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湖边捡垃圾,他的18年,我的周末

2012-04-29二手蓝山

大学生 2012年21期
关键词:尼龙袋青海湖沙丘

二手蓝山

文明“遗迹”

青海湖这个地方,要是按《麦田里的守望者》口气说,我约摸去过两万多回吧,尤其是大学四年的暑假、十一、五一,只要有同学朋友来旅游,我这个青海生源就要尽地主之宜。但用生态的眼光看青海湖我还是头一次,大多数参加者也是。组织方是 “中国垃圾论坛”的民间组织,老齐、老韩还有几个工作人员,志愿者有在校大学生、高中生,还有我这样已经工作的,青海本地的、北京的、四川的、甘肃的……年龄跨度之大,我猜老齐要是早点结婚,生开学读高三的庆庆应该生得出来。挺穿越的。

对于游客来说,除了厕所略难找,青海湖的开发算是很到位了,尤其“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举办后,名声愈大,湖边的镇子——西海镇俨然成为一座旅游形态的城镇。我们捡垃圾的地方有青海湖景区、公路沿线、私人开设的景点、例如滑沙场,简而言之就是跟着游人走,因为游人多的地方垃圾就多。

我们的工具是双手,每人一只黄色的大尼龙袋,能装二三十个饮料瓶那么大,在草地上、公路边、沙丘上、油菜花田边,捡,捡,捡……

卫生纸、果皮、湿巾……这些还好,日久能随土化了,我们主要捡的是难降解的塑料制品。两秒钟往车窗外扔一个薯片包装袋,它至少能在草原上存在200年,若被填埋在土地里,则1000年都无法降解。它也不会老实地呆在原地,它能随着风跨过旅游区进入牧区,还能被雨填进土壤里。三个志愿者在一块小沙地上捡了近半小时,后来放弃了,把挖开的沙子又填回去,因为每挖一层就有一层垃圾,渗透了整个沙丘。

车流量大的公路旁,遍地塑料垃圾,塑料瓶、包装袋根本不稀奇,我们还捡到了成人纸尿布、用过的卫生巾,安全套。为了将这些人类文明的“遗迹”收集起来,我们不得不带着尼龙袋顺着松软的沙地一步一挪,下两步、用脚把沙子踏实、把能够着的垃圾捡起来。装满的尼龙袋交给男生拖上去。我的速度是1小时左右装满一大袋,男志愿者更快些,这样的速度,我简直能靠捡垃圾发财了,何况还捡了“再来一瓶”的瓶盖,还有半截五毛钱……

比我们早到的丽雯、文杰、邵珊等做了关于非旅游区——牧区垃圾的大致调查。除了自然之力的搬运,牧区的主要垃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牧民自己的生活垃圾——塑料包装袋的食品、塑料生活用品等,牧民也在使用;二是环湖赛期间人们丢弃的。处理这些垃圾有两种方式,填埋和焚烧,包括我们收的垃圾也一样。

绕了大半个青海湖,丽雯一行调查者只见到了两个垃圾填埋场,极简易,还是露天的,叫大型垃圾堆恐怕更合适。可以想见,如果遇到雨水天气,部分垃圾会顺着沙柳河流进青海湖;大风天气,垃圾会飞散在畜牧草场,很可能会有牲畜误食。可惜的是,这些垃圾中80%以上都是可回收的。

藏人生态观犯难了

梵烧是另一种方式,有名的当地环保人士南加老师现在对付垃圾的方式就是在自家后院烧掉。这位近知天命之年的藏族牧民,家在青海共和县倒淌河镇,年轻时当过商人、湖东种羊厂工人,由信仰和本能启蒙、由爱护自家草场开始,捡垃圾、治沙、养护牧草、救护普氏原羚(即藏羚羊),18年来已成为当地的环保领袖。除了环保人士外,当地的藏族居民也深受他的影响。

我们这些志愿者都住在南加老师的家庭旅馆里,不是第一批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批,这里已经成为青海湖生态考察驿站。每天出发前,都会有一批当地藏族居民和我们一起去捡垃圾,有像南加老师一样的中年人,更多的是藏族青年。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黑、瘦、非常英俊但汉语不大好,远不及南加老师7岁的小儿子桑杰流利,所以这位调皮的小男孩时不时要客串翻译。

捡了18年垃圾的南加老师,也曾集中填埋过,但他发现埋了垃圾的地方寸草不生。只能烧。这违背藏人的信仰,因为“垃圾是不好的东西,烧不好的东西不应该”,而且焚烧后释放的有害物质污染更甚。这样的情况当地很多居民都遇到了,我们遇到的一对在公路边草地生火做饭的牧民夫妇,每天都在自家约1公里范围捡垃圾,收集到一定程度就烧掉。

垃圾就像是文明的另一套刻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一线城市就已出现“垃圾危机”,而经济落后的牧区20年后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一起捡垃圾的志愿者们大都有个感触,敬畏藏人的生态观,与我们同行的藏族志愿者喝碳酸饮料,开了盖子先用手点两滴撒在空中敬天,再往地上倒一点谢地,之后才喝。活动的最后一天,周日清晨,机缘巧合下遇到一位活佛,南加老师的女儿白马措翻译,活佛要放生,邀我、庆庆、小何等十多个志愿者帮忙。

