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美术欣赏课

2012-04-29黄汝洪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0期
关键词:欣赏课美术艺术

黄汝洪

实施素质教育,既是贯彻教育方针,又是培养有修养的广大社会公民的要求。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阶段美术欣赏课是增加学生的美术感性认识,扩大美术视野,丰富视觉想象记忆,了解多种美术流派、风格的表现手法,了解美术发展史,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最为有效的教学措施。美术欣赏课有层次高、容量大、系统性强、直观形象等优越性。能向学生展示一个绚丽无比的人类精神宝库。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等发展更高层次“超绘画性目的”之功能。现将自已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梳理出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描述——感受——理解——评价”的四步欣赏法最能打动学生心灵

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他们发展自我的个性,让他们能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用手写、用口说,从而提高美术欣赏的整体综合素质。欣赏课的主体是学生。对于一幅作品,学生是主观的:“我看懂了这幅画”“我看不懂这幅画”或者是“漂亮”“不漂亮”。因而摒弃表象的“看”,我们不仅要通过眼睛看,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是欣赏课的关键。

如在《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一课中,欣赏罗中立作品《父亲》中,先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直观印象。有些同学说“丑”“非常黑”“没门牙“……,有一股嘲弄神态。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不急于分析作品的背景与历史。而是提出作品的名称为什么叫《父亲》。学生就去感受那古铜色的脸,艰苦岁月造成的车辙似的皱纹、柴粑似的双手、缺牙的嘴巴、盛黄汤的碗等等,所体现的艺术气氛。然后分析作品产生的背景,作者本人所处的背景。从而让学生理解到一个朴实、憨厚、勤劳、善良、贫穷的老农形象。在评价过程中,由于学生们性格、爱好、生活环境的差异,所表露的思想不尽相同,教师应多予肯定鼓励。通过这样的欣赏多能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记。

二、欣赏教学中学生是主体

在美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认识感受是不同的。教师做学生的引导、保护,让学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尊重、鼓励他们探寻艺术的魅力。

在《走进意象艺术》中欣赏凡高作品《星月夜》时,学生不知从何角度欣赏,“怎么也不像有星星、月亮的夜晚,只有一种眩目、狂乱的感觉。”我首先肯定学生的感觉,并从学生的感觉引导。为什么乱?那是线条、色彩、构图、造型等语言构建。并欣赏凡高在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帮助他们理解。

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应在欣赏教学中,尽量让更多的学生走出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参与集体的艺术活动。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审美的愉悦。艺术欣赏也是个性培养的环节。欣赏过程中我们在尊重学生发展个性的同时,也应让学生从中学到多一些的美术基础知识,以免让这个过程如水过鸭背,一晃而过。

三、美术欣赏中鼓励发散创新

美术学习中,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勇越雷池”……为了避免统一认识,而令求异和创新欲望易被扼杀,形成思维惰性。教学中,让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联想,增强想象和想象的丰富性。

如《走进具象艺术》课程中,赏析扬凡代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时,由近而远地欣赏到这对新人之间的远处墙壁上有一面圆镜,镜中有画家自己的形象。镜上方拉丁文手写“扬凡代克在此”。有的学生认为这一重要时刻的目击者及证人是该画作者自己。有的学生认为镜中人物还应该有前来祝贺的宾客,至于镜上的文字只是画家签名的一种方式,因而画家并非证人,而是与现代婚礼中摄影师作用一样的人,用镜子反射来扩大画面的空间,是这幅杰作的一大特色。追求庄严、静穆、单纯、和谐的古典意蕴。

欣赏作品时,可对思维的横向发散和拓展,及纵向的延伸和挖掘,启发学生创新。

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欣赏一幅作品时总是先出示作品,介绍画种、作者、内容、艺术手法,学生只听讲解,时间一长学生就觉得索然无味。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印象就不深。因而在教学中应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观点。让不同的感受、观点与思维相互交流,会使课堂充满活力,形成一种共同探讨气氛。

五、欣赏课中的评价应以人为本

欣赏课的评价中不应以复述教材中知识点为评判标准,而应看学生在上了这个课后,有无深刻的感受。以动态评价取代静态评价,注重学生探索过程,而不是表面的学习结果。欣赏课中的评价,不是简单地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是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的多向评价;不仅是阶段性评价,更重要的是发展中的激励性评价。

在欣赏教学中,力求以学生为中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加强课外的发散创新,从而让欣赏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付田田)

猜你喜欢

欣赏课美术艺术
创意美术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纸的艺术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