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着更美丽的远方

2012-04-29倪潜梅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20期
关键词:王老师教研习作

引领:向着明亮那方……

我1994年毕业于南通师范,来到海门市实验小学,2004年,我成为教导主任,2006年成为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那一阵,我特别地不安:引领整个团队的老师寻找发展的方向,引领他们做有思想的人,有学问的人,有能力的人……我,能行吗?

我很快把这种担忧化作了丰厚自己的动力。我认真地学习,把读书当成是最好的享受,从古典文学到现代小说,从人物评传到哲学小品,从教育教学专著到名师课堂实录,我读得兴致盎然。每拿到一篇新课文,我反复阅读、认真体味;查找资料、精心设计;认真研究,期望发现语文学习的种种秘密……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成长的喜悦,我在江苏省“杏坛杯”青年教师优课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主持的课题《儿童阅读形象构建和发展的思考与实践》成为南通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儿童的说话写话研究》成为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立项课题,多篇论文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小学青年教师》《教育研究与评论》等杂志。

然而,我知道,作为一个引领者,仅有自身的发展是不够的,我要和我的同伴们一起走上研究之路,共同寻找发展的路径。我们进行了一次次讨论,组织了一次次学习,逐渐明确了学校语文学科建设的三条主线:

一、追求“润泽”的阅读教学

《荀子·劝学》中说“玉在山而草木润”。用“润泽”来形容课堂,是指课堂高度和谐,课堂中的每个人互相信赖、无拘无束、心灵滋润、生命自由成长。润泽课堂的三个关键词是情趣、智慧、诗意。教师带着美好的感情上课,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沉浸在欢乐的学习气氛中,主动地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课堂不只是教和学,师生共同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感受心灵的自由和舒展,智慧的启迪和闪烁。课堂还弥漫着与教学内容相通的文化气息和审美情趣,师生在对话中感受精神的唤醒、视界的融合与内心的敞亮。为了推进“润泽课堂”的研究,我们构建了“能仁教师读书会”“青研展台”“同课异构”“能仁赛课”“天天教研”“艺林漫步”等平台,作为课堂研究的载体。

二、基于“儿童”的习作课程

我们认为:基于儿童,是基于儿童自己眼中的世界、心灵中的世界,而不是成人看到的儿童的生活。习作课程只有基于儿童,才能使儿童做到“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心”,从而让儿童乐于说话、乐于写话,在习作的过程中,对自然、自我和社会的认识更为清晰和丰富,获得精神的成长。我们以《基于儿童的说话写话(习作)》为课题,进行有目的的研究和实践,大力开发和实施真正基于儿童的习作课程。

三、点亮“心灯”的课外阅读

我们期望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孩子,为孩子营造舒适的读书环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体验情感、获得精神,为孩子一生信心、力量、勇气、灵感提供永不枯竭的源泉。我们大力倡导晨诵、午读、暮省,并开发了《四季牧歌》等校本阅读教材,每学期举行丰富多彩的“‘悦读节”活动,语文团队利用《太阳花》报、《实小风铃》短片、红领巾广播、红领巾电视等平台进行宣传、推荐,大力推广阅读,激发孩子爱阅读、乐阅读。

这三条主线的提出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有的老师,原来在教学中只关注阅读理解,而不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现在,他们关注到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教学的视野变得更为广阔;有的老师,原来只关注课内的教学,不太关注课外的阅读,现在他们带领着孩子们一起遨游书海,体验着更多的乐趣;有的老师,原来总为课堂不吸引学生发愁,在共同的讨论与学习中,他们有了前进的方向,仿佛看到了师生共同度过快乐时光的希望……让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语文中过诗意的生活,大家心里逐渐敞亮起来。

激励:让我们携手同行

8月20日,宣布完本学期的课务回到办公室,发现王老师在等我。“倪校长,为什么是我?”原来,王老师接的是五年级的一个班级,这个班级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都并不是最好,她心里有点想法。

我告诉王老师:想到她,首先是因为信任。她对学生有真诚的爱意,管理班级井井有条,她的语文教学扎实严谨。我们相信,她能让学生喜爱她,也有能力让学生学得更好。接着,我告诉她,教育的价值不因对象的异同而分出高低,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孩子,都需要付出我们的一片爱心,教育不同的学生,体验不同的感受,收获不同的感情。最后,我对王老师说,很高兴她来和我说心里话,我愿意关注她,关注她的班级,与她一起期待这些孩子的改变。

听了我的话,王老师若有所悟。可是她犹豫地说,害怕自己能力不够,不能让班级有所进步,那就让家长和孩子们失望了。我告诉她,相信自己,付出一份努力,就会有一份收获。

开学两个星期后,我到王老师班里去听课。上完课后,王老师向我抱怨,“你看,好多学生连老师提的问题都不知道是什么,作业收不齐,回答问题结结巴巴的”……我笑着问她:“虽然有些孩子有时会不懂你提的问题,但你是不是发现更多的孩子已经知道你提出的要求了呢?虽然作业还收不齐,但交来的本子是不是比以前多了呢?虽然孩子说话结结巴巴,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结结巴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而且举手发言的人比以前多了呢……”王老师愣住了,不由得点了点头。我继续说:“我知道,这两个星期你做了很多的努力。开了家长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孩子喜欢语文课,制定了一系列学习竞争机制。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你要给自己信心!”见我这样肯定她,王老师一下子高兴了许多。就这样,我经常去王老师的班上,告诉王老师,她们班上的孩子又有了哪些改变,取得了哪些进步,激励她有针对地进行教学。王老师的班级一天一天好了起来,期末考试的时候,王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赶上了平行班级。看着王老师脸上的笑容,我比自己班上的孩子考了好成绩还要高兴。

