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弦索备考》看琵琶的发展演绎

2012-04-29张进

音乐探索 2012年2期
关键词:琵琶

张进

摘要:本文从清代蒙族文人(荣斋)编辑的《弦索备考》抄本入手,探寻琵琶的发展演绎,求证其首要地位,同时对乐器形制、演奏技法的发展及明清乐谱对后世琵琶的发展影响等进行初探。

关键词:《弦索备考》;琵琶;发展演绎

中图分类法:J60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12)

中国音乐随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已成为世界文明的一部分。研究和发展中国音乐文化是当今中国音乐人的责任和义务。《弦索备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手抄合奏谱,由于它的出现,使我国民间音乐以较详尽的乐谱形式留存下来,为中国音乐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对现当代音乐有重要的影响。

一、《弦索备考》简介

《弦索备考》出自清代蒙族文人(荣斋)编辑的一套,以弦索乐器为主,进行器乐合奏的手抄谱,抄本编辑在清嘉庆甲亥年(公元1814年)。在《弦索备考》的原序中,作者称此谱为“今之古曲”,可见他所搜集音乐曲目的历史感。他阐述在编著前,向隆公、祥公、赫公学习了琵琶、三弦与胡琴上的技法,又从福公那里学得筝的演奏技法之后才编成《弦索备考》。同时,还提到学习时只靠老师面授,没有指法、乐谱等情况,“所受皆指法,并无谱册”,可见他编辑《弦索备考》手抄册的艰辛与不易。

《弦索备考》记录了当时非常盛行的弦索十三套合奏曲,谱中收录有《十六板》、《琴音板》、《清音串》、《平韵串》、《月儿高》、《琴音月儿高》、《普庵咒》、《海青》、《阳关三叠》、《松青夜游》、《舞名马》、《合欢令》、《将军令》13首乐曲「1」,因此又有“弦索十三套”之称。荣斋以非常严谨、认真、尊重原创的态度编写《弦索备考》,记录了这十三套乐曲的原始谱与汇集谱。同时,还根据自己所习乐器以及对作品的理解,记载了琵琶、三弦、胡琴、筝各乐器的演奏分谱,并编创各乐器的演奏指法及表达符号,奠定了各乐器演奏技法的传承基础,为我们认识和了解当时的器乐演奏技能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之所以称汇集谱,是因为各乐器的分谱都具有完整曲调与详尽的演奏指法,有独立演奏的特征,与现在的合奏谱是有区别的。它的合奏形式主要依靠各乐器演奏技法对比、音色对比、强弱对比、旋律对比等手法。特别在编辑汇集谱中,还发现了古人运用近似现代作曲技法中的对位手法之比较形式。并在乐谱后注明“此段与前谱(指十六板)、实为发明前人的苦心,非感造作也”等字样「2」,说明这种对比形式古人已有尝试,只是被他发现并记载下来。《弦索备考》中较难的一首乐曲《十六板》的记载用了六行乐谱,其中琵琶、三弦、胡琴、筝、工尺(原始谱)、八板(另一曲调)为序形成汇集谱,首次体现了不同弦律同时进行的音响比较。而《将军令》、《合欢令》是荣斋专为筝编有演奏指法的独立分谱,但他还是将原始谱记在分谱上以示比较,体现了他对传统作品的尊重。原始谱均没有指法,而分谱却特别细致,不但各器之弦数标明清楚,而且“将所习之曲、阴阳、节奏,逐指逐字效琴谱字母,一一著明。「3」”如此仔细、详尽并以汇集谱形式的记谱,在民族器乐史料上实属罕见,并对研究我国器乐合奏音乐颇具价值。

