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社会所面临的能源现状及问题

2012-04-29海群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2期
关键词:能源消费能源需求中国经济

海群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需求大幅度攀升,而中国能源的生产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经济高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能源的进口、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利用率提高的技术开发普及,是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社会面临的难题。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的需求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经济;能源利用;能源开发;能源问题;能源需求;能源消费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004-03

一、经济高速发展与能源的关系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总量迅速增长,至今为止仍在持续的攀升。GDP增长率连续数年维持在很高的水准上,其中2003—2007年,连续五年GDP增长率超过10%。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超过11%,2008年虽然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是,GDP增长率仍然达到了9.6%,2009年的GDP增长率为9.1%,2010年GDP增长率再一次超过了10%,达到了10.3%。2012年中国GDP增长率预计在8%~9%左右。中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经济上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关键是两点:第一,我们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开放路线。第二,始终坚持了科技兴国的方针政策,即技术革新与进步。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是,经过二战后的复兴、从20世纪50年代的中期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为止一直在高速增长,当时有专家预计(指20世纪70年代初期),如果拿中国的经济与日本的经济相比,中国的经济至少比日本的经济落后五十年。中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三十年间持续不断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依靠了技术进步。今后中国的经济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要看技术进步的程度。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仍然有困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负面因素,那就是,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虽然,城市居民和农村农民的收入都在提高,但是,由于提高的幅度不同,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也就是说,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收入水准的过程中产生的,如果不加以很好的解决,将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负面因素。

此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以高度重视,已经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收入差距的问题是中国政府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中国政府要关心和解决的另一个难题是有关能源问题,中国现阶段的经济规模是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的数十倍,能源消费量上升了数倍,能源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中国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使中国不得不越来越重视能源的供给问题。中国目前能源的消费量占全世界的10%,仅次于能源消费量世界第一的美国,是世界能源消费量第二的大国。从能源的生产量来看,中国的能源生产量占世界能源生产量的10%,排在美国和俄罗斯之后,是世界的第三位,但是,从能源供给关系上看,美国是能源的纯进口大国,俄罗斯是能源的纯出口大国,中国从1997年开始沦为能源的纯进口大国。作为能源,中国煤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是纯出口大国,天然气也已经开始依赖进口,石油从1993年开始就成为纯进口的大国。2003年石油的进口量是1.04亿吨,石油进口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攀升。中国石油需求量的迅速攀升与中国家用汽车的迅速普及有直接的关系,从1980—2011年家用汽车的拥有量增加了数十倍,因此,石油的需求量大幅上升。

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位的能源消费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计算,平均每人消费的石油量是0.7吨/年,日本每人消费的石油量是4吨/年,美国每人消费的石油量是8吨/年,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石油消费量按人口计算还处在较低的水准,石油的消费需求还将会有很大的增加。另外,中国的能源利用率还处在较低的水准,是发达国家的60%~80%,浪费状况比较严重。如果中国也能像发达国家那样普及能源利用率的高新技术,就可以节省20%~40%的能源。另外,中国的煤炭的高效利用率技术与清洁煤炭技术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距离,天然气,可以循环利用的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差距,这些方面的技术难题急需解决,以提高中国的能源利用率,节省大量的因效率不高,而导致的能源流失。

能源不足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能源的供给和保障,电力不足状况在中国的多数地区存在,如很多地区时常有停电或断电的现象,给人民的生活、企业的生产、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和不便。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能源大量生产和进口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这也是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中国在面对此类问题时,没有什么经验,需要研究探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目前中国的环境污染情况还是较为严重的,如在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非常严重,达到国家环境标准的城市不足40%,有的地方环境污染程度严重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全国范围内30%以上的地区检出了酸雨,产生酸雨的物质(如氮化物和硫化物)也在很大范围内检出,甚至被风带到了中国的临边国家,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也在迅速上升,已经占到了全世界二氧化碳排出量的14%,水质污染严重,各大水系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各大中城市的缺水状况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沙漠化状态也已到了必须下力气治理的地步。

三、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能源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从多方面看还是比较乐观的,中国政府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十二五规划”及“2011—2020年十年中长期发展目标”,计划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扩大到现在(2010年)的3倍左右,经济增长率以每年7%~8%的速度攀升。国内国际的各大金融研究机构、各大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也预计中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到2020年达到现在的3~4倍,年经济增长率大约是7%以上,这些国内国际的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与中国的经济中长期发展计划目标基本上是吻合的。说明中国政府的十年经济发展中长期目标是合理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经过充分调研后做出的。

有诸多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及发展势头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理由和根据各不相同,但是不管是根据那种理由研究的结论,要想实现中国的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十年经济发展中长期目标”,能源及环境的发展规划问题是必须要优先考虑的,由于这些问题的不确定性,我们在考虑和规划时也要参考方方面面的因素。下面我们就从宏观经济、能源开发利用等几个方面综合起来考虑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从宏观经济方面考虑,今后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大概在6.8%左右,上下在0.1%~0.15%左右浮动,即增长率较高时为7.8%~8.3%,增长率较低时为5.3%~5.8%,实现经济年增长率6.8%的可能性为65%、年增长率超过6.8%即较高时的可能性为20%、年增长率低于6.8%即较低时的可能性为15%。

