全国两大证券市场之一,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深入地影响了中国的经济生活和亿万普通人的观念。
在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我将许多回忆一段一段地缀合、选排,虽然那些事情已经过去二十几年了,但这一系列打点心情的过程,依然使我心潮澎湃。
“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我们先追溯一下深圳的股份制萌芽和起源。
1979年4月,小平同志对当时的广东省负责人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1982年,深圳辖下的宝安恢复县级建制。新县城的建设需要资金,财政财力有限。于是,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以县财政担保,首批发行股票1300万股,其中国家股200万股,法人股160万股,个人股940万股。招股前,在《深圳特区报》刊登“招股公告”,股东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及港澳地区。虽然这次招股还不规范,但它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最早的股份制改革的萌芽。
如果讲特区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起源,应追溯到1986年10月。
1986年前后,深圳已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企业结构,“三资”企业,“三来一补”项目的企业效益都较好,国营企业要同这些企业竞争,就需要改变那种产权不明、利润主体不明确的状况,加上当时国家财政困难、银根紧缩,国营企业要有发展就要有较多的资金投入。因此,股份制改革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6年10月,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的规定》,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范围、内容、股东、股份和股票、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劳动人事制度、税收和分配、股份制改造程序等作了规定,并选定10家国营企业做股份制的试点,企业组建董事会、监事会,由投资管理公司委派董事长,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责权利挂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后,深圳的股份制企业迅速发展。
说起深圳证券市场的起步,最先也应追溯到1986年。当时,一些企业根据市政府的《规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其中多家企业还发行了股票。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公开发行了股票。1988年4月1日,该股票在深圳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特区证券公司的柜台上交易了。接着,市国投证券部、市中行证券部相继开业。万科、金田、安达、原野(世纪星源的前身)等也陆续发行了股票,并上柜交易。“老五家”股票在“老三家”证券部的柜台交易,构成了深圳证券市场的雏形。
随着特区经济的发展,特区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扩大生产。1988年5月,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的李灏同志率团赴英、法、意三国进行考察时,在伦敦举行过一次有金融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主题是吸引外商投资问题。欧洲的许多互惠基金及单位信托基金的经理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他们向李灏介绍,欧美国家多种基金的数额很大,愿意向中国特别是深圳等沿海城市投资,但是基金的投资方式主要是股票、债券,一般不直接投资于实业。他们建议中国应尽早建立规范的证券交易机构,为他们提供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场所。
从利用外资的角度看,建立证券交易所,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源源不断地筹得发展资金。从深圳特区的实际出发,则要利用政策优势,创建资本市场,通过这个市场,使企业能筹集更多的资金,转换企业运行机制,调整特区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未领“出生证”先开业
1990年初开始,深圳股市呈节节拔高之势,到五六月间,更进入一个失去理性的狂热阶段。仅在5月25日至6月17日短短的20天内,深市5种股票大幅上扬,其增幅分别为:深发展100%,深金田140%,原野210%,深万科380%,深安达380%。与此同时,各股成交股数与成交金额也大幅增大。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挤进股市,加入浩浩荡荡的炒股大军。
当时的深圳股市尚处于初级阶段,数量少而投资者众,供需严重失衡;营业网点较少,交割手段比较落后,效率低;非法场外交易盛行。
人们求股若渴,各显神通:有门路的去找门路;无门路的去挖门路;无路可走的便挤到了场外——“黑市”交易。人们在“老三家”证券部里的“白市”里,买不到“老五家”股票,便在深圳荔枝公园北面园岭小区特区证券部周围自发形成了“黑市”,而且越是晚上交易越热闹。当时深圳的“一景”就是——月光下,一边是股票黑市交易;一边是宣传车上的高音喇叭告诫人们:小心受骗,不要参与股票黑市交易。此时,各路“英才”应运而生:什么炒股专业户、排队专业户,“黄牛”霸市、内幕交易,不一而足。