在《弦索备考》出现之前已有不少乐类及乐器的乐谱存在。“如宋太宗的九弦琴谱二十卷,又琴谱六卷。李昌文的阮咸弄谱一卷,俞修枢的阮咸谱一卷等等。「4」”当时的乐谱从内容与形式上都非常有限,大多以达官贵人所喜好的音乐作品为主。对于大众民间音乐的流传只局限在各朝代的宫廷之外。荣斋编辑的《弦索备考》对传承中国民族民间器乐作品做出了重大贡献。首先他对弦索各乐器演奏指法的创编记载了那个时期乐人的演奏技艺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为后人较好地传承中国古典音乐,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在中国古典音乐作品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他所记载的《弦索十三套》中曲目,通过各时期的不断演绎发展,大多成为目前中国乃至世界的经典古曲。还有他所记载的乐队演奏形式,对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形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只有中国民族乐队才将弹拨乐器作为大型乐队中的主要乐器,形成独具风格的中国音乐色彩。荣斋不仅为后世音乐发展留下了宝贵财富,还为我们留下了治学严谨的人格精神。他是一个人品高贵、才华横溢的音乐文人。不仅习得四种乐器,还能自创作品。在曹安和先生关于《弦索十三套》的说明中提及,“编者荣斋也能作曲,他曾为十六板的第六段编写了另一段曲调(非本书所用的一段)夹入手书中……但在正式的抄本中并未编入《弦索备考》,而用其原有曲调「5」。”就在记录工尺字谱原有曲调时,在一些曲调前还注有:“此谱外附,非弦索正宗也「6」。”可窥见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尊重。这一人格魅力随着音乐的传承也留给了当下的音乐人。

二、《弦索备考》诸器中的琵琶

在《弦索备考》的记载中琵琶这件古老的乐器参与了11首作品的演奏,在原抄本的诸器排列中,琵琶是排在第一位的,可见它在该合奏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当时演奏技法所能达到的引领作用。更可贵的是荣斋首次为诸器编创了详尽的演奏指法,从曹安和先生对弦索十三套的译谱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所用演奏指法的丰富程度。然而,在这之前,对琵琶这件乐器的名称、乐器形制、演奏作品、特别是演奏技法的变化等重要信息的认知,主要依赖于在文献、图片、石刻画像、以及出土文物中去寻找相关信息。当然,这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基本手段与方法。但是,对于研究传统音乐文化这还远远不够。荣斋的《弦索备考》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弦索乐器演奏技法的谜团。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公元前221年左右秦代已出现了一种乐器,叫做“弦鼗”。圆形、皮面、系弦、长柄。晋?傅玄在他所著《琵琶赋?序》中曰:“杜挚以为,赢秦之末,盖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弦鼗也许是我国弦索乐器的鼻祖。汉代公元前110年左右,一种圆形、木面、系弦、长柄的弹弦乐器出现。传至公元6世纪另一种圆形、木面、长柄、十二柱的弹弦乐器已产生,它叫做“秦琵琶”,俗称“秦汉子”。公元5世纪从西域又传来一种“曲项琵琶”,它与“秦琵琶”最大的不同在于头颈部位与音箱形制,一个是曲项,一个是直项。琴身形制一个是梨形,一个是圆形。曲项琵琶的出现,起初流传于我国北方,后传至南方,至隋唐时期流传盛广,成为当时乐队的重要乐器「7」。秦琵琶在这一时期,由于一位擅弹秦琵琶的人叫阮咸闻名于世,此后秦琵琶就叫“阮咸”。

唐?杜佑《通典》卷一四四《琵琶条》:“今清乐秦琵琶俗谓秦汉子,圆体修颈而小,疑是弦鼗之遗制。晋?傅玄云:‘体圆柄直,柱有十二,其他皆充上锐下。曲项,形制稍大,本出胡中,俗传是汉制。兼似二制者,谓之秦汉,盖谓通用秦汉之法。五弦琵琶,稍小,盖北国所出。”又同条说:“阮咸亦秦琵琶也,而项长过于今制,列十有二柱。晋《竹林七贤图》阮咸所弹与此类,因谓之阮咸。「8」”从以上文献中可得知,唐?杜佑所描述的琵琶,是在弦鼗基础演变发展而成的秦琵琶。晋?傅玄还进一步描述当时的琵琶已有音柱十二,证明秦琵琶的音域是较宽的,擅表现复杂的音乐。并提到曲项琵琶形制稍大,但没有明确其形状,提到传入的地点与年代等信息。还有一重要信息,提及这一时期的琵琶已有两者的兼容,并广泛应用秦琵琶演奏之法,这是曲项琵琶真正融入中国元素的起点。根据相关文献我们能构了解琵琶大致的发展情况。然而,对于琵琶曲目与演奏技法的传承,就不是这样简单了。没有具体的曲谱与音响资料,我们只能通过历代文人对琵琶的描述以及他们对琵琶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去寻觅它的发展轨迹。

