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人进步的“每周报告会”
2012-04-29王元丰
王元丰
这项活动的成果已不断显现:
自2007年以来,我们课题组已发表SCI文章20篇,EI文章30篇,并有另外20余篇文章已投给SCI检索期刊。
自1996年开始指导研究生到现在,我已指导了15名博士生,近70名硕士生。而在这十几年科研历程中,我觉得最有效的培养研究生的方法,是在我们的课题组内逐渐建立起的“每周报告会”制度。
“每周报告会”是自2002年以来,在我带领的课题组内不断摸索并逐渐建立起的一种培养研究生和推动科研的制度。这十年来,我们基本每周都会安排1到2名研究生或者邀校内外知名学者做一次正式的学术报告,并且逐渐形成了学生报告、导师质询、讨论交流三个固定环节。在研究生的报告中,报告者会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详细的阐述。在此过程中,我和其他几位课题组老师会对报告中的基本概念或发现的有价值的学术思想进行询问,一方面考察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一过程不断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报告结束之后,课题组的所有成员还会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针对报告内容展开讨论,在碰撞交流中擦出思维火花,在学科的交叉中发现问题。这项活动的成果已不断显现:自2007年以来,我们课题组已发表SCI文章20篇,EI文章30篇,并有另外20余篇文章已投给SCI检索期刊。而在“每周报告会”上,也发生了很多的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在工作中坚守的原则与方法。
学会读文献
张丁丁同学是课题组08级工程管理专业的硕士生,从09年上半年开始着手建筑可持续评价方面的课题研究。经过半年的努力,于2009年9月份迎来了他的第一次报告,却在这次报告中意外地发生了不愉快。因为还没有正式开题,所以对于学生的第一次报告,我要求他们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确定现在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与问题所在。而在此之后,研究生大概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整理前期的工作、确定报告主线、构建报告逻辑结构、准备一个内容简练而丰富的PPT。
但在丁丁的这次报告中,我并没有看到这些,报告伊始便是如庸师授课般满页文字的PPT,听到的也是对PPT的朗读。于是我便试探性地针对报告中涉及到的简单概念进行了质询:“什么是可持续建筑?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有什么不同?”“可持续建筑是……”他回答得很不好。“我不希望听到这样的报告,这是在浪费我和各位同学的时间,请丁丁同志再好好准备一下,争取下次能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报告。”我毫不客气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此时的丁丁面色通红、一脸尴尬,默默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他心里肯定不好受,但对于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尊重课题组文化的这种行为,我不能容忍。
第二天我把丁丁以及相关课题的人员召集在一起,先告诉他怎样查找文献。我知道研究生最初接触科研最大的通病便是不会找文献,亦或掌握了大量的文献却不知道如何从中分辨出重要文献来进行仔细的研读。从我做科研二十多年来的经验来看,接触一个新课题,了解国际前沿研究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查阅最新的研究综述性文章。这些综述文章通常都是在这一领域有很深造诣的著名学者写就,阅读这样的文章能够让人很快掌握这个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并能够如同站在巨人肩膀上一般发现该方向研究现存的问题。
我带着丁丁一起查找了50多篇相关的研究文献,并通过快速浏览文章的摘要,选出其中的十几篇重要文献,要求他接下来仔细阅读,争取准备一次成功的报告。这样的准备与前一次效果大不相同,几个月后我听到了一场成功的报告。这次报告后,他的状态大为不同。在接下来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丁丁完成了建筑结构全寿命可持续评价体系的建立,开发出一套建筑可持续评价软件,发表了一篇国际会议文章,并且凭借这种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顺利找到了一份地产公司的工作,现在已升任总经理助理。
思维大碰撞
在科研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可贵的。特别是对于博士生的研究,要求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因此如何从土木工程传统科研课题中去发现新问题变成了一个难点。但在我们课题组,这方面有不少便利条件。原因就在于我们课题组研究方向的多样性,如:材料本构关系以及材料和结构阻尼、耐久性、徐变、可靠度、建筑可持续发展等。而各个研究方向之间研究内容的交叉便成了滋养学术思想的温床,拓宽了大家的视野。每次报告会的最后,大家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根据报告人的报告开展热烈的讨论,经常会在讨论中发现过去没有想到的问题,提出让人惊奇的学术思路,大大促进课题组研究的进展。我们课题组还会定期邀请国内外学者做报告,这也为思维的碰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2010年初我邀请了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李克平教授来我课题组作报告。在报告中李克平教授介绍了交通控制与模拟的方法,并提到了一种新的分析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这一概念激起了我的一名博士生曹健的兴趣,在讨论环节他简要的向李教授介绍了他的研究方向——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劣化模型分析,并和李教授详细讨论了混凝土材料中硫酸根离子的扩散与道路交通中汽车单元的行进之间的异同。2010年9月,经过半年时间的研究,曹健成功地将元胞自动机理论引入到硫酸根离子侵蚀混凝土结构模型中去,并在美国的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发表了一篇SCI检索文章。
表达很重要
这种定期的报告会制度在促进我们课题组科研不断进步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另外一种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我认为沟通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迫切需要的。
对于报告,我要求同学们不但要在内容上精心准备,也要在语言上特别下功夫。我以国外政要演讲的例子,告诉学生们没有天生的演讲家,想要达到良好的演讲效果离不开精心的准备。现在大多数课题组研究生,在报告前都会叫上课题组同学进行演练,有的甚至演练多遍,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报告方式。所以我的学生为了准备一场精彩的报告,不光会在报告内容上做努力,在PPT制作上,在演讲风格上,在语言的组织上也同样下足了功夫。
在报告中,我也经常对他们提出一些要求:要注意从听众的角度去思考;要能用简单的语言去描述问题;要能够脱离PPT的束缚。这些都是一个好的演讲者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解会兵是2009级的博士生,主要做结构可靠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他的第一次报告中,他对结构可靠度分析常用的蒙特卡洛抽样方法进行了介绍,但只是对教科书的文字复述。我打断了他的报告,“我做一个现场调查,有多少人听懂了什么是蒙特卡洛抽样方法?”接下来我询问了几个同学对于蒙特卡洛法的理解,如我所料,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答复。“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你的报告没有从听众的角度进行思考,对于这样一个概念的理解是需要比较丰富的概率论知识作为基础的,而这一点并不是所有听众具有的,因此在报告中要采用更易懂的语言来对这个概念进行阐述。”之后我用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了这一概念,同学们都听懂了!
我做过粗略的统计:博士生在学习期间平均要做10次以上的报告,硕士生要做报告3~5次。这样的锻炼,相比那些在校期间除了毕业答辩可能一次报告都没做过的研究生,我们课题组学生的表达能力一定会是与众不同的。
光阴如箭,作为一名导师,我很高兴我们课题组形成并长期坚持这样一种很好的促进学生自身能力提升、促进科研进步的方法。我相信在我们课题组学习工作过的研究生,对每周的报告会一定会受益良多。
责任编辑:曹晓晨
“我做一个现场调查,有多少人听懂了什么是蒙特卡洛抽样方法?”我询问了几个同学对于蒙特卡洛法的理解,如我所料,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答复。之后我用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了这一概念,同学们都听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