为了平抑1990年上半年深圳股市的过热现象,深圳市政府于1990年5月底出台了几个重要措施,其中的一项是深圳人行连续三次推出股票限价政策。1990年6月26日的限价政策为:每天委托升幅不超过上一日收市价的1%,降幅可达上一日收市价的5%。从这个比例数字看,分明是只许股票下跌,而不能上升。这样在股票持有者来说,便产生了一种预期效应。揪死股票不肯放出,这无异于将交易挤出场外。人们自然要去找能够自由交易的地方——黑市(或叫“场外交易”)。这样的规定,正好与深圳市政府的初衷相违背,实践证明行政命令难以替代经济规律。
恰在此时,《人民日报》的一篇内参传到了王震以及当时中共中央五个常委们那里,股市中一夜暴富的例子使之反应强烈。领导层对此意见不一,有主张继续加强管理的,也有主张取消试点的。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对该内参阅示:先派人到深圳了解情况。
1990年5月中旬,国家审计总署署长吕培俭及工作人员抵深圳,客观地写出了上报党中央、国务院的调查报告。此时,国家体改委、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也组成联合调查组。调查组对深圳市股份制试点在提高企业经营透明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开辟吸引外资新渠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予以肯定,对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股票发行和交易市场、通过股票市场利用外资,以及证券市场的组织和管理等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990年5月至8月,深圳股市进入了柜台交易时期的整顿治理阶段。股市如脱缰的野马不断上扬。场外“黑市”交易愈演愈烈。场内“白市”透明度很差,内幕交易时有发生。有的证券从业人员假公济私,利用工作之便个人吃差价、拿回扣、中饱私囊。各家证券经营机构信息传递困难,尚未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降低了市场效率。不正常的股市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股市管理和操作中的问题,针锋相对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诸如:税收政策,涨跌停板制度,柜台交易原则,单位购股办法等多项措施,市场过热现象得到了缓解。政府也十分重视股市动态,不但从理论和法制上宣传引导,同时也在加快筹建深圳证券交易所,加紧立法,制定证券交易规则等。
1989年11月15日,深圳市政府下达了《关于同意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批复》。但是,在当时对于是否要搞股份制、搞资本市场,就全国而言还停留在所有制姓“资”姓“社”的争论上,所以这项改革难度很大。深圳提出建立资本市场之后,有人不理解,便打电话问市政府,质问“为什么搞资本主义市场”。为此,市政府还让我这个身为专家小组的组长写一个关于什么是资本市场的简介。后来,有人提出,干脆用证券市场代替资本市场。这个建议结果被采纳了,但是证券市场比资本市场的内涵却缩小了许多(资本市场,按经合组织的定义,是由包括债券、股票和信贷等一些年期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组成的)。
1990年4月2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股东入股协议书》全部签字完毕。
1990年5月初,我和王健以及曾柯林等人赴京,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汇报。接待我们的是时任金管司司长的金建栋同志。他在听取了我们筹建深交所的工作汇报后对我说:“老禹,深圳证券交易所这个名字太敏感。依我看,名字暂叫深圳证券市场好,可以立即开展工作。”我问他:“这和菜市场、肉市场有什么区别?”他回答:“你不懂,先用这个名,以后成功了可以更名嘛!”
如此周折,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出生证”,能拿下来真是花费了不少工夫。
回顾深市发展的历程,从“老五家”股票在“老三家”(后来发展到12家)证券部上柜交易,到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完成了由柜台交易到集中交易的转变,标志着深圳证券市场已正式建立,并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深交所发展的三次高峰
深圳证券交易所真是命运多舛。孕育时艰难无比,当经历了先兆流产之后,总算保住了腹中之胎。可“出生”之后却又没有“出生证”。好不容易领取了一张“出生证”,艰难推进,可脚步还没站稳,1991年,整个深圳股市便落川瀑布般地倾泻而下。“倒霉”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便又责无旁贷地担起了“重整乾坤”的使命。
1991年的7月灼热似火,但7月的股市却寒彻透骨。股价一天跌过一天,“救市”一事已刻不容缓。
深市柜台交易时期的狂涨潜伏了深交所开业后连续10个月的暴跌,震惊全国。1991年8月19日、21日、23日、25日,副市长张鸿义连续四次召开“救市”会议,动员机构入市,加强市场的支撑力。但是,收效甚微,股市继续飞流直下。
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同志一直非常关注股市下滑情况。他和郑良玉市长交换了意见,请郑市长亲自出马,动员“救市”,并在9月2日召开最后一次“救市”会议。这次会议之后,我和深交所监事长董国良当天晚上到李灏书记家,请示筹资两亿元用于“救市”大决战。李书记拍板同意。随后,在取得郑市长、张副市长的同意后,我们从市国投、市投资管理公司等单位筹到资金,并以深圳股市“调节基金”的名义,指挥“救市”。
