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机会:儿童立场的实践视角
2012-04-29邹丽勤周萍
邹丽勤 周萍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儿童常常因其不成熟的特点而成为教师眼中被质疑、被否定的对象,教师也常常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来强有力地塑造着儿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往往只是教师挂在嘴边的口号。“教育应当解蔽”,师生交往中,教师应确立儿童立场,让儿童真正拥有主体的地位,拥有独立的人格,真正享有思想的自由,享有话语的权利,从而实现自主成长、自觉成长与自我成长。而确立这样的儿童立场,在实践中就是给儿童以这种机会,其中包括给予表现的机会、评教的机会、辩解的机会等等。
一、给孩子评教的机会,让孩子成为裁判
【案例】“老师,这个字好丑!”
事件:一年级的语文教研课上,梅老师正认真地在黑板上的田字格内指导书写“画”这个字,她边写边说:“第一笔——横——起笔向右上方斜,中间的‘田写在田字格正中……”教室里安静极了,只有梅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在回荡。“这个字好丑呀!”随着梅老师最后的收笔,突然冒出了极不和谐的声音。一下子,孩子们有的转身看说话的孩子,有的则盯着老师的脸看。
处理:梅老师转过身来,很自然地对学生说:“真的很难看吗?请大家帮我看看。”好几个学生点头同意,梅老师也离开黑板走了两步再观察自己的字说:“是有点丑。这个字我怎么写丑了?”还是刚才说话的孩子,小手高举,他站起来说:“梅老师,您的最后第二笔竖折的折写得实在太长了,就丑了呗。”梅老师微笑着点点头,在孩子们的注视中修改了这个笔画,问:“这下好看了吗?”孩子们一起鼓掌:“好看了!”梅老师又很真诚地对那一个孩子说:“谢谢你帮助了梅老师!是老师的一字之师呀!”接着她又对全班学生说:“你们写的时候一定别犯梅老师一样的毛病,好吗?”“好!”
结果:孩子们个个认真书写这个“画”字。此刻教室里显得如此静谧,犹如一幅美好的画。
【反思】这样的结果让我惊喜:老师也与孩子一同成长。
也许,我们根本不想忘记、也根本不愿放弃对教育过程的绝对控制权和对教育效果的终极裁判权,在教育过程中,在教育效果上,学生从来就没有真正作为与教师平等的主体身份介入“自我掌控”、“自主评价”——这是教师惯性“滑行”的教育行为造成的,也是教师“成人中心”的教育观念造成的,是我们缺乏“儿童立场”的表现。我们潜意识中总存在着“孩子毕竟是孩子”的成见,总觉得他们没有多大的自制力能适可而止控制自己的行为,没有多强的判断力能恰如其分评价教育的得失。正是在这样一种“绝对先知”、“绝对正确”的“成人中心”心态作用下,一直以来“民主教育”形同虚设,“自我教育”有名无实,学生终究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被“教育”得乖乖巧巧、服服帖帖。而这群毫无批判精神和质疑意识的孩子,焉能指望他们成长为开拓创新的一代新人?焉能期待他们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正是长期以来心存这样的忧思,所以在梅老师的课上看到上述场景,本人感动欣喜无比。梅老师只是一位没有任何学术称号的普通语文老师,但在这堂课上我见识了她的不普通。“这个字好丑呀!”面对学生这样赤裸裸的直面指责,梅老师没有因为自己是老师就勃然变色,而是毅然抛开那冷冰冰的“尊严”,反师为生,欣然接受学生的批评,并在学生“指点”下改正了错误。很显然,这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尊重,是一种豁达,是一种智慧,更是彻悟教育真谛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把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把民主权利还给了学生,把人格尊严还给了学生,最终是把信心还给了学生,把勇气还给了学生。
如果说,我们真正认识了儿童,真正理解了儿童,真正明白了教育成功的关键,那么,我们就收回自己那脆弱的虚荣,勇敢地让学生成为我们教育行为的“判官”吧,这样我们就会看到学生的真言真行,并在解读他们的真言真行中看到“儿童立场”,在尊重他们的真言真行中走向“儿童立场”。
二、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孩子展露才华
【案例】“老师,我想当领诵!”
事件:一次,学校要从四年级七个班里选出60名学生排练一个献词,其中需要四名领诵,几经选拔,最后挑出了三女两男。一排队形,发现女生菲菲个儿特小,和其他几位相差一个头,排在一起,极不相称,于是,她被淘汰。小个儿女生趁排练空当走到我面前问:“老师,我是我们班的领读员,为什么不让我当领诵?难道就因为我个子矮吗?你不是说谁的水平高,谁就当领诵吗?老师,我想当领诵!”
