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2012-04-29张全顺
张全顺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必须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改变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以探究创新为主线的物理教学活动平台。也就是说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课堂学习情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
1.大量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合理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物理教学就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让物理教学始终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学的过程是引导高级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即“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地对各种物理概念、信息和现象进行加工和转换,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例如,学习浮力的概念。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怎样证明下沉的物体也有受到浮力的作用?(2)当我们把重物从空气中缓慢地逐步放入水中,想一想,物体受到的浮力是怎样变化的?由此猜想一下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浮力的大小是不是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然后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与思考。从而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加。当物体浸没水中后,浮力就不再改变,显然不能认为浮力与深度有关。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在上述的实验中,除了深度改变外,还有哪些因素在改变呢?由此得出结论:物体浸入水下的部分不再改变,浮力的大小也就不变。教师通过这样分解概念,设置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让问题在学生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3.要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的关键,就是要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平等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学会概括、假设和陈述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评价。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启发性。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老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其次,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可探究性。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探究性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多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如,学习惯性概念后,教师可做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只笔套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套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套?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既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探究兴趣,更能使学生在终生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知识。再次,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个性化。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相关物理知识之前就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例如:对于简单运动学生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即物体移动就是运动,所以对“机械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比较容易接受。这就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阐述对运动现象的个性化理解。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营造一个个性能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优生发挥特长优势,使后进生不因为有错误观点而受到冷嘲热讽,要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课堂自然地成为了师生平等交流、探究问题的学习场所。
总之,在落实课程理念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积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潜能的课堂环境,真正让学生学得轻松、高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