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阈下小学语文阅读与表达共生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2012-04-29周新霞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21期
关键词:教学要求刘老师共生

2011年版课标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特别突出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1]

“语文课是以言语作品为认识对象、以实现言语形式结构向人的心理结构迁移为目的的应用型课程。”[2]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阅读的运用和延伸,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不可或缺。只有实现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协调培养,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真正实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3]

一、现状——阅读与表达关系处理有失偏颇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与表达关系处理不恰当、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

1.教学要求导向失重

教学要求的确定,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对每篇课文的教学要求都有明确定位,是一线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要求、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课例1】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五下《秦兵马俑》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条教学要求的关键词:“朗读”、“理解”、“领会”、“感受”,都是指向阅读、理解层面的,对于表达层面的要求是缺失的。显然,教学要求导向的失重,是导致语文课堂教学“重阅读轻表达”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教学内容选择失调

现象之一:重视课文内容分析,漠视表达形式解读

阅读教学,不仅要通过文字符号理解文本旨意,即课文“写什么”,还要理解文本的表达形式,即课文“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关注“课文内容”的分析,漠视对文本“表达形式”的解读。

【课例2】苏教版六上《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流程:

(1)揭题导入。

(2)自主、合作学习:①“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②爸爸送给我的仅仅是一本书吗?③爸爸给我送的这本书女孩子要不要读?

学生根据提纲要求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大约5分钟)

(3)汇报交流:逐个交流上述三个问题。(整个交流过程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呈现)

(4)作业布置:①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写一篇读后感。②向你的同学推荐一本好书。

本文是由一个男孩的日记改编成的课文,这篇日记的本身也是这个男孩的读后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是本文在阅读理解层面要达到的目标。同时,“了解读后感的大致写作内容,掌握读书笔记的写法”则是本文在表达层面要达到的目标。课后,笔者对该班学生(54人)进行了调查,100%学生认为“学习本课最大收获是‘人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81%学生表示“完成读后感困难很大,不知道该怎么写”。显然,教者只重视了阅读理解层面目标的落实,而漠视了表达层面目标的落实。

现象之二:关注表达形式剖析,忽视表达机会安排

随着对语文阅读教学反思的深入,许多教师在重视文本内容解读的同时,也关注到了文本表达形式的剖析,但是忽视了表达机会的设计和安排。

【课例3】苏教版五下《灰椋鸟》教学片段:

教学内容: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师: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师:再看看,这句话在写作上还有什么特点?

生:这句话运用了“先回来的……后到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描写得很有条理。

师:鸟儿们说的话作者能听懂吗?

生:不能。

师:那作者怎么知道它们“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

生:这些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出来的。

师:对,作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文字中,这就是想象。今后我们在习作中也要运用这样的方法。这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语句是你特别喜欢的,我们继续汇报。

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学生了解到使用拟人、想象方法可以使文章显得更生动,使用“先……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可以使文章显得更有条理。但是教师没能及时提供“表达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表达方法。皮特·科德说:“在语文课中,我们应当做的是教人们一种语言,而不是教给他们关于语言的知识……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4]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有意识地使用新学的,还不是很熟悉的语言材料、习作方法去表达,这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教学时间配置失衡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将大量时间用于课文解读的现象十分普遍。笔者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对连云港市范围内的市、区级公开课、评优课共计八十余节(均为阅读教学第二课时)进行了课堂观察。数据统计显示,每节课上导入时间约5分钟;用于文本内容解读、师生对话的时间约32分钟;学生用于书面表达(练笔)的时间平均不超过3分钟。师生对话的时间,本该是学生口头表达在互动中得到提升的最佳时机。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师生对话的过程常常被教师低质、频繁的提问所占领,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既不用深思,也不用刻意组织语言表达。笔者在担任区优质课赛课的评委时,听到一位教师在教学27个字的文本内容时,连续提了六个问题。

【课例4】苏教版三上《西湖》教学片段:

教学内容: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问题一:什么叫“人间天堂”?

问题二:“人间天堂”说明了什么?

问题三:“素”是什么意思?

问题四:“镶嵌”是什么意思?

问题五:你看见过什么镶嵌在什么上面?

问题六:课文里是写什么镶嵌在什么上面?

在进行课堂观察的基础上,笔者对连云港市连云区四十余位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100%的老师感觉课堂要讲的东西太多,一篇课文两课时根本不够(根据教学进度安排,一篇阅读课文的教学时间多为2课时),很难挤出时间让学生当堂练笔;有80%的语文课都存在或长或短的拖堂现象。教学时间配置的结构性失衡,导致了学生的表达不能得到及时训练。

二、探寻——阅读与表达共生的语文课堂特征寻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5]这一表述告诉我们,语言表达的机会无时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做有心人,就能够建构阅读与表达共生的教学境界,即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之间相互激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阅读与表达共生的语文课堂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全息性

全息,是指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的成比例的缩小。在阅读与表达共生的语文教学中,全息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要求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指向课文内容的分析、表达形式的解读,也要关注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表达机会的提供,不能有失偏颇。

2.发展性

教学中,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链条之中。[6]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内容、学习表达的方法和技巧,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服务的;而学生在运用所学习的表达方法和技巧进行表达、提升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和感悟。阅读和表达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3.全程性

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有机融合、连续培养的过程,不能人为地将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割裂培养。阅读与表达共生的理念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三、追求——阅读与表达共生课堂的建构策略

1.协正教学要求,全息体现阅读与表达共生

教学要求在教师教学中的导向性作用毋庸置疑。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应该将课标精神的领会和教参的研读相结合,对每篇课文教学要求的确定都要凸显阅读与表达共生的教学思想,避免出现“重阅读轻表达”的现象。