历史上有关琵琶演奏技法的描述非常有限,东汉?刘熙《释名》:“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9」”文献提及的推手前曰枇,指现代琵琶“弹”的指法。引手却曰杷,指现代琵琶“挑”的指法。后人去掉枇杷偏旁加上琴字头,形成现在的琵琶二字。因此,唯有琵琶乐器的名称是以演奏技法而命名的。然而,从秦汉至隋唐,中国出现了多种弹弦乐器,这一时期已有长柄、短柄、圆形、梨形、木面、皮面,弦数有多有少的弹弦乐器,共同具有“弹挑”的基本技法,古代将各类弹弦乐器统称琵琶。而琵琶这一名称,为何只留存到梨形、木面、曲项的弹弦乐器上。估计这与乐器的形制(音箱)、音柱(音域)、弦数多少、演奏技法与优美的音色不无关系。自秦汉直项与曲项琵琶的出现,在演奏技法上从“拨弹”发展到“指弹”。直至隋唐借鉴诸弹弦乐器之优对琵琶的形制所作改进,将原有的大腹梨形改为小腹梨形音箱,琴面加有带状花纹,现敦煌莫高窟遗留壁画可见。将一件乐器融入歌舞音乐的表演中,也是琵琶乐器独有的殊荣。隋唐与明清是琵琶发展的两个高峰期,不仅在形制上有所改进,在持琴的姿态上也有所变化,从横抱发展到竖抱,解放左手,以便更好地发挥左手的演奏技法。音域从四柱发展到四相十品,乃至当今六相二十五品,扩展了音域,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弦数上确立四弦,废除五弦,直至当下。在演奏技法上,至今仍未发现一部,专述琵琶技法的册子。我们很难从图、墙、壁、刻画中,发现它细微、具体的演奏技法变化。只能从文人墨客的描述中去揣度琵琶演奏技法的变化。隋唐时期有许多文人甚至帝王对琵琶演奏的音乐以及演奏技艺的赞美描述,不胜枚举,甚至有帝王亲自参与乐曲创制之举。但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所描述琵琶演奏的复杂技艺与形象生动的音乐意境更为具体而生动。“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句中“轻拢慢捻抹复挑,”详尽描述了琵琶的演奏技法,这些技法在当今的演奏中仍常用。“初为霓裳后六幺。”指的是演奏的乐曲,即霓裳和六幺两首古典名曲。后两句是诗人对琵琶演奏的音乐形象以及琵琶演奏的精湛技艺的深切感受,这表明诗人对音乐有深厚的修养,熟知琵琶的演奏技法,亦显示琵琶在当时的重要影响。由于形制、音域、演奏技法、音乐作品传承等诸多因素,使梨形、曲项、四弦的弹弦乐器独享了琵琶这一名称的尊荣。

三、《弦索备考》中琵琶的重要地位

唐代后期随着历史的变迁,宫廷音乐逐渐衰落,许多宫廷乐伎散落民间。他们以精湛的演奏技艺延续着音乐文化的传承,形成各地区的传派,使琵琶艺术在地区民间音乐的土壤中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唐贞元(785—805)就有琵琶名手康昆仑与僧人乐手段本善在长安东街楼与西街楼的擂台赛记载,也被称为中国首次器乐大赛。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一)记载“圣节”庆典中有“玉轴琵琶独弹正黄钟宫《福寿永康》”、“琵琶独弹高双调《会群仙》”、“琵琶独弹大吕调《寿齐天》”等节目「10」。表明这一时期琵琶演奏技法的迅速发展,日臻完善。丰富的演奏技法与强烈的音乐表现力促成了琵琶独奏形式出现,从而使它成为诸器中的佼佼者,受到上至帝王、文人墨客,下至普通百姓的喜爱。

