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探究

2012-04-29张璋

老区建设 2012年20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模式毕业生

张璋

[提 要]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在社会、院校、学生三个方面面临不同的境遇。在构建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上,要建立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完善就业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倡导创业教育,以达到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开辟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天地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

[作者简介]张 璋(1978—),男,江西中医学院讲师。(江西南昌 330004)

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JXJG-08-9-8)成果之一。

中医药高等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医药高校毕业生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高等教育的改革给中医药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发展,但在其快速发展背后,由于受改革滞后、政策体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加上全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中医药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一、中医院校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

1、社会因素

(1)1956年中央提出了“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针,新中国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也由此诞生。但近年来社会上怀疑和否定中医的思潮,均影响着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就业。

(2)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但是新增加的劳动力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白领需求却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存在;用人单位在用人方面存在“学历高消费”;找工作“靠人情”、“托关系”的现状普遍存在。而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家庭大多贫寒,社会关系网狭窄,在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就业相对更加困难。

(3)中心城市医院、大药厂、外企的人才需求量的改变和需求层次提高使基层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市场。然而,后者的收入水平、工作环境和前者相比,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还存在用工不规范、不缴纳医疗、社保的问题,挫伤了应届毕业生到这些单位就业的积极性。

(4)大多毕业生来自农村和小城市,以前生活的现实状况让他们不愿意回到老地方。特别是社会舆论造成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觉得回去或是到基层工作“没有面子”、“书白读了”、“浪费人才”。

(5)国内目前的创业服务体系几乎空白,创业教育在一些著名院校才刚刚起步,中医药院校的教育思维里更是没有重视。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东西全有赖自己的摸索,缺乏创业环境,导致毕业生最终放弃自主创业。

2、院校因素

(1)中医药院校大多向多学科、多门类的院校发展,但部分新学科师资力量不强,科研条件有限、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导致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适应性弱,不能满足社会和单位的需求。

(2)大学生就业不再是高校的阶段性工作,而要变成常年的系统工作,且牵涉到学校诸多部门的协调。如果院校上下就业工作的合力不够,没有形成全员意识,就会造成信息渠道闭塞,工作推诿扯皮,许多积极因素和力量也会因此被内耗掉。

(3)中医药院校相对其他综合院校规模较小,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很难挤出经费扩充就业工作的需要。

(4)院校在教育改革上没有及时跟上形势变化,突出表现在就业教育上:一方面就业指导课程都是从零开始,都在慢慢摸索适应本院校实际的就业指导教育,所以现行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层次不高,力度不深,针对性不强;另一方面教师大多是工作人员兼职,经过简单培训,通过自学并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就上讲台来教育指导学生,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参差不齐。

3、学生因素

(1)中医药院校学生在招生录取时,录取线就比重点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低。加上院校本身规模小,尤其受学科少、专业单一、教学资源共享程度等硬性条件制约也使学生入校后的教育受到影响。先天及后天的因素使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素质、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和其他重点及综合大学的学生比都有一定的差距。

(2)中医药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中比重较大的是贫困家庭学生和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他们有的缺乏竞争意识,有的自卑、焦虑,有的自傲,也有的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大多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看不上这个单位,瞧不起那种职业。

二、探索中医药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在国家完成经济结构调整之前,中医药院校不能“等,靠,要”,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构建适合本院校实际并实用的就业工作模式。

1、建立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

毕业生就业工作牵扯面广,工作量大,任务重,而且时效性强,只靠院校的就业工作部门远远不够。它需要由学校领导、就业中心的专业工作者,院系的专兼职就业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等共同努力,来保证大学生就业工作既有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又有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积极配合与参与。

2、完善就业课程体系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该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讲授就业指导内容。同时,每学期开设一定学时的就业指导课,把职业规划、社交礼仪、求职技巧、相关法律法规、就业指导政策按年级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宣讲。教材的建设应突破传统的思维和方法,可以集合本校实际编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联合全国各省市中医药兄弟院校合作编写。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教育队伍,分批、定期选派教师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学习社交礼仪学、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另一方面可要求专业老师安排课外辅导时联系本专业的就业实际做一些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同时外聘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定期给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就业技巧、企业用人要求、择业心理准备等方面的辅导。同时加强教育质量的监督,这里不仅仅是就业课的监督,甚至辐射到所有的大学校园教育。

3、强化就业服务体系

中医药院校在就业服务体系中应加强硬件、网络、市场建设。硬件设施是有效开展就业工作的物质保证,如:多媒体报告厅、大型会议场地、面试洽谈室、信息资料查询室、咨询辅导室、专用教室、办公室等基本的硬件设施,而且这些设施应该相对集中,保障毕业生优先使用权。中医药院校也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成立本校就业工作的信息、教育中心。中医药院校应抓好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大型市场和小型市场相结合,定期市场活动和非期市场活动相结合,校内市场和校外人才市场相结合。主动到各用人单位去联系,并且与政府的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为本院校就业工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信息资源。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办学,倡导订单式培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加强就业针对性和适应性。

4、积极倡导创业教育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毕业可以在就业过程中创业,在创业过程中实现就业。倡导大学生创业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有利于院校自身建设和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有利于营造积极的社会舆论和创业氛围。

与此同时,国家需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就业制度和人事制度、户籍及保健制度的改革,政府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通过法律、政治和行政手段进行调控,以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边远艰苦地区就业;作为医疗卫生单位更应在改革的同时,改变用人观,加强人才储备,增加发展后劲。只要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一起努力,把握机会,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中医药毕业生的就业一定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莫凡.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医教育ECM, 2010,(6).

[2]英继明,郝志.中医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8).

[3]李渊,吴至凤,吴盛.拓宽中医药专业学生就业途径的建议[J].北京中医 2007,(12).

[4]林其胜.困境与出路: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3).

[5]《中国中医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中医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6]王昕.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熏2004.

[7]高桥.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蔡防.论就业在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中的优先地位[J].中国人口科学,2003,(3).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模式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