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中发展学生个性
2012-04-29杨变霞
杨变霞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校在“儿童创作画为切入点,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下,艺术教育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尤其是在儿童创作画的提高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创作画教学研究活动,使儿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快快乐乐地获取终身发展的知识与能力。
一、生活是我们表现题材的源泉,要多留心观察生活、体会生活
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从而使孩子在作画时有感而发,而不是凭空编造。在此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人文趣事,表现当地的地方特点与风情,加强了儿童美术创作与儿童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比如在学画“鸡”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从生活场景中去观察鸡,我把课题改为“养鸡场”,这样学生在观察鸡造型的同时,也不忘了为鸡加上合适的场景,学生的想像力就从一个点扩展到一个面,甚至更为开阔、深远。
二、在创作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美术学科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近些年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我注重塑造学生个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针对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创作时不敢下笔、构图较小、爱用胶擦、借用工具等具体表现,我一一帮他们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
1.往往不敢下笔的学生是严重缺乏自信的表现,胆怯、畏惧、心理脆弱、想象力差,做任何事情都比较被动,总怕自己画得不好,老师和同学会笑话他,所以不敢下笔。针对这种同学,千万不要挖苦、训斥他,更不要当着全班同学们的面揭他的短处,应从最简单的基本形入手,引发他的想象,哪怕他的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树立他学习的信心。在上课时就有这样一位学生,别人画画时,他就用手捂住自己的画纸,生怕别人看到。我看到这些,就悄悄走过去,蹲到他身旁,微笑着与他说话:“我知道,你是想给老师一个惊喜,那次我看到你和别人比赛跳绳,你表现得真棒呀!连老师都羡慕你,你很喜欢跳绳对吗?”孩子不好意思的点点头。“那你就表现大家跳绳的画面,好不好?”“可以吗?”学生问(因为这节课是创作赛跑)“当然了!只要你喜欢。”我给他肯定的回答。经过几次反复辅导和鼓励,让他体验到取得成功的喜悦,也慢慢消除了他胆怯害怕的心理,克服了他不敢下笔画的心理障碍。
2.构图较小的同学,自我审美能力差,作画时不敢大胆地去表现。针对这种学生,千万不能当着同学批评他:看你画的像什么?这么小,一点都不美。这种语言会伤到他的自尊心,打消他画画的积极性。本来他的自信心就不足,可能你并无恶意的一句话会使他对画画仅有的一点喜爱从此画上一个句号。在我执教的《养鸡场》一课中,我抓住一年级学生的天真、活泼的兴趣特点,在作画之前拿出一个准备好的弹簧称(教具),对学生讲:今天看谁的鸡养的又大又壮,老师要用这个称来作个比较。于时,学生就放手去表现,画画构图都十分饱满。
3.对于爱用橡皮擦,借用工具的同学,我同样去鼓励他们:你们都很优秀,自己用手画出的线条是最棒的、最自然的。就像音乐作品的旋律一样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很有变化,还充着神韵和生命力。如果请工具来,倒帮了倒忙了。因为我们的画,没有对和错之分,只有美和再美一点之别。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画得并不差,你们画画上的每一处老师都很欣赏。经过我几次引导后,使同学们改掉了这些方面的缺点,对自己也更有了自信心,满心愉悦地陶醉在艺术之中。
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习方式是单调的,传授式的教学几乎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特别是在学习技能、技巧的课上,教师忙于示范,完全成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有被动地去接受教师讲的一切。有时看到别人用合作学习方式或自主学习方式上了一节好课,自己也想试探着有新意,可往往注意的是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方式,希望能从别人的课上,学到“几招”用于自己的课上,这并不真正的教学改革,真正的教学改革应当是经过理论学习和艰苦的教学实践的。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有必要了解学习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讲,在一节课上采取一种学习方式为好。是自主性学习就要突出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的目标,自己制定学习的进度,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自行制定评价的标准。是合作性学习就要有共同的任务、分工的明确,组员之间的相互尊重等。探究性学习,它不是一种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的,它常常要吸取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方式。这需要教师灵活地运用学习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组合。但不管怎样组合,都需要教师明确以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为主体。
四、让学生的个性在创作中得到和谐发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关注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创作画作为对孩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营造一个校园创作画的情景与氛围,使学生在创作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去领悟,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学生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构思出现,成功的愉悦感使儿童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不断的碰撞中引发儿童对创作过程的自觉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得以和谐地形成和发展,在审美语言上,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不同的肌理美、形状美、色彩美,激发儿童对生活的热爱,在愉悦的创作中提升儿童的审美趣味与个性情感。充分给学生提供审美创造与审美领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造型语言上,充分尊重儿童独特的视觉语言形式,保护儿童美术的原创性与儿童的思维方式。张扬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个性表达出儿童内心对生活的直白,使创作画教学真正因归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与内心情感,发掘儿童创作画的“童心、童趣”价值,以此提升儿童创作画的育人意义。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使儿童的艺术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儿童终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责任编辑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