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2-04-29汤华
汤华
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关注教学环境的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新课程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因此,新课程给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学是有知识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 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 数学课堂教学应始终在数学交流中完成,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回答或板演证明过程的不完整、有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而要用激励的语言加以指正、补充,让失败孕育成功;对学生思维受阻不能置之不理,而要给予启发和诱导;对学生的“创造性”答案,切忌冷漠对待,而要让学生说明理由,也许学生的回答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时教师要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给予热情的赞赏和鼓励.
面对新课程,数学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作为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要善于把数学教学过程变成探求真理、带有感情色彩的数学交流过程. 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学到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会把教师当成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教师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实施有效分层教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分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旨在协调班级内学生学习程度的分化,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每名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从模糊走向清醒;二是打破了“优生差生一锅煮、优生差生无法在课堂兼顾”的教学困境,每个层次都可以根据本层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课堂教学标准,这样,每名学生都能受到与其相适应的教育,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听得懂、吃得饱,为每名同学都创造了进步的机会;三是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可以把不同类型的老师安排到适应其教学特点的层次,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特长;四是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中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提高了教师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创设开放问题情境
开放探索性问题,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创新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其真正地学会“数学的思维”.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 我感到按教材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学时就把它改为:首先从一个实际问题引例:“一个新建的三角形多功能小区,计划在它的三个顶点处种上了半径为10米的扇形绿化地. 已知每平方米绿化地的成本是80元,按计划需总成本多少元?” 然后,围绕该实际问题进行变式:如果是一个四边形的多功能小区,在它的四个顶点处种上了半径为10米的扇形绿化地,又如何计算呢?如果是五边形、六边形……又如何计算呢?结果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想出的办法各种各样,收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因此,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得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现代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进行研究,如市场销售问题、办厂盈亏测算、股票风险投资、贷款利息计算、道路交通状况、环境资源调查、有奖销售讨论、体育比赛研究等. 这些素材可从报刊杂志、计算机网络中查找. 如学习了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计算有关经济问题. 例如,有一批电脑,原销售价格为每台8000元,在甲、乙两家家电商场均有销售. 甲商场的促销方法是:买一台的单价为7800元,买两台的单价为7600元,依此类推,每多买一台单价再减少200元,但每台单价不能低于4400元;乙商场一律都按原价打七五折销售. 某校需购买一批此型号的电脑,请同学们帮学校算算,去哪家商场购买可节约开支?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探索问题的氛围;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得出“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这一性质时,利用几何画板,给学生演示出当三角形两个边相等时,两个边所对的角的度数也相等,变换一下顶点位置,当三角形两个边不相等时,两边所对的角的度数也不相等,反复变换、观察,学生非常形象直观地看到这一变化过程,使抽象的结论,通过验证得到了有力地证明. 学生很容易记住了这一性质. 这个过程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唤醒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注意, 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以上笔者仅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的问题,但是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尽可能多地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