直至明清时期民间音乐蓬勃兴起,琵琶艺术在各传派的引领下,传承各地区民间音乐,深受民众喜爱,形成雅俗共赏的民族乐器。明代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的木刻画《刻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擂图》中有演奏多种乐器的场面,其中前排正中部位一女子即竖抱琵琶用手指弹奏「11」。明清已有文人雅士、王府乐工参与收集整理民歌小曲歌词集和曲谱集,创作各类作品。如明代冯梦龙的[桂枝儿]、[山歌]等,明初中州藩王府里的乐工受北方民歌和边区音乐的影响而创作出“弦索”调。以琵琶、三弦伴奏为主的歌唱曲调。明代正德年间一位南教坊乐工,名顿仁,曾提到弦索伴奏乐器的奏法,“弦索九宫之曲,或用滚弦、花和、大和、钐弦,皆有定则……“「12」这里泛指弦索乐器的演奏指法,还没有明确所指哪类弦索乐器以及用符号将其定位指法。 但已能显示其当时演奏技法的复杂程度,出现当代琵琶演奏中的夹弹、快夹弹、慢夹弹、扫弦等技法。明清时期,多种民族器乐的形制与演奏技艺日臻完善,为纯器乐作品音乐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时在民间出现了十分繁多的器乐乐种,其中使用琵琶参与合奏影响较大的有十番锣鼓、弦索十三套、江南丝竹、福建南音等器乐作品。琵琶已成为纯器乐作品演奏的重要乐器,尤其在弦索十三套大曲的演奏中,琵琶担当了重要角色。明清时期琵琶参与各地方音乐演奏甚多,如“清代中叶,流行于杭州、南京等地的“陶真”,它是我国古代的说唱艺术之一。「13」”是苏州、扬州弹词的滥觞。琵琶作为弹词的主奏乐器,加入说词、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还参与牌子曲、四川清音、湖南丝弦、广西文场、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扬州清曲等地方曲种的演奏,使琵琶随着各地曲种音乐的发展应用更加广泛而深入,树立了在曲艺、戏曲、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中的重要地位。

四、《弦索备考》中琵琶的演奏技法

当代人对琵琶演奏技法的研究是从明清时期流传的琵琶乐谱中去寻觅它的发展踪迹。1814年《弦索备考》手抄本的出现,对后期刊印的琵琶乐谱有着显著的影响。1819年无锡华秋苹编辑出版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刻本琵琶谱《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简称《华乐谱》),1895年平湖李芳园编辑出版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简称《李氏谱》),1916年沈肇州编辑出版的《瀛洲古调》和1929年沈浩初编辑出版的《养正轩琵琶谱》等。「14」这些琵琶乐谱大多后于《弦索备考》抄本,在演奏技法上与《弦索备考》中琵琶分谱的演奏技法颇多相似之处。在古典乐曲的传承上受抄本十三套大曲的直接影响。

从曹安和先生对《弦索十三套》译谱中,原作者对诸器已有较详细的解释。如对琵琶的空弦、定音、音域、散音、按音、泛音、指法等都有具体说明。当时的琵琶还没有六相二十五品的音域,没有形成十二平均律相品关系,因此,明确琵琶的弦序、定弦、音高关系对后世琵琶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左右手演奏符号的标注,对后人了解和掌握琵琶演奏技法、形成相对规范易传承的符号形式有着重要的价值。尽管各流派在同一作品中所用的演奏符号不尽相同,但通过固定符号,已将琵琶演奏的基本技法记录传承。从曹先生的译谱中,弹、挑、滚、勾、抹、轮(有上出轮和下出轮)、双弹、双挑、分、扣、摭、双摭、扫、大扫、勾搭、推、拉、吟、揉、打、带、擞、泛音等技法都有记载,而在诸器技法译谱中,琵琶的技法最为丰富而复杂,亦充分证实琵琶在当时乐队中处于重要位置的基础依据。琵琶不仅具有多彩的音乐表现力,它还可根据不同的定弦法,参与各种乐曲的演奏以及与其他乐器合奏的优势。在曹先生的译谱中,还提到《十六板》、《琴音板》、《月儿高》、《琴音月儿高》、《松青夜游》、《阳关三叠》、《合欢令》、《将军令》等以A、d、e、a正调定弦。《清音串》、《平韵串》、《海青》等以A、B、e、a变调定弦。《普庵咒》等以G、d、e、a特殊定弦。《舞名马》的第一段至第三段以#F、G、e、a的定弦。第四段至第五段#F升至A音。「15」在一个作品演奏中用不同的定弦翻调,亦显示当时琵琶演奏的高超水平。

