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2-04-29冯洁
冯洁
摘要:本文阐述了福建林业产业概况和林业产业政策,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林业产业政策评价的理论基础、原则、方法和步骤;指出林业产业政策的评价内容应包括:林业产业政策目的及设计评价、林业产业政策战略规划评价、林业产业政策实施管理评价和林业产业政策效果评价,并且对林业产业政策进行案例研究。
关键词:林业产业政策政策评价
本文阐明了林业产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提出林业产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要遵循紧扣主题、全面系统、精简、敏感、可行的原则,认为林业产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由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成本投入指标来构成。其中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包括富余人员分流安置人数占林区职工总人数的比率、林区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占林区职工总人数的比率、林业就业比重等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包括林业产业结构比例、林业产值增长率等指标;成本投入指标包括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占总资金投入比率、投入资金总额等指标。
一、福建林业产业概况
截止至2007年底,福建林业产业发展整体上呈现飞速发展的平稳态势,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福建林业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2007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规模以上)329.81亿元,比增32.3%;累计完成销售产值310.68亿元,比增33.5%;产销率94.2%。6月份当月完成工业产值66.75亿元,比增33.5%;完成销售产值61.95亿元,比增31.4%;产销率92.81%。
2.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木材:2007年上半年全省木材生产完成241.42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49.22万立方米;木材销售完成268.52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66.33万立方米;木材库存41.65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8.65万立方米。
林工产品:2007年上半年全省人造板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累计完成(规模以上)246.38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53.5%;其中胶合板完成92.05万立方米,比增52.4%;纤维板完成77.27万立方米,比增10.39%;刨花板完成51.36万立方米,比增272.18%;人造板二次加工装饰板完成424.1万平方米,比减10.3%,产品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木制家具完成434.86万件,比增19.19%。纸浆完成18.67万吨,比减1.73%;机制纸及纸板完成115.78万吨,比增20.52%;木地板完成100.66万平方米,比增0.21%。
3.出口增速保持良好
2007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主要产品出口形势良好,全省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64.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6月份当月出口值完成12.54亿元,比增14.9%。
但自2007年7月1日起,财政部调整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其中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产加工业是这次政策调整的重点之一,这将对林产品出口企业将造成较大影响,下半年全省林产品出口情况不容乐观。
4.林业经济效益增长平稳
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林业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0.62亿元,同比增长33.1%;实现利润8.95亿元,同比增长44.6%;实现利税15.87亿元,同比增长39.2%。亏损企业亏损额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主要是由于股份合作制企业和集体企业亏损额上升。
二、福建林业产业政策评价
综合考虑福建省的林业发展情况,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了相关资料后,对林业产业政策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去评判较为合适,主要可以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成本投入来进行统筹考虑,具体评价指标情况可以按以下细分指标进行安排:
1、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①富余人员分流安置人数占林区职工总人数的比率
②林区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占林区职工总人数的比率
③林业就业比重
2、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①林业产业结构比例
第一产业比重=第一产业产值/总产值
第二产业比重=第二产业产值/总产值
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总产值
②林业产值增长率
林业产值增长率=(当年总产值-上年总产值)/上年总产值
③森林采伐量
3、成本投入指标
①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占总资金投入比率
②投入资金总额
三、福建林业发展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1、林业政策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林业产业发展问题
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天然林的木材采伐量下降,这对林业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就目前实施的林业政策来看,除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以产业发展为主外,其余五大工程都是生态建设,这些工程的实施都有一定的时间期限,无偿的财政资金也有一定额度,工程期满后,财政是否还能保证项目和人员所需经费难以确定。所以,从现在起,就必须考虑林区工人和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计问题,必须注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注重生态的林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林业;而不注重产业的林业,是缺乏活力、没有后劲、没有希望,也没有地位的林业。没有林业产业的发展,生态建设难以为继,没有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的成果也难以巩固。限于资金、资源、技术、市场、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最可能的选择是依托林区和林木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包括林下种养殖业、林产工业、生态旅游业等。林业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缓解人口、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消耗的压力,支持生态建设。
2、林业投融资政策不健全,投入资金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林业发展缺乏资金投入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林业投资以政府投资和社会公益性投资为主,市场引导的产业发展性投资只是辅助部分。如天然保護林工程主要的资金来源于国家拨款。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林业建设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其中,发展和保護资金严重短缺,极大地制约了林业事业的持续发展。
四、福建林业发展对策思考
1、要健全林业产业政策,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为林业重点工程区的替代产业、主导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替代产业的壮大,实现林业产业向非林产业转移。在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同时放开小企业,大力调整林区资源利用结构和林业经济结构。国有林区应当尽快建立新的产业体系,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局面。可以鼓励林区林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野生动物养殖、生态旅游和花卉盆景种植等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林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要为林业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支持。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天保工程中的富余分流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同时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分流职工的转岗培训,促使下岗、转岗人员实现再就业。要为林业劳动力转移到林区外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以便减少人类生活对森林的依赖,促进森林保護。
3、要健全林业投融资政策。首先,确立公共财政投资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使政府投资林业法定化,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资范围,完善政府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第二,继续实行林业治沙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吸引低成本保险基金的介入、加大对造林投资主体的信贷扶持;第三,拓宽林业建设的社会资金渠道,广泛地向社会筹资,建立生态效益受益者补偿受损者政策;第四,建立森林生态服务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改革国家公益林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森林生态效益交易市场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自我积累;第五,为完善社会资金投入林业提供政策保障,必须制定林业优惠政策和林业税费减免政策。同时,改革育林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森林、林木和林地转让市场。
参考文献:
[1]杜钢建.降低行政成本与建立政策评价系统[J].人民论坛,2003,(7):29-31
[2]邹东升.公共政策效益的概说与评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1):9-14
[3]刘海波.政策评价框架下的规制影响分析[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3):12-15
[4]霍雅勤,姚华军.自然环境的政策演化及评价[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9,(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