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浅谈
2012-04-29程向阳
程向阳
跨入新世纪以来,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换,现有的高中美术课程设置已经逐渐暴露出它的不足,就业形势的转变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宽泛的要求.在新形势下,为适应时代的社会要求,我省从2008年开始实施美术新课程。新课程的实施,无疑给我们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高中美术新课程设置了5个内容系列和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等9个模块,体现了课程的灵活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特点。这种人性化的课程设置虽然满足了广大同学的发展需要,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资源问题和组织教学的问题。所以,如何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和组织好模块教学对于高中美术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有着直接的作用。
一、美术教学资源与组织教学
美术课是一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课,更是一门文化课。因此美术教学环境资源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它是宏观的,也是微观的。既有“人”的资源,也有“物”的资源,更有“人”和“物”的转换交替,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观等有着隐性和显性的作用。所以它的资源应是极其广泛的,我们认为它不仅指的是教材,还应包括学校、社会等一切可供审美的环境和物件,就是一切有助于美术教学实施的客观存在的事或物,包括有形的、无形的、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中心,从课堂到校内外,社区的、地域的、民族的、古今中外种种事或物,经过合适的选择与处理,就可以构成美术教育教学的元素。
组织教学是实现教学成果的直接手段,关系者教育结果的好坏。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选择、组合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使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在问题的发现中,在想象中,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要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使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材料,选择具象、抽象或意象等不同的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
二、美术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和意识的更新
1.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加强学习和培训,增强自身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学校都已经有自己的专业教师,但由于所学的专业不同,不可能会胜任所有的模块教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原有美术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对于顺利实现新课改有着很好的现实作用。
2.发挥本校非美术专业但有专长的老师,增强专业师资力量。比如,有的老师在书法、篆刻、摄影或者电脑绘画方面有专长,可以组织培训学习,增强师资,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3.加强和兄弟学校的沟通,互通有无,借调师资。在本地区内,有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专业老师,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不同情况,教师专业的不同情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进行交换、借调等来解决专业不同造成教学的问题。
4.充分利用社会大资源,从社会上聘请专业人士。社会资源是一个大资源,学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社会上聘请老师。比如 “摄影、摄像”等专业就可以从社会上聘请。
(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可以利用本地传统美术资源,培养审美感知能力,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地文化名胜进行讲解,来增加对艺术的直观感受。充分利用地方性美术资源,具有积极和长远的意义。围绕对本地区传统艺术所包蕴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区域文化,提高乡土审美文化的体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2.开发地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并美化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利用乡土人文资源,培养家乡的情感,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关联,利用丰富的人文艺术课程资源,并有效开发与利用,是对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育教学的新的诠释,将对美术模块教学产生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3.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集合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收集、制作以及其它方式。
三、组织教学的拓展和外延
1.课堂教学的重新扩展和利用,充分利用课内时间,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对美术的欣赏逐渐转变为参与和积极投入。
2.室外教学的优势的合理运用于开发,积极探索课外美术教学的优势和最大可能性,利用时间和地域优势,让学生真正有热情、有兴趣、有想法的参与到教学中过来。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意识到,虽然美术新课程的实施面临着诸多困难,特别是各地域的教育配置不平衡教师的不均衡,尽管如此,只要教师和校方开拓性的开展工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合理的调配教学能源,结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与目标实际操作,美术新课程的教学定能顺利有序的进行下去。
(责任编辑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