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纸片大用处”
2012-04-29杜永娟樵福奎
杜永娟 樵福奎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复杂,过程抽象,不易理解,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难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师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讲、练,仍一然存在学生理解困难、教师讲解不透的现象,效果不是很好。笔者在观摩了10多节山东省级优质课的过程中,深受启发,设计了“自己动手模拟融合”的课堂探究活动,对引导学生理解筛选的意义,进而理解整个制备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知识储备
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优点;传统抗体的制备过程;B淋巴细胞的特点、瘤细胞的特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让免疫过的小鼠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
2设计理念
通过学生动手模拟细胞融合,直观地理解融合的多种可能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即通过多次筛选、检测,选出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用于克隆化培养,从而获得单克隆抗体。
3方案
在一张A4纸上,设计了如图1所示各种细胞的示意图。
4用法
(1)课前将图1细胞示意图用A4纸打印、发给学生,每人1张;准备好剪纸刀、胶带(或者胶水、双面胶)。
(2)要求学生解释为什么B淋巴细胞有多种(小白鼠处于多种抗原存在的环境,所以产生的B淋巴细胞也有多种,不同的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也不相同)。
(3)学生利用手中的细胞示意图、剪刀、胶水,模拟各种细胞的两两融合。
(4)在小组中交流展示相互之间融合的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如下的问题:
①有哪些融合的可能性?(B-B之间的融合;B-瘤细胞之间的融合;瘤细胞—瘤细胞之间的融合)
②还可能有什么样的细胞存在?(未融合细胞、其他类型的融合)
③对人们来讲,有意义的是哪一种融合?(B-瘤细胞之间的融合)
④B-瘤细胞之间的融合细胞称之为杂交瘤细胞。那么,人类需要的就是杂交瘤细胞,但所有上述分析的各种情况的细胞都混在一起,所以,需要对此进行什么工作呢?(筛选杂交瘤细胞的工作)
⑤筛选杂交瘤细胞的工作时要用到什么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⑥展示小组内的B-瘤细胞,有哪些?用数字、字母表示所有的可能性(1与A;1与B;……)。
⑦发现了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做?(有的能产生所需要的特定抗体。有的不能产生,或者产生的抗体可能不是我们需要的特定抗体,所以要进一步检测、筛选)
⑧下一步应该筛选什么样的细胞?用什么方法筛选?(通过专一抗体检测,筛选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教师在动手模拟动物细胞融合的实际操作中,在展示、交流、讨论中,引导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一步步深入探讨到问题的实质,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每一次筛选的必要性、方法、结果,把握了科学的原理和技术的实质。
在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新的课堂模式向纵深发展的今天,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方法。其实实践起来并不难,只要教师开动脑筋,善于思考,多想办法,就能利用、创造出代价低、实用、方便的教具、模型,“一张纸片”可能比华美的多媒体课件效益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