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师范院校转型研究

2012-04-29魏敏敏

科教导刊 2012年22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师范教育师范院校

魏敏敏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等师范教育发展也面临各种问题,在新形势下转型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转型后的高师院校在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转型后的发展受到质疑。高师院校转型后必须立足现实,充分利用内外资源,把握好改革方向,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名牌师范大学宣布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走综合化大学道路,各类综合性大学或院校开始举办教师教育,普通地方师范类院校纷纷改制,相继升格为大学,师范教育体系开始了全方位的变革,由师范性转向综合性为大势所趋。

1 高等师范院校转型的必要性

师范教育发展到如今,面临着很多问题,诸如专业口径限制造成的就业困难,教师教育实践环节缺失导致的教师素质低下,以及如何与其他非师范院校进行竞争等,高等师范教育迫切需要改变现在的封闭状态,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作为高等师范教育主体的高师院校,转型就被提上了日程。

1.1 时代的发展要求师范院校进行变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持续增长。而教师是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是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关键。由此,社会对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教师教育机构培养、输送优质教师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这就意味着师范院校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培养出更多优质的教师资源。

1.2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师范院校进行变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为了进一步发展纷纷进行变革,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组成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难以置身事外,转型也成为发展的必须。

同时,院校之间的竞争使得高等师范教育生源质量下降,人才流失严重。高等师范教育因为就业口径的单一等原因难以吸引优秀生源,从而进入恶性循环,师范教育质量进一步下降。而各种正式非正式的高教评估,使得师范类院校游离在高教发展外部,社会声誉和发展实力遭遇危机。另外,随着政策的支持,一些综合性大学凭借其名牌效应介入教师教育,吸引优秀生源,高师院校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不可避免。

2 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很多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后,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向综合性大学过渡,比如增加非师范类专业,拓宽专业口径,重点建设应用性学科等,这和师范大学的综合性是相吻合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师范院校转型后盲目跟风,追求“高、大、全”的综合化模式,一味上项目,建学科,忽略甚至漠视自身的历史条件,导致师范院校的特色缺失,自身的师范优势也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就业上显示出极大的劣势,很难与综合性大学的专业毕业生相抗衡,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颇受人们非议。

从办学定位上看,不管是重点师范院校还是地方改制后综合性大学,都面临着师范教育的地位问题。从目前发展看,转型中的师范教育有退出中心地位的趋势,各种学科的建设和专业的拓展都是以不同程度地弱化师范教育为代价的。在综合性大学的师范学院中,为了就业的需要,努力建构新的所谓“博雅教育”,拓宽教师教育内容,更重视综合素养的培养,在另种程度上削弱了教师教育的专业性。

师范院校转型后存在着一个普遍性的倾向: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上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的积极性甚高,力度很大,但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却嫌乏力,缺乏明晰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仍按惯性运转。教师教育不再和专业教育完全融合,而在专业和学科上进行分离。而在专业培养教师的学院内部,专业性与师范性的冲突,学科教育的研究与教学如何融合等问题仍然未能解决,实际上一些学校的教师教育不是在加强,而是被削弱了。

3 明确办学定位,加强师范院校的转型后建设

3.1 明确办学定位,确定院校自身发展目标

师范院校应明确自己在整个教师教育体系的层次,依据自身现有资源确定合理的办学定位。高师院校必须从历史演变、现实条件和现有的办学实力出发,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有目标地确定发展方向。其中,重点师范类大学更应在国家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担负起参照和示范作用,推动多元化和开放式的教师教育更好地发展。

另外,高等师范院校应立足于所在地区的发展需要,明确目标定位,突出区域特色,更好地承担起所在区域高层次教师入职教育与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的任务,为其他层次的师范院校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示范和课程指导,还应深入研究教育基本理论和区域基础教育领域中的重大实际问题,不断地提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3.2 立足现实,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就我国的现状而言,应当充分发挥重点师范大学的示范作用,允许其按照综合化的思路确立新的培养模式,开通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渠道,进行在“学科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教育”培养模式的试点改革。

另外,在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上,实施综合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阶段性课程体系,使学生就业时具备不低于综合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实力。加强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开设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学科教学法、教育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所需要的各项教育教学技能。同时,加强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实施与监督,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

从高等师范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师范院校必须实现由过去阶段性师范教育向终身化教师教育的重心转移。教师教育应是开放的、多元的、终身的,要同时构建职前与职后师范教育的融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建立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教育体系,这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长期任务。

事实上,目前的师范院校转型后体制创新仍然在摸索阶段,不能因为暂时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否定转型的必要性,师范类院校必须立足自身发展的现实,充分运用历史条件及资源,吸取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模式并大胆创新,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师范教育师范院校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等师范数学课堂中的践行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高专音乐师范教育课程建设刍议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师范教育“初等数论”教学改革探索——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