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2012-04-29宋治华
宋治华
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地图使人很容易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许多篇幅来叙述,却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总的来说地图具有获取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美学的功能。现行教材明确指出:“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掌握阅读、使用地图的功能。”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我们发现一般学生会认为文字性的东西比较重要,而对于地理教材中的图像他们觉得并不重要。学生在学习时总是喜欢跳过地图或者只看有彩色的图来作为一种欣赏,根本没有读图的意识。因此,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对地图产生深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五彩缤纷的地图不但给人以美感,而且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好地图,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听课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
地理课本中有地图,另外,还有地理图册。在学习地理时要经常用图,养成用图的习惯。良好的环境是形成习惯的重要保障,我们要通过各种方法来营造良好环境。可以在教室、走廊过道以及校园的合适位置放置各种挂图等图像,让学生们随时都可以看到地图,通过看地图想想各处的风土人情、资源物产、热点新闻等。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渐养成“心中有图”的习惯。
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对学习中见到的具体事务和现象要落实到地图上,如国家地区、山河湖海等地名都要让学生在地图中一一找到,切身体验,在找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组合,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去理解和记忆地图,主动去获取地理信息,最终通过读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
三、让学生学会读图、用图
学会读图、用图,首先应掌握好地图的基本知识,熟悉图表语言,明确相关概念。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点、线和图形,各种符号不仅表示地形、地理事物的位置、性质,还能代表所示地理事物的范围和大小等数量关系。所以只有了解了各种符号的地理意义,掌握地图语言,才能熟悉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地理事物,从而迅速准确地找出它们的分布概况、相关联系等。学生只有掌握了图例符号,才能识别各种地理事物。教学中,应该使学生通过熟悉图例,联系地图上的符号,最终认识具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
那么学生面对一幅地图时,到底应该怎样去读?首先读图时要注意地图的图名,知道地图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并确定地图的类型。其次阅读图例注记和比例尺,知道地图的表现方法。地图图例符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界线符号(如洲界、国界、未定国界、地区界、省界等)、自然地理要素符号(如河流、湖泊、山峰等)、人文地理要素符号(如公路、铁路、航线、水库等)、矿产符号、专题地图的符号(如工业图、农业图等图上的符号)、常见天气符号等。最后深入到地图内部,关注具体的内容和信息,对地理图像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要想学会读图,必须掌握地图基础知识。
四、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手段,改变了以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的形式,将“死”的图像转变成“动”的图像,使学生们对地理图像的认识更加直观、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也培养学生们的读图能力。按教学要求,把地理学知识有机结合,深入浅出、形象直观地处理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优化课堂教学。
例如在讲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城市天气的比较中,仅凭教师的讲解一时难以讲解清楚。但采用动画,并配以比较形象的风雨声,不仅真实地再现了该城市的天气变化过程,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并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该知识要点。把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图画的方式印在大脑中,形成“见文生图,胸中有图”,用图学习,用图记忆,用图思考。
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要求也随之变化,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总结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地理这门学科的特征及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切实提高当代中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进而提高其综合地理能力,最终提高中华民族的地理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