今后十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想实现或达到持续的年6.8%左右的程度,要解决或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技术更新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中国的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这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意义,因为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产业结构来说,第一产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第二产业缓慢攀升,第三产业将快速发展。受房地产政策调控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房地产业已出现低迷状态,与房地产业相关的产业将面临调整、转行或关闭的可能,如钢铁、水泥行业的大幅度减产等。与此相反,个人消费水准却在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及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水准和购买力将会大幅提高。

汽车的购买力也会大幅增加,中国汽车的拥有量,2008年是4 975万辆,到了2009年就激增至6 300万辆。官方预计,到2011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7500万辆。中国目前每22个人中拥有一辆汽车,而世界平均水平是每6.5个人就有一辆汽车。按此逻辑推算,中国的汽车拥有量还将增加3.4倍,即汽车拥有量将达到25 500万辆。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拥有量预计达到12 000万辆,2030年预计达到24 000万辆,逼近25 500万辆的数值。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度攀升,对能源,即石油产生了大量的需求,这也是导致中国未来能源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认真研究、制定对策、加以解决。

四、未来二十年中国能源发展展望

影响中国能源需求关系的重要因素是,宏观经济的动向和能源政策。在上述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预测中,是以中国过去数年经济增长变化情况和中国政府的各年度计划政策为前提进行推算预测的。即能源的利用率在不断提高,在今后二十年,以平均每年能节约2.5%的速度递增,不仅要开发出可循环利用的能源技术,还要不断的更新,煤炭虽然能自给自足,但是,原油的产量预计在今后会逐年减少,天然气的产量和利用量都会逐年增加。

在这样的条件下,能源需求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到2030年能源的需求预计至少是现在需要量的3倍以上。由于中国的人口众多,经济在不断的增长,能源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大,到203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量预计将超过美国和日本的能源需求量的总和,做出如此推断是根据中国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历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内容及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研究结论进行判断的。

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不断增长,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日本,占到世界排名的第二位,但是中国的人口众多,如果用人口去除,平均量还是很低的。能源的增长及消费与此相似,能源的产量加进口量,即能源的总量在成倍的快速增加,但是,按中国人口的平均消费量计算,能源的消费量还是很低的,到203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排名最高,但人均消费量是世界OECD平均值的一半以下。在今后二十年里中国以煤炭为中心的开发利用,从结构上看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在能源需求总量里煤炭的需求总量将预计由现在的70%降到50%,煤炭量减少的部分将由石油和天然气及其他能源(如原子能、太阳能及风能等)来代替,即石油和天然气及其他能源在中国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会不断增加。

现在中国的煤炭资源还是很丰富的,不仅自给自足,而且还有大量的出口,到目前为止(2010年),中国的煤炭年产量已超过了32亿吨,出口量虽然在逐年下降,但仍然有一定数量的出口,2010年为1 903万吨、2009年为2 240万吨。但是煤炭的生产能力总会有一定的限度,现在出口量在逐年下降,虽然有政策调整,但是考虑到国内沿海省市煤炭的需求和确保经济增长及环境污染问题等因素,使中国的煤炭资源也会变得越来越紧张。为了考虑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清洁能源,即清洁煤炭技术的开发利用,是当前中国煤炭能源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对于石油能源来说,中国在2003年的石油需求量是2.7亿吨,2006年为3.28亿吨,2010年为4.55亿吨,2011年石油需求量受世界油价和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增速放缓,需求量为4.83亿吨,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大概为9亿吨左右,其中6.5亿吨左右依赖于进口,进口的依赖率为72%以上,如果是这样,为了确保有大量的石油来保证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就需要解决好石油的生产、进口、储备及安全运输等问题。另外,还有外币负担(即美元负担)问题。预计能源进口的美元负担数额也会逐年上升。作为例子,我们来看一看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的1973年,出现了石油危机,给日本高速增长的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中国也要借鉴日本的教训,防止在经济高速增长时,出现石油危机,给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预计中国天然气的需求量也会大幅度上升,天然气不仅可以民用,还可以作为发电燃料,目前中国的发电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及生产生活的需求,天然气的开发及大量利用,也可以部分的缓解用电紧张的状况。中国自己能够提供的天然气量十分有限,预计进口天然气的量会逐年大量增加。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经济可持续的、高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能源的确保问题,为了能够确保有充足的能源,中国自己的生产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大部分要依赖进口。因此不仅产生高额的外汇需求,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的生产、开发、利用、进口、运输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的CO2 ,对大气产生严重的污染问题。另外,还会带来水质污染、沙漠化、水量不足等问题,进而,影响到耕地面积的减少、土质的退化及农作物的产量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不仅要确保有足够的能源供给,还要充分考虑环境污染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使中国的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一鸣.中国能源报告:战略与政策研究[EB/OL],2010-12-09.

[2]湖南能源供需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EB/OL],2010-04-08.

[3]2010年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现状研究报告[EB/OL],2010-09-15.

[4]陈文静,何刚.石油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非参数模型的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4):170-172.

[5]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EB/OL],2007-09-28.

[7]许荣胜.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中国石油消费需求预测研究[J].国际石油经济,2005,(4):36-38.

[责任编辑 吴高君]

猜你喜欢

能源消费能源需求中国经济
世界如何才能满足其清洁能源需求
聚焦“新常态”:中国能源需求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
能源革命对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影响分析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山东省能源消费情况分析及对策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印度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对比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