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美容理论对传统美容养护方法研究的指导意义
2012-04-29陆绮王宝华曲剑华蔡念宁王秀娟
陆绮 王宝华 曲剑华 蔡念宁 王秀娟
中医美容学科创立至今,学科价值备受关注。关注的本质在于其对提高传统美容养护治疗的疗效,实现人体外表容貌美感的应用研究和临床服务需求的意义与作用。本文以探究传统美容方法与技术的疗效为目标,通过中医美容理论在人体美感损伤表象描述,人体美感损伤原因分析,人体美感损伤变化规律与趋势预测等特点分析,表明中医美容理论通过明确人体容貌损伤的鉴别评价内容,前提人体容貌损伤致变因素的防范,控制人体容貌损伤的致变影响范围,提高人体容貌养护技术与方法的针对性等方面,体现中医美容理论研究对传统美容方法与技术研发的指导意义与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中医美容理论特色分析
1.1 人体美感表象与表征描述:《素问·五运行大论》言:“天地阴阳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中医学关于人体外观表象与症候的内容中,对健康皮肤表象和形体体态有清晰具体的描述。中医学一直以人体皮肤形体作为身体机能观察途径和评价内容。如《素问·经脉别论》[2]:“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望诊遵经·望色先知平人》[1]有:“气血见于容貌。”对健康人体肤色肤质,已有相关认识。如《望诊遵经·望色先知平人》[1]有:“平人之色,不浮不沉,不清不浊,不微不甚,不散不抟,光明润泽。”同时指出:肤色“可青,如以缟裹绀。可黄,如以缟裹栝楼实。可红,如以缟裹朱。可白,如以缟裹红。”简而言,肤色可青、赤、黄、白、黑等可有偏重,但都需具备“光明、润泽”的健康征象。中医学对人体形态健康表象也已有相关认识。如《望诊遵经·身形望诊提纲》有:身形“刚强者,形气有余,柔弱者,形气不足,肥者常多血少气,瘦者常多气少血液;”表明人体高矮胖瘦各异,形体骨肉刚柔宜,肥瘦均为佳。源自传统医学长期实践积淀,对人体形体骨肉坚厚和皮肤光明润泽,以及性情勇怯等清晰描述,不仅成为中医美容鉴别评价技术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美容临床诊察人体外观美感状况以及异常变化程度理论依据。
1.2 人体美感损伤原因分析:传统医学理论对自然环境中的季节交替与天气更迭,社会环境中情绪情感异常过度剧烈,生活起居中的饮食不节与劳逸不当等致病因素,或由内而外,或直中外表,损害人体外观容貌的认识,为发现人体容貌美感损伤原因提供具体方式和途径。
1.2.1中医学认为自然环境中的季节交替与天气更迭,与人体相互作用下,机体才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健康正常的生长发育。医和《左传·昭公元年》所说:“天有六气……淫生六疾。”自然环境中正常的季节交替天气更迭过程中,出现的“风、寒、暑、湿、燥、火”被称为“六气”。当人体不能承受自然环境的季节交替与气候变化,“六气”便为“六淫”成为致病因素,使人体产生从功能到疾病的发生过程。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3]指出:“夫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后又指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表明“六淫”损伤人体先自经络而入。
1.2.2 除自然环境外,机体健康正常的生长发育一直伴随着情绪与情感等情志变化。中医学认为社会环境中的公共交往与亲情友情中的人际交往过程,人们难以承受的剧烈波动情绪情感,直接影响人体功能,产生功能异常甚至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发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中就有:“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表明人的情绪与情感本为正常生理现象。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指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行于肢体,为内所因。”表明“七情”损伤人体先郁发脏腑。
1.2.3 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之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劳逸不当等,也可造成人体外观损伤和美感破坏。中医学认为,饮食是人体形神兼备容光焕发的基础。《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口,于胃肠,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不当饮食,是容貌损伤的重要原因。《素问·五脏生成篇》也有:“多食咸,则脉凝涩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劳逸得当,助生容貌,劳逸不当,容貌损伤。《素问·宣明五气篇》有:“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劳逸不当,则气机郁滞,升降失司,少阳之气不得宣发,气失和畅,身呆人乏。虚者清阳不升,神怠抑郁;实者郁浊不降,扰神逆乱。表明饮食劳逸过则伤气,阳伤而形貌损。
1.3 人体美感损伤变化规律与趋势的认识:鉴于中医学病因分析,不仅表明人体容貌损伤原因,并由此阐明人体容貌损伤途径,揭示人体容貌异常改变的规律与趋势。人体皮肤“光明润泽”,本于“光明者,神气之著,润泽者,精血之充”(《望诊遵经·望色先知平人》)。“神气”与“光明”又因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血,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邪客》[6])”。“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肌肤,肥腠理,司开合”,“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人体形体刚柔肥瘦,本于“气血有余或不足”。中医学认为人体形态“刚柔肥瘦”虽表现于体表骨肉皮肤,但根于人体脏腑功能。肾主骨,骨之强弱系于肾;脾主肌肉,肉之坚脆系于脾;肺主皮,皮之疏密系于肺。脾、肺、肾分别位于人体上中下三焦,不仅从骨肉皮肤可测三焦变化,而且三焦联系脏腑各部分功能,协同蒸发气化,升降排泄水液的主要通道。由于三焦关系密切复杂,一腑失职或病变,都会影响饮食物传化的正常,使人体容貌与机体脏腑功能发生异常,乃至疾病发生。