自明清以来琵琶乐器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琵琶乐谱的出现与传派的形成是琵琶发展的重要基石。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将凝固的乐谱变为流动的活谱传承下去还需要音乐家们的音响诠释。这一时期出现诸多琵琶演奏名家,如张雄、李近楼、汤应曾、陈牧夫、王君锡、鞠士林、华秋萍、李芳园等等。即后形成直隶派,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等琵琶流派。各流派致力于琵琶技艺的推广与传承,搜集整理乐谱,改编弦索乐之曲,以各派独有的演奏技法诠释和传承着琵琶古曲,为今人留下较为完整的古典琵琶名曲。随着传派的延续与发展,琵琶的演奏技艺也得到飞速地发展。从“点”、“线”、“片”状音响技巧的发展「16」,让我们看到了琵琶演奏技法的发展历程。“点”指弹、挑、双弹、双挑、勾、抹、泛音等技法是琵琶演奏最基本的指法,也是琵琶文曲的基本技法之一。“线”指轮、滚、半轮、夹弹等技法,它是由“点”状音响集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指法,亦是琵琶最具特色的演奏技法,擅表现蜿蜒流畅的音乐旋律。“片”指扫、夹扫、扫拂等技法,它是由“点”、“线”状音响集合而成的厚重与粗犷的演奏技法,适宜于琵琶武曲的应用,音响渲染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在传统琵琶武曲中,由于武曲作品的表现需要还出现了绞弦、煞住等技法,在表现兵器相接、人喊马嘶等场面起到模拟写实之功效。以上提到的右手技法并非单一应用,在音乐作品中,各技巧或单独运用或组合运用,随着演奏技法的不断发展,有些组合技巧已形成独立的演奏技法 ,如摭分、勾轮、挑轮、扫轮等。再辅以左手的推、拉、吟、揉、绰、注等技巧渲染,使琵琶具有表现虚实、刚柔、逶迤、曼妙的多姿色彩。纵观传统琵琶文武大曲以及帝王文人佳句诗篇,无不珍视与喜爱这一表现力极强的民族乐器。在这样的境况下,我们再回首荣斋在《弦索备考》手抄本中将琵琶放在弦索乐器的首位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秦汉至明清琵琶的发展历程,不仅感叹琵琶融入了我国西域至中原的文化血脉,更加具有东方色彩的高贵气质。如果说秦汉至隋唐是琵琶的诞生与形制演绎期,隋唐至明清就是琵琶演奏技法的高度发展期。琵琶这件古老乐器不朽的生命力也正在于此。

琵琶艺术能够延续至今,还在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派传人与音乐理论家们的不断挖掘与抢救,留存了一批古典名曲,以及新发掘了一些未知古谱。这一时期对琵琶艺术的发展是全方位的,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乐器制作、乐器音律、演奏技法、曲目创作以及演奏形式的创新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于各领域音乐人的共同努力才有了当代琵琶的巨大成就。现在的琵琶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责任编辑:李姝

参考文献:

[1](清)明谊(荣斋)传谱《弦索十三套》[M].(第一集)曹安和、简其华译谱,杨荫浏校订,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12:8.

[2] [15](清)明谊(荣斋)传谱《弦索十三套》[M].(第二集)曹安和、简其华译谱,杨荫浏校订,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3:151、147.

[3]李真贵.民族器乐文集[M].P156、376。

[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册)[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1966, 第1版.

[5] [6](清)荣斋《弦索十三套》[M].(第一集)曹安和、简其华译谱,杨荫浏校订,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5、9.

[7] [8]林石城.琵琶演奏法[M].音乐出版社1959,1、2、3.

[9]2001年中国音乐年鉴[M].P265。

[10]郑祖襄.宋、元、明琵琶图像考[J].中国音乐学 (季刊) ,2008(4):47.

[11]刘再生.我国琵琶艺术的两个高峰时期[J].人民音乐,1983:47.

[12]何丽丽《明清时期琵琶在民间音乐伴奏中的运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4):170.

[13]韩淑德,张之年.中国琵琶史稿[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61.

「14」吴晓萍《弦索备考》与传统琵琶谱同族曲目之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学 ,2000 (2):59.

「16」陈爽《论传统琵琶演奏技巧》[J].中国音乐(季刊),2009(1):111.

Viewing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of Pipa from《Xian Suo Bei Kao》

Zhang Jin

Department of Music of Sichuan Educational College

This paper introduced and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of the chinese Pipa to approve its first status in all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of China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ipa described in “Xian Suo Bei Kao”, an ancient chinese music transcript which was edited by a mongolian literator(Rong Zhai) in Qing dynasty. From a long history of Qin and Han to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changes of Pipa were undergone the cultural combination from the western regions (compris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he River) to the central plains areas of china. The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of Pipas shapes and performed skills, as well as the impacts of music book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n the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of Pipaaftertime we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Xian Suo Bei Kao》、Pipa、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电话:18980900902

猜你喜欢

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琵琶老店琵琶声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琵琶仙·寒窗
窈窕淑女琵琶妹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一曲琵琶泪如雨:论琵琶之表情艺术
“琵琶”和“枇杷”
我的“反弹琵琶”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