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彝族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2-04-29瓦其阿牛
瓦其阿牛
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新潜能,这种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积极的环境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才能。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体育人才。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中要培养彝族学生的创新意识,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往习惯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要培养创新性的学生,体育教师首先自己要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其次,体育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改革意识,才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教学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再次,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强的授课技巧来作为实践的基础,把理论升华为实践的高度来指导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二、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彝族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专断的,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总处于被动状态。特别是在彝族地区,高山深谷造就彝族学生的自我意识超强,如果我们教师再实行“一言堂”,学生会更压抑,逆反心会更强。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有趣的教学环境,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和力,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无限期待,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
(二)树立彝族学生成功的意念,培养彝族学生创新意识
奥托曾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只不过它埋藏在人的较为深层的自我里,只有付出辛劳且常常去挖掘才能得到它。每个彝族学生都有创新能力,只是没有被激发出来,没有创新的动机而已,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创新活动创造成功的条件,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空前高涨。在体育教学中每当教师在示范一个新的动作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去模仿动作;有的学生心理也想上去做动作,但不外露;也有学生因怕做不好,表现得很被动,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即使是后一种学生虽然他们好像是要逃避练习,但他们内心也会有一种想做好的想法。例如:学习实心球时,有的学生扔得比较远;有的学生动作比较好;有的学生能够利用腰部力量等。教师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学生就会积极投入练习,教师就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改革彝族地区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彝族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点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的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任何学科都是一样,枯燥的学习,不断重复的动作练习,再加上有时甚至是超越极限的体力,往往只会让学生对学习望而却步。彝族地区的学生自主能力和意识都很差,再加上枯燥的课堂,别说创新,连上课都没兴趣。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改进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篮球比赛教学中,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所学的动作进行创新,编排出多种新颖而巧妙的配合和技术动作,改变过去学生按照教师或教材编定的组合方式进行练习的状况,并让学生大胆演示,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充分鼓励,提出建议。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
(四)改革民族地区的教学方法,培养彝族学生的创新意识
1.问题教学法。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彝族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例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的途径;各种体育项目的战术、技术、规则:练习方法、场地器材等,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高、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地进行探索、实践,逐步形成勤思好问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彝族学生的创新能力。
2.情境教学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例如:各种体育单项比赛、球类比赛、野外训练等激励学生的情境,帮助彝族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彝族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3.讨论法。讨论法就是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例如篮球教学比赛中,学生利用各种技术和小配合,然后分组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再次练习,再讨论反复几次,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这种团体练习,使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彝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和创新,努力培养彝族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接受各种教育教学,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
(责任编辑贺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