2中医美容理论对传统美容养护方法技术研究的指导意义
2.1 明确人体容貌损伤的鉴别评价内容:传统医学将人体皮肤形体的“光明润泽”、“形体刚柔宜肥瘦”等均作为评价病变轻重,体质强弱的重要表象与表征。为以人体容貌作为研究领域和应用范畴的中医美容学科提供了清晰的鉴别内容和具体的服务对象,形成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临床应用项目。
2.2 前提人体容貌损伤致变因素的防范:中医学对人体容貌异常改变原因分析,提示专精神,顺天气,安五脏,对防范避免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数犯(天气),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之,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专)精神,服(从也)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雍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同时提示对传统美容养护方法为有效防范和避免人体容貌损伤积累丰富理论依据和实践积淀。如《素问·经脉别论篇》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奇病论》:“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表明中医美容理论不仅为预防人体容貌损伤提示途径,也为防范人体容貌异常改变的提示方法。
2.3 控制人体容貌损伤的致变影响范围:传统医学认为肌肤濡润与形体骨肉坚厚,或始于营卫,或根于中焦脾胃。如“营气于中焦脾胃泌别精微与糟粕,蒸津液以化成精微,上输肺脉,化而为之。”濡养全身肌肤,“内注五脏六腑”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卫气由上焦呼吸之清气和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中慓疾滑利之气形成。脏腑化生气血,以经络为通路循行,经络通利,气行有度气血畅利,营卫(阴精阳气)和谐,皮肤气血充足,形体强健,肌表卫护,机体功能状态正常。中医学五行理论,为脏腑协调统一,调整养护提供重要理论支持。维护人体形体刚柔肥瘦适宜,“皮肤色泽相和,荣华于外,是五脏精气旺盛,气血充盈等功能状态的复杂反映和综合外象。保持与养护人体外观容貌,可从五脏功能有余不足的调整入手”[4]。
2.4 提高人体容貌养护技术与方法的针对性:中医学所示人体皮肤“光明润泽”,形体“刚柔肥瘦”与人体脏腑功能有密切关系,对脾胃与脏腑功能关系的认识,可形成传统美容方法技术研究与应用服务中可操性理论依据。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意为垂),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备(意为败)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意为曲身)附 (意为不能自步,需附物而行),筋将备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备矣。” 胃容水谷,清浊混居,惟得胆气升发。清阳升,津液疏于脾,浊阴即降。《知医必辨》中说:“人之五脏,惟肝易动难静。其他脏有病,不过自病,……惟肝一病,即延及他脏。”善治者,“当调肝以治百病,多畅达肝用,柔润肝体,和肝达郁,息风散热,滋阴养血为治,有事半功倍之效。”[5]
3结论
综上,中医美容理论研究以及长期临床美容服务实践表明,中医美容对人体皮肤“光明润泽”形体“刚柔肥瘦”的描述,可成为对人体容貌美感观察、养护方法选择和疗效评价等重要元素;中医美容理论基于中医学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实践积淀,对人体容貌损伤原因分析和变化趋势预测,为提前防范人体容貌损伤因素,提高人体容貌养护技术与方法的针对性,预测人体容貌养护技术与方法效果,以及为人体容貌养护适宜技术研究选择方向和建立思路等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面对中医学理论的博大精深,在浩瀚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如何进一步将有关人体外观美感变动和机体功能改变的内在关系更具体化,是人体美容和抗衰老临床技术研究,人体美感维护、改善、调理和干预等应用过程的研究中发挥指导作用和提高应用价值的前提。如中医学理论中个体体质所产生机体异常改变过程的差异性,表明人体容貌外观美感养护与治疗需求的个性化特征;导致人体功能变化的因素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潜在性影响,表明人体容貌外观美感养护与治疗需求的复杂多样性特点等,显现中医美容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1]清·汪宏,李海波 (注释:解说词).望诊遵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5.
[2]唐·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
[3]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4]陆绮.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皮肤美容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8,18(10):1510-1511.
[5]李冠仙著,王新华点注.知医必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3.
[6]田代华,刘更生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0,96.
[收稿日期]2012-08-20 [修回日期]2012-10-12
编辑/李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