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投资基金演变概述
2012-04-29白坤
白坤
摘要: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工具,以“集合投资,专业管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特点,是现代金融投资方式的升级与提高。经过对欧美和亚洲基金业的成长和发展进行概览式的扫描,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制度经济学家等各个学派的关于基金发展因素的研究素有争议,但是历史的可爱之处在于“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关键词:基金业;信托;全球基金业;欧美基金业;亚洲基金业
“小投资者可以像大资本家一样投资了”——1868年11月,英国海外和殖民地政府信托基金成立时,投资者曾说,基金现已发展成为与银行、保险、证券并行的四大金融产业之一。到2009年第二季度末,美国基金的总资产在1996年已超过了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成为第一大的金融产业。全球基金的总额已经达到30.41万亿美元,其中美洲占57 %,欧洲占33 %,亚太及非洲占10%。
一、世界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
基金起源于十九世纪英国契约文化中的信托原理,在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发展起来。世界基金业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1822年至1921年在欧洲的萌发阶段;1921年至1950年在美国的成长阶段;1950年至今在全球发展和逐渐成熟阶段。
1868年11月,英国组建了“海外和殖民地政府信托基金”,受到了中小投资者的欢迎;1921年4月,美国引进了英国的投资基金制度,1924年,美国出现了第一只开放式基金;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是美国基金业发展最快,也是问题最多的时期,同时也是立法的主要时期。1933年证券法案、1934年证券交易法案、1940年投资公司法案三大法案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投资法律体系达到的完善,1978年美国“401K”计划的出台,共同基金迅速蓬勃发展起来。
美国基金作为一个产业,主要是在上世纪8 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基金业规模最大的美国,1980年其基金的规模才1347亿美元,基金数量564只; 到1990年发展到10650.9亿美元的规模,3079只基金;2000年底,则达到69646.3亿美元的规模,8307只基金;到2008年12月底,已发展到96010.9亿美元,8022只基金。美国除了共同基金业增长很快之外,基金投资者中家庭持有者的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据ICI 2002a数据显示,美国家庭持有者的比例在共同基金投资者的比例从1998年的27%到了2008年的44%。
与此同时,欧盟的大多数国家也保持了很高的增长,整个欧盟共同基金资产总量从1998年的2.6万亿到2008年的4万亿左右。其中希腊年增长率87%为最高,其次是44%年增长率的意大利,其后是比利时和丹麦、芬兰和冰岛。其它一些国家比如摩洛哥,增长率很高但是起点很低。可以说,基金业的成长是与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资本市场的壮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1868年英国就出现了第一只基金,但作为一个行业,基金业真正取得规范快速的发展并对经济、金融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是最近20年的事。
亚洲方面,日本基金业仍是迄今为止亚洲最大的基金市场。日本基金是在混业经营的模式中强大的政府推动力下快速发展起来的。通过在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紧跟美国学习的途径,日本基金业在亚洲的是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
接下来是中国香港地区的基金业,进入80年代初,由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日渐显著,加上亚太地区特别是香港经济增长,许多海外基金管理公司相继在香港推出多品种基金,香港居民在当时高通胀和低利率的困境中,对基金这种新兴的投资方式逐步认可,促进了香港基金市场的发展;到80年代末,由于香港政局稳定,没有外汇管制、法制健全、税率低,以及银行业、律师业和会计服务的高效率等因素的综合因素,香港以基金资产总值106亿美元成为日本以外亚洲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日本主要服务当地投资者,香港主要经营国家基金,服务整个亚洲地区。
台湾80年代初,台湾资金流动性过剩,受日本的影响,台湾“财政部证券管理委员会”于1983年相继颁布了《证券投资信托管理办法》等法律来规范基金业,为基金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台湾的基金业抓住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二、中国投资基金发展历程
我国的基金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与股票市场同时期出现的基金试点阶段。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先后正式成立,同年,中国最早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最多时基金产品达70多只基金,投资范围包括了股票和房地产,但是由于风险控制和监管不到位,出现很多问题,最终在1994年被监管层全部叫停。
第二个阶段,从1997年底,我国出台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确定了开放式、封闭式并存的基金经营方式,同时制定了相关基金监管条例。1998年3月23日,在该办法指引下设立的开元、金泰两家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公开发行上市,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新的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的出现,我国的投资基金开始了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时代,在基金业起步初期,政府为扶持基金业的发展制定了一些特殊政策:单独配售新股和新股配售定金部分交纳等,使这个时期的基金专业能力遭人病垢。
第三个阶段,开放式基金时代。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子阶段。
(一)2000年10月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为开放式基金的设立制定了法律依据。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国内地首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成功实现了首次募集目标50亿份,并于2001年9月21日正式宣告成立。很快开放式基金成为基金的主流,数据如,截止2010年5月30号开开放式基金总数是652只,封闭式是37只。
(二)2003年《投资基金法》的颁布使投资基金业有了自己法律层面的制度规范,某种程度上,因为当年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背景下“催生”了中国《证券法》,这个时间正好是中国的基金业试点失败后的空白期,所以《证券法》没有基金业的相关内容,因此2003年基金单独立法,但是由于历史阶段的原因,03版基金法存在有很多遗留问题。
(三)2006年是中国基金资产规模发展的分水岭。05年底之前,中国基金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其时中国股票市场正在经历从2001到2005年网络科技泡沫破灭后长达4年的熊市,证券投资基金业也就随之波澜不惊的发展了几年。06年之后随着中国股市罕见的跨年度行情的爆发,短短的两年内基金业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2007年底中国基金净值规模达到2.7万元,这一数字随着股票市场冲破6000点后的大幅回落,成为迄今为止基金年期末净值最高数额;
近期,随着2005年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后,大小非解禁规模急剧膨胀以及保险、社保基金、券商自营、资管、阳光私募和基金专户理财等其他机构理财的发展壮大,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博弈已步入群雄纷争的阶段,2007年后,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进入相对平稳阶段;截至2009年12月30日,国内60家基金公司旗下共600多只基金,总资产净值为22483.71万元。加上据传最近规模刚刚冲破千亿大关的阳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国内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形成了规模比较稳定的市场力量。
三、小结
综合来看,日本和台湾没有经历基金业纯粹市场化的混乱和挫折时期。类似于美国1926-1929年的快速发展,没有相应的法律基础设施的基金业,不可避免的要经历行业初创的阵痛期;我们看到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了70年代的香港和90年代中期的中国大陆,而日本、德国和台湾等地却没有这个过程。当然,影响基金业发展的因素各有差异,决定了各国基金业发展的水平。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制度经济学家等学派认识也有区别,但是历史的可爱之处在于“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巴曙松,陈华良,王超,基金治理之困[J].今日中国论坛,2009,(7).
[2]巴曙松,陈华良,王超 等著,2010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M],中信出版社,2010(07)
[3]巴曙松,陈华良,王超,基金治理之困[J].经济,2009,(7).
[4]刘晶,中国基金业与美国基金业发展的历程比较——看中国基金治理结构的问题[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2).
[5]Klapper,Leora & Sulla,Victor & Vittas, Dimitri,2004.“The development of mutual funds around the world,”Emerging Markets Review,Elsevier,vol.5(1),pages 1-38, March.
[6]Kaminsky,Graciela & Lyons,Richard & Schmukler,Sergio,2001.“Mutual fund investment in emerging markets-an overview,”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2529,The World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