1991年9月5日,深证股价指数由基日(1991年4月3日)的100点跌至45点,股市市值已由50个亿跌至当日的35亿。发展银行股票跌至13.70元/股,其他几只股票跌得更惨。我们“救市”的策略是:稳住“龙头” 股深发展,带动万科、金田、安达等股改变局面,稳住大市。9月7日,深圳股市“调节基金”入市,当天奋力将发展股价托到13.85元/股。而其他几家股价仍然在下落。深圳股市“调节基金”继续入市“救市”。从9月14日到29日,股市再没有出现过去的大起大落,股民们的信心再一次树立起来了。
10月10日,发展股冲到26元/股,其他股价也上来了,股市又沸腾起来了!到11月14日,深证指数创下了收市报136.9点的当年最高纪录,日成交金额也于11月13日达到1.1亿元的新纪录。现在回头看,当时的“救市”措施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市场的成功范例。
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时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有了小平同志指点迷津,深圳股市在试验中取得了新的成绩。
1993年7月28日,深交所的“四化”——通信卫星化、交易电脑化、交收无纸化、运作无大堂化(因取消大堂可能对参观有某些影响,仅此一项推迟至1997年6月2日撤销“红马甲”,取消交易大堂)全部实现。深交所摒弃传统的交易模式,率先在国内实行符合当今证券市场国际潮流的“四化”交易模式,跳跃式地赶超世界一流水平。
从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开业至1993年7月28日深交所“四化”实现,尽管这期间有1991年的“救市”、1992年的“8·10”事件,但深交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可谓这一期间为深交所的第一次高峰阶段。
在深交所成立后的两年多内,已使深圳证券市场实现了从“柜台交易”到“集中交易”、从“手工交易”到“电脑交易”(1992年2月25日开始用微机运作,至1993年7月28日TANDEM大机取代微机运作)、从“一户一票”到“一手一票”、从“实物证券”到“记账证券”、从“区域市场”到“全国市场”(截至1993年9月,深交所有会员373家,其中本地28家,异地345家;深交所有上市证券39只,其中本地19家,异地20家)、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1992年2月25日首只B股南玻上市,至1993年9月底深交所共有18只B股挂牌买卖。当时B股投资者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B股境外特许经纪商70多家)的转变。
深交所的第二次高峰阶段,自1996年4月至1997年秋季。
1995年8月,沪市发生了转配股非法流通上市的“长虹事件”。而对沪市发展造成最大负面影响的是“327国债期货事件”,大伤了沪市元气。
1996年4月以后,深市率先启动,带动了全国证券市场的新一轮高潮。深强沪弱得以形成和确立。深市在上市公司数、上市证券数、成交股数、成交金额、投资者数量等上升指标方面遥遥领先。1996年深市全年成交金额逾1.39万亿元。
深市的第三次高峰阶段,自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深交所在推出创业板准备期间,风云突变。纳斯达克(NASDAQ)在1999—2000年,一路走好,“直挂云帆济沧海”,其股价指数从2000点扶摇直上至3000点、4000点再到5000点;之后,又“飞流直下3000尺”,落到2000点。加之其他几方面的原因,致原拟2000年度推出的深圳创业板胎死腹中。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深交所人开始进行中小企业板市场开拓创新工作。经过3年11个月22天的艰苦奋斗,在社会各方的大力协助下,深交所迎来了2004年5月17日的中小企业板开启仪式,并于6月25日推出首批8只中小企业股上市交易。之后,深交所连续作战,截至2005年秋季,共推出50家中小企业股挂牌买卖。这件事,意义重大:既解除了深交所的生存危机,又开创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新局面。所以,应视其为深交所20年风雨路中取得的第三次辉煌。
2009年10月30日上午9点25分,深交所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股票开市交易的钟声敲响,随即28只新股受到市场猛烈追捧。这是中国证券史上上市家数最多的一次新股集中上市交易。
没有谁会想到,短短的22年,深交所已吸纳各类企业1300多家,为上市公司筹集资金几万亿元,许多企业在这里通过资本运作,短期内实现了低成本大幅度扩张,资产规模成数十倍的速度增长,有的还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与此同时,深交所也成长为中国大陆两大全国性证券市场之一,成为全球第一家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交易电脑化、交收无纸化、通信卫星化、运作无大堂化),集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于一身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据美国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发布的统计资料,深交所已成为2010年全球IPO及二次融资金额最大的资本市场,由此带动中国再次成为全球IPO最活跃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