是的,作为一个学科的领衔人,不但应该给教师指明方向,更应该激励每一个教师,使他们能产生内在的动力,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我真诚地发现团队里每一个人的优点,告诉他们我的欣赏,也真心地向他们学习。我欣赏杨艳贴近儿童的教学语言,诗意的语文课堂情境;欣赏张海燕对教材独特的解读,幽默的教学风格;欣赏陈惠惠的细致踏实,对学生要求严格,说到做到;欣赏陆英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带着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欣赏许玉芳的细腻柔和,对学生的文学熏陶坚持不懈……

我把我的欣赏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张海燕老师上《爱之链》,教给孩子阅读小说的方法,我欣喜极了,请她给全校老师讲自己的思考;徐娟老师在“能仁赛课”中表现出色,我让她在海门市“习作专题研讨会”上展示课;老师们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有了自己的研究,学校申请想方设法承办“南通市小语读书会活动”,十一位老师执教课外阅读指导课,向全市展示自己的研究……这样的行动为更多的老师搭建了平台,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在语文教学研究的路上执着前行。

协调:掌握光与影的变幻……

“抽签开放”是我校校本教研机制之一。每天早晨,利用教师集中做操时间,抽签决定每日开放的教师名单,然后管理者和空课教师前往听课、评课。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得到了领导的赞扬。可是,有一天一个老师告诉我:“最不喜欢‘抽签开放了,每天早晨做完操,心里便忐忑不安,生怕自己被抽中,压力太大!”我很惊讶:“我们来听课,你不欢迎吗?”他尴尬地说:“你听课是来监督我,多不自在,感觉自由都没有了。如果我想得到您的指导,主动邀请您来听课,那就不一样了!”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思:“看来教研机制也要充分地尊重教师,才能得到认可。”经过思考,新的学期,我们减少了“抽签开放”的次数,提倡“挂牌中奖”。就是由老师自己主动挂牌开放课堂,邀请大家来听课。老师非常欢迎这种方式,他们觉得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如今,每天早晨老师们都争着挂牌开放;课余时间,每个办公室都在围绕明天的课展开认真而热烈的讨论。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协调。那么学科团队的管理就是对学科团队中人力、物力、时间、信息等教育资源进行组合、协调,使每一个人能发挥最大的优势,每一件事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为了做一个优秀的协调者,我不断地努力着。除了把“抽签开放”调整为“挂牌开放”,这几年来,我们把“每周一课”变为“每周二课”,把“定期教研”变为“天天教研”,把“统一竞技”变为“分层亮艺”,既进行“随机听课”,也进行“跟踪听课”……教师们的学科素养、教学能力就在这日臻完善的教研机制中得到了不断提升。

我力争找准每一个老师的特点,给他们最适合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我们每一个学期都要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在比赛中发现各位青年老师的长处:基本功出色,各方面表现平均的老师推荐他去参加县市级的基本功比赛;课堂钻研能力强,表现力好的,推荐他去参加各类优课评比;制作课件有特长的,让他去参加“信息技术能手”比赛……除了让每个老师有不同的展示机会,我们也针对不同的教师,给他们不同的任务和岗位,让他们找准自我。青年教师给平台,给压力,让他们早日入门;有了几年的工作经历,上课、研课、命题、辅导能力都比较全面的,就应该让他担任教研组长;有的老师,文字功底比较好,就让他负责编辑校《太阳花》报;有的老师点子多,就让他策划校园读书活动……让每一个老师找准自己的位置,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收获:为了更美丽的远方……

因为付出,我们收获着成功。近年来,学校有十多名老师在省、市优课评比中获奖。杨艳在江苏省“杏坛杯”优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在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张利群、张海燕获江苏省优课评比二等奖;陆英、沈晓晓获南通市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一等奖;蔡利勤、秦劼等先后获海门市优课评比一等奖;还有十多名教师在海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我们的学生快乐地学习,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校园剧《我想做个好孩子》在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并登上央视舞台。近三年,学生发表习作六百多篇。

因为付出,我们收获着自信。我们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美丽的。但是,一次次付出后的成功,让我们变得沉着而坚定。我们相信,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就是我们最大的能力,这能力足以让我们克服一切的困难。教师的生活是平凡的,是琐屑的。但我们平凡而不平庸,琐屑而不疲惫。因为我们相信研究会把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琐屑与平庸中解脱出来,赋予我们的生命遐思、冥想和憧憬而秉有灵动、舒展和充盈。

因为付出,我们收获着友情。生命,因情感而来。所经过的事终究会过去,但这些经历中蕴藏的爱意,因我细腻的心灵体验而葳蕤,赋予我生命的意义。我与我的团队,因为共同的目标,一起感受着孩子们的呼吸。友谊,纯洁而恒久。携手穿过那片麦地,追寻我们的梦,是我们人生最美的风景。

那么,就让我们继续携手,向着更美丽的远方前行……

(倪潜梅,海门市实验小学,226100)

猜你喜欢

王老师教研习作
奇妙的旅行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有趣的动物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习作展示
我们班有多少人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