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12-04-29杨成
杨成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对我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下面主要谈三个问题。
一、内蒙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情况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统筹协调、促进科学发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一)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7-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从6423亿元增加到14360亿元,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总收入从835.5亿元增加到2264.1亿元,年均增长28.3%。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农作物总播面积连续五年保持在亿亩以上,粮食产量从362.2亿斤增加到477.5亿斤。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煤炭产量从3.5亿吨增加到9.8亿吨,年均增长28.7%,煤炭国内市场占有率由13.9%提高到28%;发电量由1932亿千瓦小时增加到2970.5亿千瓦小时,2011年全区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456万千瓦,占全国的32%,外送电量1276亿千瓦小时,稳居全国首位。国家实施的五大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已形成产能1300万吨甲醇当量。
(二)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50.1%提高到55.5%,城乡结构进一步改善。着力推动自治区西部地区产业布局调整,制定了《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集中推动沿黄沿线22个重点工业园区、集中区集聚发展。大力支持东部盟市融入东北等周边地区发展,2011年东部五盟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9%,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盟市间加强协作,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三)坚持富民优先,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大投入,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全区各族人民普遍受益。积极扩大就业,年均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转移农牧民就业242万人。不断促进居民增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378元增加到20408元,年均实际增长9.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3953元增加到6642元,年均实际增长10%。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全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到459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1240万人,比2007年增加113万人。城乡生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达到人均每月1625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人均每月313元,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人均每年1879元。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自2007年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101.7万套。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从1998年开始,国家相继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重点防护林建设等一批生态重点工程,到2011年底国家在我区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500多亿元,治理总规模约4.5亿亩,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的17.6%提高到20%,生态整体恶化趋势趋缓、局部地区明显改善。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31吨标准煤下降到1.87吨标准煤。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效率,煤矿单井生产规模由67万吨提高到140万吨,矿井资源回收率提高到60%以上,机械化生产水平提升到90%以上。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规范矿业开发秩序,为有效节约矿产资源奠定了基础。
(五)坚持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贯彻落实国家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口岸建设,深化与俄蒙的经贸往来,外贸进出口总额由77.4亿美元增加到119.4亿美元,进出境货运量达到6172.8万吨。扩大煤炭等资源性产品进口规模,2011年进口煤炭2040万吨,约为2007年的10倍。广泛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内其他省市的经济合作,提高招商引资水平,2007-2011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累计达到159.2亿美元,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11877.3亿元。充分发挥我区横跨三北、毗邻八省的优势,不断深化区域合作,与北京、河北等10多个省市的合作迈出重要步伐。加快实施 “走出去”战略,境外投资和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
二、制约科学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在看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的经济实力不强,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
内蒙古经济是在低起点上的高增长,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单一、链条不长,多数产业处在成长阶段,产品初级化低端化特征明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能源、冶金、化工三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左右,特别是“一煤独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011年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4以上,利润比重超过40%。新兴产业发育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内蒙古的资源、区位和政策等发展的综合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区域、城乡发展还不平衡
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呼包鄂三市人口和国土面积分别占全区1/3和1/10左右,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均占全区一半以上;蒙东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发展差距仍在扩大,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7 :1,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务繁重。
(三)基础设施条件还不适应发展需要
高等级出区公路、快速铁路专线、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滞后,货物外运、电力输出能力严重不足。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保障能力不强。农村牧区公路通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四)民生和社会建设仍然是薄弱环节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
(五)生态保护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生态恶化趋势虽然趋缓,但生态状况仍十分脆弱,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占36.7%。部分产业能耗水耗和污染排放较高,环境保护压力增大。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科学发展的步伐,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三、推进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的决策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扎扎实实地推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重点是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继续推进资源型产业发展。主要是发挥煤炭资源富集和邻近市场优势,建设一批大型煤电一体化坑口、路口电站群,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基地。二是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逐步使型产业对全区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三是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
(二)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战略,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水土保持、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重点工程,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长效机制,“十二五”时期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争取国家启动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工程和沙漠沙地治理工程。二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其中化学需氧量累计下降6.7%,二氧化硫累计下降3.8%,氨氮累计下降9.7%,氮氧化物累计下降5.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10%。
(三)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快速客运通道、煤运通道、出区通道和口岸通道,以及通勤机场和支线机场。规划“十二五”时期公路总里程达到17万公里,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支线以上机场达到16个。二是加快能源输送通道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通往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的电网、煤化工产品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电力外送能力提高到3800万千瓦以上。三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水利枢纽和骨干工程,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实施“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均达到5000万亩。
(四)努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建设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二是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着力推动东部盟市与东北三省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对接,加快融入东北经济区。三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四是重点推进京蒙对口帮扶赤峰、乌兰察布市和鄂尔多斯支援兴安盟工作,加大对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殊困难地区的扶持力度。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规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二是努力扩大就业规模,规划每年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三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0万人以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3年。
(六)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是深化区域合作,重点加强与东北三省、京津冀晋、江浙沪等省的合作,推动与各省区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快在曹妃甸建设内蒙古临港产业园区和在乐亭建设内蒙古化工产业园区步伐。二是深化国际合作,提高沿边开放水平,重点加快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抓好与俄罗斯、蒙古国在资源开发领域的合作,扩大煤炭等资源性产品进口规模,增加战略性资源储备。
(作者系内蒙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