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都是情
2012-04-29王克亮
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这一点已成共识。可是当我们许多老师有意要去模仿名师对学生悉心关爱的方式时,却往往收效甚微,有时甚至会即刻碰壁。
究其原因,喜怒哀乐都是情。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是以爱的教育艺术而闻名的,但他“敲打”过一位学生。这位非常调皮的学生,其后竟意外地成为杰出的人才。为此马卡连柯后悔过,却又有点庆幸,更多的则是思考。
当时,那位过分违纪的学生也是异样地吃惊:一位如此深切关爱着他们的老师,怎么会发这么大的火?老师真的生气了。他先是被吓住,既而被深深地感动。
从此,他们的关系一下改变,升华了。也许真就是人们所说的,不“打”不成交,他成了学生中的先进骨干,马卡连柯的得力助手。后来他考上大学,自己也成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
著名作家魏巍在怀念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时,给他印象最深而述诸笔端的,竟是蔡老师一次上课时,用教鞭打他,童年的魏巍反用石板迎了过去。这一打一迎,师生间多少纯真美好的情意都蕴含其中。小魏巍以孩子狡猾的眼光,深切地觉察到:她爱我们。
毫无疑问,你不能“真打”学生,当然这里也绝不是要提倡什么“假打”弟子。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对学生情感投资的丰富内容和具体“手法”。
人的感情是丰富的,这正是人的魅力所在。老师由衷的赞赏,可以使学生欢呼雀跃、士气高涨地在某项集体活动中一举夺魁;老师真诚的发怒,能够振聋发聩、扣人心弦,令一位眼看就要滑坡的学生悬崖勒马。
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教师,在一次教育教学活动中情不自禁地眼圈红了,也可让全班同学为之动容,事后谁也不会嘲笑她哭鼻子的事,只会觉得自己的老师美丽动人。人格美和形象美的女教师,有时悄然动容、泪水盈眶,竟别具一种教育的魅力,抑或胜过诸多道理的劝诫与教诲。
假如老师以一种无言真切的沉默表达着自己的悲哀与忧虑,同样也能够感染学生的情绪。只要学生深爱他们的老师,当然首先是老师深爱着自己的学生。
有的老师一句“出格”的话语、一个含蓄的微笑、一个幽默的动作,都可以迅速调动学生的心理活动,掀起一片情感的波澜,形成一个小小的教育高潮。师生同其所乐,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平等融洽的氛围,一些不愉快的烦心琐事,说不定就在这欢声笑语中烟消云散了。
课上是老师,课后是朋友,该说就说,想笑就笑。这样,师生们行进在教育教学的山道上,虽然也会有不和谐的音符,但更多的却是默契配合、优美愉悦,是信心与勇气,是艰难攀登的脚步,是携手共进的旋律。
教师发自内心的喜怒哀乐之情,给学生带来的常常是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习环境和纯真灿烂、健全阳光的心理品质。学生的性格是各种各样的,教师的心灵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一成不变、一种格调、一种情绪、永远一副面孔的教育,时间一长就难以维持下去。
有的学生需要和风细雨,而有的学生则非雷霆霹雳不可。欢快是一种教育的情感,沉静抑或愤怒也未尝不是一种教育的感情。
应生气该愤激时,你不生气无激愤,态度淡漠不当一回事,学生即刻就会直觉你这老师没真心没感情,不可靠不可信。反之,本是祥和安宁之时,大家高高兴兴的,你却心烦气躁、莫名其妙地突然大发光火,同学们马上也就会有感觉,嘴上不说心里说,你这老师情感太自私,或者性情怪癖,心理有毛病。
我们不能因教师这一崇高职业,而将自己异化得道貌岸然,生硬刻板,没有人情味。相反,教师应该比从事其它职业的人情感更丰富正常,更有血有肉,更有人情味。
究竟何喜何怒何哀何乐?标准只有一个,你在张扬自己个性的同时,出发点应真心实意地为学生。喜怒哀乐都是情,内核却必须是真诚。否则你在那里作戏,玩弄学生的感情,迟早会被学生看破,令人生厌。应有的态度是以诚相待,自始至终,心只能用心换得。
一个挺好的方法,同一个教育对象,这个老师用起来很好,那个老师却不一定奏效。这与具体环境、各人素质有关,方法总是与主体及其它辅助因素同时起作用的。所以我们学习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要特别留意优秀教师们在运用方法时,那蕴涵在方法之后的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背景与手法。
所谓“手法”,借用武术上的一个术语,就是伴随着大动作自创的机变性优美小动作,是明显的表面程式下隐含着的过渡性的独特细枝末节。实际上每一门技术或者艺术都有其具体的“手法”,有人夸张地说它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教育的艺术,如果仅以为要对学生好,那就有些肤浅,只看到了事物的一般表象,而没有留意其内在的特殊细节。其实,喜怒哀乐都是情,这就是情感投资的具体细节问题,这就是教育艺术的“手法”问题。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文中提及的这个“手法”问题,不仅可以意会,而且能够言传。
(王克亮,东海县初级中学,2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