这是大家求之不得的事。放生地就在南加家附近的小河边,跟随活佛来的还有很多藏族男女,一辆大卡车打开后车厢,露出满满一车鼓鼓的尼龙袋。两三个男人一起把尼龙袋卸下来,剪开,里面是几十袋扎得紧紧的鱼苗,一半是水另一半是空气。志愿者们把鱼苗袋子解开,递给有经验的藏人,他们站在岸边或河中,边念着听不懂的经边倒鱼苗。壮汉小何索性踩入冰冷的河水放鱼苗,他捧一把鱼苗让我们看,除了常见的鱼外,还有独一无二的青海湖裸鲤。

前一天捡垃圾之余,我们也在青海湖边游历,一处游人较少的地方,水里有很多长大了的裸鲤,也就是我们平常叫的“湟鱼”。志愿者把手放在水里不动,一会儿,这种全世界只生长在此处的鱼就会游过来,用它扬名天下的光滑无鳞的背蹭蹭,用嘴巴贴贴手指看能不能吃。几个被湟鱼“亲”的女志愿者激动地大叫。

2006年央视主持人张羽在可可西里拍关于藏羚羊的节目,他说第一次见到藏羚羊在草原上奔跑过身边时,眼泪差点流下来。我想这两种感受是一样的。

老司机冶师傅,原本只是拉我们来的客车司机,他是回民,这几天在避斋,以前不知拉过多少客人来青海湖玩,对照相、骑马等完全提不起兴趣。生态周末第二天,冶师傅却跟我们一起捡起了垃圾,尽管头上象征穆斯林身份的白帽子一尘不染,竟也允许我们把下一个活动点才能倾倒的垃圾放在车里。

临时加入“生态周末”的不只冶师傅,还有在南加旅馆吃饭原本跟父母一起来自助游的高中生,还有三个搭车来青海湖的大学生。三人中有两个是女生,小姑娘搭车旅行这还是我第一回遇到,背着两个重型背包的男生不住地跟志愿者说,“你们真棒!”他们要过几个尼龙袋跟我们一起捡。休息时三人还跟南加老师聊得很热络。

好动的小桑杰一会儿跑这儿一会儿跑那儿,高兴起来还会骑上你的脖子要你驮他在草原上跑。这小男孩儿大概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但他却是很久以来的参与者,父亲南加救助的藏羚羊果周,有着跟小桑杰睡一个被窝的情谊。这孩子长大了一定会成为这片土地的保护者,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其实我们这次活动,最大的成果不是捡了多少垃圾,而是改变了参与其中的人。像南加老师影响了周围的居民一样,我们这些志愿者看到了青海湖的美也看到了青海湖的痛。

黄花、湿地

还有,探索小泊湖。周五出发周日回城,这期间的清晨和傍晚,等待去湖边捡垃圾时和完成当天的任务之后,我、丽雯、庆庆、老齐等就会在丽雯的带领下探索小泊湖。

同行志愿者丽雯问我青海湖旅游是什么时候变发达的,我也说不清,只记得《黄河之旅》里,美国人比尔·波特1991年去青海湖,即有几家旅行社提供随行向导兼藏语翻译,向导告诉比尔:往北30公里,有一个叫“小北湖”的去处,台湾和香港游客多喜欢去那里裸体滚沙丘。

“小北湖”实为小泊湖,地形非常奇特,背景是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草原,有连绵的寸草不生的沙丘,十几步之隔居然是低矮的湿地。丽雯指着一种小黄花对我们说:“有这种黄花生长的地方,就有湿地,生物之间就是这么奇妙。”

我们最重要的目的是观鸟,从南加家庭旅馆出发,翻过沙丘,约摸走了两三公里,见到小黄花之后,便到了湿地。草地越走越湿,我们无法再靠近,也不愿去打扰生活在其中的鸟儿。这里各种鸟的叫声不绝于耳,它们也不时从空中掠过,丽雯带着望远镜,指着不同的鸟教我们认。我们小心传递着望远镜,轻声分享着信息,因为“不敢高声语,恐惊水上翁”。 燕鸥、渔鸥……一次我们聚精会神地观察远处的鸟时,一只很大的野鸭居然在离我们非常近的地方扑腾着朝远处去。

我没有像《黄河之旅》里记录的一样,裸体在小泊湖滚沙丘,而是摘了一朵与湿地相伴的小黄花,别在头发上,坐在沙丘上看鸟从头顶飞过。邵珊坐在另一座沙丘上唱起了歌。

责任编辑:刘贞

猜你喜欢

尼龙袋青海湖沙丘
出乎意料
新尼龙袋使用前瘤胃浸泡处理对饲料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那美丽的青海湖
轻轻松松聊汉语 青海湖
沙丘
《青海湖》
环保验收
沙丘
从不可能到可能
尼龙袋技术在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