【课例5】苏教版五下《秦兵马俑》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新学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能够在习作中恰当使用承上启下的句子。

(4)了解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介绍自己熟知的一处景物。

(5)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笔者在教参提出的“朗读”、“理解”、“领会”、“感受”等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新学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习作中恰当使用承上启下的句子”、“了解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介绍自己熟知的一处景物”等教学要求。这样的教学要求,既有指向阅读、理解层面的,又有指向表达层面的,使阅读和表达得到共生。

2.协和教学内容,阅读与表达在动态发展中得到共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提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提供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机会的主要载体。因而,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既要关注文本内容的分析、表达形式的解读,也要重视实践机会的安排,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和表达。

【课例6】苏教版六下《理想的风筝》教学片断(江苏省特级教师陈红执教):

学习“转写板书”部分: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脚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生读句子,说体会。)

生:读了这句话我感觉刘老师写板书很不容易。

师:能不能抓住关键词说说刘老师板书有多不容易?

(学生面露难色。)

师:(转身板书示范)看看老师的板书,多么轻松。再看看刘老师,要通过什么样的动作?

生:“撑地”、“离地”、“急速一转”、“再转向”通过这些具体的动作描写,我感觉到刘老师板书很不容易。

师:如果你是刘老师的学生,此时你想对刘老师说什么?

生:老师,我来帮您写,您就休息一会儿吧!

师:这是本课的重点,我必须要重点强调!

生:老师,我们认真听讲,自己记录,您就不要再写了。

师:清晰的板书能够更好地帮助你们学习。引读句子:“逢到……”

师:从这句话中、从这些动作中你还读到了什么?

生:从这句话中我读到了刘老师对学生的热爱。

生:从这些动作描写中我感受到了学生对刘老师的爱戴和尊敬。因为心中有爱,所“我”才能观察如此仔细,将细节描写得这么到位。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陈老师在教学本段文字时,通过示范引领,教会了学生抓关键词体会文章内容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细节描写的妙处;还创设了表达的情境:“如果你是刘老师的学生,此时你想对刘老师说什么?”通过实践,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文本的感悟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3.协调教学时间,全程建构阅读与表达共生

阅读与表达的共生应该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全程体现,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环节。现以笔者执教的《月光启蒙》一课为例,来谈一谈阅读与表达共生课堂的全程建构:

(1)自学过程中潜心会文,为表达感受做准备

【课例7】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教学片段(一):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画出文中能体现“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语句,标出重点词句好好体会,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边上。

(学生根据提示自学10分钟,师巡视指导。)

“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出示的自学提示,是智慧的引领,既要有学习内容、学习方向的提示,又要有学习方法的指导。提示中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要能够统领全文,有思维含量,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圈画批注的过程,就是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过程。教师在这里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让学生潜心会文,为表达阅读感受、解读文本做好准备。

(2)文本解读中适度追问,让口头表达更完善

【课例8】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教学片段(二):

师:请你联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和插图,品味一下母亲吟唱的两首歌谣,看看有什么发现。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相关语句旁,再和同学进行交流。

生:我从“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中体会到,我们的生活贫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在我们的文学宝库里,有很多的歌谣、童谣。

师:你真会读书,我们就来聚焦这句话,这句话里有两个“长”,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长”是种植、生长的意思,第二个“长”是“创作”的意思。

师:那为什么不说“创作歌谣”,却说是“长歌谣”?平时我们在生活中说什么在长?“长歌谣”说明什么?

生: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孩子在“长”大,小树在“长”高,人们用“长”形容的都是有生命的事物。“长歌谣”让我感觉到歌谣都是有生命的,也说明那里的人们很爱歌谣。

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用于文本内容解读、师生对话的时间超过30分钟,占整个教学时间的3/4还多。这个环节,大部分都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呈现的。语文的问题解决,和其它学科的问题解决的关注点应该有所不同。其它学科解决问题时,只要关注问题答案的对错即可,而语文课堂上,还要关注语言表达的通顺和连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追问。“学而不思则罔”,适度追问,能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表达更严谨。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并没有满足学生所体会到的“两个‘长”的意思不一样的层面,而是凭借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具体的文本环境,进行适度追问。引导学生涵咏品味,潜心化解,将“长”字所传达的情义解读得有滋有味。解读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

(3)书面表达中深化理解,使文本感悟再升华

【课例9】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教学片段(三):

练笔设计:这轮明月,不仅照亮了“我”童年的小院子,照亮了“我”混沌的童心,也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现在,老师想借这轮明月,照亮我们每个孩子的诗心。请同学们拿起笔,以“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为开头,写一首诗,写出自己学习这篇文章后的感受,可以借用文中的好词好句。

“让学生借用文中的好词好句,将学习课文的感受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随文练笔的设计,既让学生学习使用新学的,还不是很熟悉的语言材料去表达;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得到了升华。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说:“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加强读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历练内容的手段,还应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否则,是跛脚的阅读教学。”随文练笔是将“读”和“写”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有机融合到一起的最好载体。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文本的特点,安排适当的随文练笔,既是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也能够起到深入领会文本内容的作用。

综上所述,准确定位教学要求、正确选择教学内容、合理配置教学时间,是建构阅读与表达共生课堂的重要途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标组组长巢宗祺教授说:“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本国的语言文字。说‘语文是‘语言与文字也好,是‘语言与文学也好,‘语言与文章也罢,其核心内容都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物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8]将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表达形式和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有机结合,实现阅读与表达的共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3][5][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英]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6]陈红.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共生[J].江苏教育,2012(1).

[8]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J].语文建设,2012(3).

(周新霞,连云港市连云区教育局教科室,222042)

猜你喜欢

教学要求刘老师共生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思想品德兴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