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2012-04-29石淑媛
石淑媛
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相比,知识量相对较大,知识综合性增强,对观察、阅读、记忆、思维、想象、操作、表达等能力要求加大. 有些孩子读小学时数学成绩突出,到初中后成绩下降或者感觉学数学吃力. 因此,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促使小学数学知识向中学数学知识过渡,是摆在我们中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数学是在算术中研究问题的,而中学数学一开始就是有理数,因此,从算术过渡到有理数是一大转折. 学生在小学里只学过算术,这些数都是从客观现实中得出来的,进入初中后,引进了新的数——负数,把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数的运算也相应地由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扩充到乘方、开方运算,实现了由局部到全局的飞跃. 这次过渡,负数的引入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讲清有理数的特点.
初中数学引进了代数式的概念,进而研究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式,也就是从特殊的数到一般的抽象的含字母的代数式的过渡,实现了由具体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这是数学思维上的一次飞跃,因此,在教学时,要逐步引导学生过好这一关.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法与小学比较有所要转变. 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面临“算术”到“代数”的过渡. 这种过渡,也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明显体现出来.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设计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到“代数解法”过渡的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个转变,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中,在知识衔接时,注意确定适合于教与学两方面的坡度,使教与学的步伐缩小一点,进行小跨步转化. 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更多地利用小学的旧知识,形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这是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采用比较的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是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衔接问题的又一途径.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学生进入中学不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初中教学方法的呈现方式不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接触的都是较为直观、简单的基础知识,同时教师讲得详细,再通过反复练习,他们一般都可以取得好成绩.而中学数学内涵丰富,知识的抽象性、严密性、深刻性、逻辑性和完整性比较强,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像小学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适当增加课堂练习的次数,严格统一书写格式,对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有效方法,或放慢进度,或分散难点,或化难为易,或铺路搭桥,因势利导,在教学中要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教法进行有效地衔接与改进.
小学数学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常常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实验操作、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随处可见.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仍保留着小学生那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初中的数学教学则更需要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基础,更注重抽象的数学模型的建立,需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教学节奏也相对较快.根据这些要求的不同,突然面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抽象性与快节奏,势必使学生有诸多的不适应.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能一下子讲得过多、过快、过于抽象、过于概括,而仍要尽量地采用一些实物教具,让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逐步向图形的直观、语言的直观和文字的直观过渡,最后向抽象思维过渡. 在教法上应注意研究小学的数学教学方法,吸取其中优点,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三、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学法方面,小学生只要记住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在考试时就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需要独立思考和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满足于你讲我听、模仿老师,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到了中学,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善于归纳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初一新生往往沿用小学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老师应花时间在学法方面对学生进行重要指导,并花大力气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观察法、比较法、类比法、归纳法、数形结合法等.在数学教学中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并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及时总结等内容. 小学重在良好习惯的初步养成教育,初中则要求将学习习惯内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形成个性化趋势. 七年级起始阶段应继续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预习、复习和小结,适当选读课外读物,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四、师生交往的衔接
小学教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往,像慈母般关心学生,与学生同活动,同学习,寓教于活动实践之中,寓教于娱乐之中;中学教师则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掌握规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去感化学生,温暖学生的心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关爱学生的生活. 通过师生间的真情交流,既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与理解,又给教师以力量和智慧,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将注意力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古人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不仅是知识上的衔接,更是教法、学法上的衔接. 如何引导学生熟悉教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顺利由小学数学过渡到中学数学,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应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