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的自我改革?
2012-04-29彭娟
彭娟
随着对中国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与日俱增,人们的注意力日益集中到了银行身上。随处可见的不良投资显而易见地表明,中央政府必须改革金融系统配置资本的方式。而不那么明显的迹象表明,金融系统已经在进行自我改革。
首先是银行的流动性。现在中国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大不如从前。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正在上升,表明存在流动性压力。
多年来,世界各地的许多银行都遭遇了流动性问题。不过,今天中国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导致流动性压力的原因:银行的存款客户越来越多地要求享受市场利率,否则就会寻求从其他地方获得更高的回报。
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个银行系统:由市场决定储蓄的回报率,从而使储户心甘情愿地把宝贵的资金交给互相竞争的银行。这还不是一个运转完善的市场,尤其是因为银行仍然必须让这样的存款利率竞争躲开监管部门的法眼,它们设法不让与理财产品相关的负债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不过从这一角度而言,至少最近的流动性压力是一种积极的现象。
然而,尽管市场力量最终开始表现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项目栏中,但金融机构的资产项目栏(即贷方)却仍然受到严格的制约。中央政府在提高贷款利率方面一直动作迟缓。在黑市和灰色市场的放贷者按照市场利率向私营企业放贷并收获较高回报的时候,银行只能在旁边看着。
最终,正是这种储蓄的准市场利率与贷款的非市场利率之间的失调导致了流动性压力。问题是北京打算怎样处理这种情况。最明智的做法是抓住市场已在进行的多种多样的储蓄“改革”并据为己有。
因此,有评论认为,政府应该意识到,这种有限度的银行自我改革的出现并非偶然。这是对中国经济及其金融系统正在逐渐发展这一事实的反应,不管决策者是否愿意。对于央行来说,顺势而为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事实上,这些年来,中国的银行改革从未停止脚步,尤其是从2001年入世以来。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余额从2002年末的近3万亿元降至2011年6月末的7000多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1.68%:拨备覆盖率从2002年末的不到7%显著提高到2011年6月末的165%: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由2003年末的负数提高至目前的12%以上。
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表示,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稳妥地化解长期累积的历史包袱,并有效防范了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
一方面,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工农中建四大行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为51%,比十年前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从人世前的11%提高到23%。
“这些数字的变化,说明商业银行近几年已经开始摆脱依赖利差赚取利润的模式,尽管目前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仍较高,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还不少,但这个趋势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中国银行业近几年加快创新的步伐,对自身经营转型和盈利持续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某国有大行高层近日表示。
另一方面,银行业的机制改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四大国有银行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造,中小银行也完成了历史风险化解、控制工作,开始向差异化竞争的格局转变。同时银行的经营战略、理念和激励机制等也逐步科学合理。同时。在严格监管的保障下,我国银行业较好地应对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
“人世后银行业发展模式也开始发生可喜的变化,近年来在科学监管的引领下,银行业主要依靠利差的盈利模式己悄然转变,发展成为能够开办理财、投行、托管、代理、财务顾问等各种金融业务,尤其是较早实现多元化转型的几家大银行,其业务范围已扩展到了基金、保险等领域,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增强。”他表示。
国际评级机构也对此作出了呼应。2011年12月7日,标普宣布将交通银行的长期信用评级由BBB+提升至A-,评级展望保持“稳定”。同时,标普还将招商银行的长期信用评级由BBB上调为BBB+,短期信用评级维持A-2不变。此前,标普已将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评级上调一档,从A-到A。
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全球各大银行评级频遭下调的背景下,标普宣布调升多家中国主要银行的信用评级,显示出对中国银行业经营状况真实、客观和正面的评价。“在全球金融动荡的大环境下,部分银行评级调升,既是对我国银行业评级偏低的历史问题的修正,也是对我国银行业近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如是说。
连平说,深化公司治理改革的进程,从根本上提高了银行业的管理能力。为推动银行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有效化解潜在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安全,我国稳步推进了国有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工作。通过积极稳妥引进外资并开展全面合作,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管理理念、风险控制、业务发展和创新能力等都得到明显提升,在实现与国际银行业体系更深程度融合的同时,也为各项业务快速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