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声:在北大,书与剑。

2012-04-29

大学生 2012年21期
关键词:精力队友赛场

15比13,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雷声在11比13落后两剑的情形下连得4分,最终以两剑的优势击败埃及选手,获得中国第一块男子花剑奥运金牌。之后,他和他的教练王海滨在各种场合多次说:“感谢北大。”

剑之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无论是训练、比赛,还是我个人的状态都进入了一个调整期。2008奥运会上我发挥得不好,在八进四的比赛中输给了那届的奥运会冠军,自己只得了个人第八名。奥运会后我开始反思,从技术层面上讲,我当时的技战术水平已经非常成熟,但从精神层面或者心理层面上来说,我觉得与一个优秀运动员还有很大的差距。

击剑运动起源于法国,世界一流的选手尤其是花剑选手,主要集中在欧洲。在多年的世界大赛中我发现,这些欧洲顶尖选手都有共同特质,那就是他们都受过良好教育,击剑之余有一份优秀的工作,比如律师、医生。击剑斗智斗勇,这些经历让他们在赛场上尤其是大赛的赛场上,表现得更从容,也更淡定更有智慧。这不仅是心理问题,更是心胸和视野的问题。

看到与欧洲运动员的差距,我首先想如何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只有这样我才可能突破,否则即使到伦敦奥运会,我依然会在赛场上不能掌握主动。

北京奥运会后,根据国家政策,我可以进入北京体育大学深造。我和队友已获得广州体育学院的本科学历,于是,队友跟我商量一起去北体大读研究生。跟家人商量时,姐姐给了我建议:上北体大还是和体育圈的人打交道,视野依然有限,要上学就去一流的综合大学从本科开始学,学些体育和击剑之外的东西,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外面的世界。

接受这个提议需要很多勇气。首先从时间和精力上对我是考验,体育学院的课程是针对运动员制定的,相对压力小,而上综合大学,没有人会因为我的文化底子差而对我特殊照顾。此外,以我当时的水平在综合大学读研究生不可能,从本科学起就意味着我要用四五年和比自己小七八岁的同学一起学,还只能拿到本科学历,而我的队友们已是研究生了,这考验我的心理。

经过慎重思考,我决定从本科学起。我觉得上学的目的是重新塑造自己,而不是作秀或者为了一张文凭。2009年秋天,我走进了北京大学,成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

为什么选择北京大学?当时,家人说要上就上最好的大学。北大,无疑是我最向往的大学之一,我的曾外祖父曾是北大哲学系的教授,我的爸爸妈妈和姐姐都有很强的北大情结。我选择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广告专业,因为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很多对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能学到很多创意和创新的思路。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校园内

那是2009年9月的第一个周末,姐姐陪我去北大报到。一路上看到提着大包小包被家长簇拥着走向北大的同学,我心里充满了自豪。从南门一进入北大,我就感受到了浓厚的校园气息,各个学院在夹道两旁竖着大大的横幅,各个学院的报到点上都挤满了人,我觉得那是只属于校园的热情、激情和青春气息,这是我以前在运动队里从未感受过的。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报到点相对靠里,老师和同学好像事先知道我似的,很多人直接问我:“你是雷声吧?早知道学院要来个世界冠军呢!”(此前雷声曾多次获得世界杯男子花剑团体和个人冠军——编者注)然后我就去了宿舍,见到了三位室友。虽然我是同宿舍报到最晚的人,但他们给我留了一张下铺,并帮我把铺盖领好了。考虑到很多时间要住在运动队,我就把下铺让给了同学。我们的友谊从那天就开始了。

我入学前的疑虑和担心就是和同学、室友的相处。但是,报到的第一天,我发现这是多余的。同学比我小,他们按部就班一路上学的成长环境与我在运动队里的成长过程大相径庭,与他们在一起,彼此都可以了解到各自认为很神秘的世界。

我经常出国比赛,有时一走一个多月,他们上课用录音笔把上课内容录下来,等我回来帮我补上。只要我在北京,课余时间我们就一起开着我的小车去玩,逢年过节我还请大家去校门口的大排档打牙祭……大学生活为我开启了一扇大门,我的同学和室友就是这扇大门里带给我最多感动的人,通过他们我认识了一个以前并不熟悉的世界。

来到北大学习,我的困难在于兼顾学习和训练。学习不是我擅长领域,我要付出很多精力。此外,训练上我也不敢松懈,因为成绩下滑会给我去学校上课造成很大的阻力。每天晚上回到房间我都精疲力竭,一倒到床上就睡着了。这段时间身体和精神上很疲劳,内心却很充实,总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意义。

在北大,我感到的第一个成就是第一个学期期末成绩下来后,我全部都过关了,有些科目甚至得了80多分(满分100分)。这给了我很大信心,在北大的三年,我至今没有挂过一次课。

回顾我在北大的三年,前两年是适应,尤其是学习,一切都是新鲜的,但对我来说困难重重。接受新知识的同时,我还要弥补基础知识上的差距。这个过程虽苦,但我觉得与训练中的苦完全不同,这是一种充满希望和动力的过程。第三年开始备战伦敦奥运会,我把精力做了调整,选修的学分和课程都不多,但这时我已经适应学校、训练两边跑的状态了。

书对剑的升华

大学生活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看到了击剑之外的世界,让我看到了人生除了击剑还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这些都让我的击剑事业受益匪浅,我在赛场上更冷静了,在训练中更有的放矢了,在业余时间里更多地学会思考找自身差距了……这就是大学生活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比如,大学对于击剑的帮助在于方法和思路上,具体讲就是分析能力。我以前经常分析对手,但比较片面。上了北大,我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想战胜对手,先要分析自己。分析自己比分析对手更难,很多问题是我之前没有思考过的。比如,自己最擅长的技术是什么?最怕的又是什么?从技术到心理,我把自己的优缺点分析一遍,再问教练、队友,听听他们对我的分析,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后再一次分析自己。分析完自己再分析对手。欧洲选手的思维方式比较直接,你怕什么,他就打你什么,专打你的弱点。不断地分析自己和对手后,我的运动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读书和击剑,其实都不容易。

击剑是我的事业和理想。但凡把一件事上升到理想的高度,它承载的压力就一定很重,它需要用职业的心态去面对,即使在最难的时候也绝不能因为苦和累就放弃。正是这种心态才让我在伦敦奥运会的赛台上,一轮一轮地去拼,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这绝不是一时的坚持,而是我练剑18年积累下来的一种意志。前些年我还不成熟,这四年中我有了更多的领悟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我深深体会到“成功都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的含义。

读书是我的乐趣。它让我在击剑之外感受到了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让我喜欢到迷恋的状态。这种迷恋让我看到过去缺失的很多东西——我渴望参加每一次小组作业的讨论;渴望参加每一次教学活动;希望能选修更多的课程;希望听更多专业之外的课程……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我贪婪地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陌生的东西,但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这也是我在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时间和精力。

得不得奥运冠军,其实我的身份都是北京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得了冠军后,我更感到身为北大人的骄傲、自豪和感激。

猜你喜欢

精力队友赛场
坑队友专业户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遭遇“熊队友”怎么破?
不怕神对手,就怕萌队友
3步曲之精力恢复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