处理:孩子直截了当的问题让我无言以对。怎么办?我的大脑飞速运转,突然,灵光一闪:先让所有孩子安静下来,告诉他们我想听听大家的想法,让他们帮着做个选择。孩子们也有两种意见,一类认为菲菲的朗读水平很高,按照老师选拔的标准,她应该当领诵;另一类学生认为她个儿比其他三位领诵矮了一截,站在一起不好看,应该为学校考虑,不要当领诵。此刻我把选择的权力交给菲菲自己。我对她说:同学们的意见你都听明白了,你自己选择吧!菲菲想了一想,坚定地说:“我还是决定当这个领诵,我想用我的努力告诉大家,虽然我的个子小,但我的领诵很好。我希望大人都能公平地看待每一个人,决不能因为他的外貌就不给他机会。”孩子的话掷地有声,字字句句敲击在我的心灵之上,也打动了在场的每个孩子。我决定,让菲菲当领诵。
结果:小家伙不辱使命,成为献词台上个儿最小但表现最出色的孩子。
【反思】这样的结果让我庆幸:“其貌不扬”往往“其才可嘉”。
的确,孩子和每个大人一样,需要公平的待遇。仅仅因为个儿小,就要被淘汰,对于孩子是极不公平的事。如果仅仅是在打造一个真正的艺术品,如果这个艺术品非得讲究群像造型的“整齐美”抑或“均衡美”,那么,将体型划一列为选拔演员的条件是情有可原的。然而,这里只是一个献词,注重的是普通话的朗诵水平,因而,刻板地追求视觉美感,硬是根据孩子的相貌、身材这些外表因素来筛选参加节目的人员,显然是在人为制造“人心伤害事件”。毋庸置疑,在教育者眼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平等的;也毋庸置疑,在学生心中,每一次活动机会都是珍贵的,而这种机会也应该是人人均等的。因此,我们组织任何活动,如果总是凭主观好恶,列出所谓的条件,设置无理的门槛,让原本可以公允的标准偏离了轨道,就会导致学生心中的不平,其自尊受到伤害,自信受到打击,从而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鉴于这些对“儿童立场”的理解,我真庆幸那次在献词人员筛选中,很快听到了孩子内心的呼喊,听出了孩子对不公的抗争,听懂了孩子强烈的表现欲和足够的自信心,及时调整了自己的行为;我真庆幸自己在“返回童年”的换位思考中,及时扭转了惯性思维的错误,让一个确有实力的学生成全了心愿,展露了才华。
由此,我想说:老师们,扔掉你手中的那一把把尺子吧!量个子的、量成绩的、量纪律的、量行为的……统统扔掉吧!站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的需求都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能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不能把自己的兴趣当作儿童的兴趣。向儿童走去,近些,再近些,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每个孩子的“可能性”,为不同的孩子设立不同的目标,并促进他们一步步逼近目标,再树起新的目标。这种尊重、理解、守护、陪伴、引领才是我们教师教育的立场。
三、给孩子辩解的机会,让他们倾吐苦衷
【案例】“老师,真的不是我!”
事件:课间活动时,学生报告:轩轩被阳阳打伤了,鼻子流了好多的血。在我带轩轩到校医室就诊时,阳阳把自己的手背咬伤了。
处理:我叫来阳阳询问事情的经过。他一直低着头念道:“不是我,真的不是我……”我耐心劝说阳阳:“做了错事只要承认错误还是好孩子,对吗?”阳阳频频点头同意,可就是不愿意向轩轩认错。放学后,我联系了阳阳家长,要求家长配合教育,让阳阳向轩轩道个歉。
结果:第二天早上,阳阳没有到校,他爸爸拎了牛奶水果早早等在教室门前。他叙述的情况让我惊讶不已:阳阳高热一个晚上,生病了。一回到家,阳阳不吃饭,不肯说事情的经过,只是不断念着:“不是我,不是我……”为了惩罚他,家长按照惯例让他站壁角反思。换做往常,他会在10分钟内承认错误并保证不再犯错,可是昨晚他就是不认错。30分钟后他妈妈去看他,只见他双脚发抖还在念道:“不是我,不是我……”他妈只好抱起他安慰:“今天的事,不全是阳阳的错,阳阳很害怕是吗?”这时,他哇的一声大哭了出来:“妈妈,我转圈圈,不知道怎么打到了轩轩,我看见好多好多血,我好害怕,我好害怕,可是谁都不帮我……”妈妈说:“哦,阳阳是不小心打到轩轩了,不是故意的,对吧?那你为什么要咬自己的手呢?”“我看见好多血,我紧张极了,我怕轩轩会死,我不知道怎么办。”阳阳边哭边说。晚上,阳阳一直高烧不退,并几次叫着:“血……血……”看来昨天阳阳真的受了不小的惊吓,今天只能休息了。
【反思】这样的结果让我震颤:莫忘留意心理受伤者。
是呀,昨天受伤的何止轩轩一个?阳阳也受伤了,而且伤得更深,因为轩轩是伤在鼻子,而阳阳是伤在心里。
回想自己处理学生的大小纠纷还真不少,一般来讲,总是赶紧救治破皮、流血等外表受伤的学生,而后调查经过时总会狠狠批评出手伤人者,却从没有想过:除了身体受伤的还会有心灵受伤的,并且问题之严重往往不在身体受伤的而在心灵受伤的。就像阳阳,一个无意的举动伤到了轩轩,轩轩流那么多血,这确实是个问题。阳阳见状十分紧张,听到同学纷纷告状便更加紧张,联想轩轩流血过多可能会死便紧张至极,这分明是心灵受伤,更是个问题。然而此时此刻却无人顾及他,及时宽慰他,他心里该承受多大的压力,该经受多大的折磨呀!所以他在十分孤独无助的痛苦中咬自己的手背。可作为老师,我只关注肉体受伤者,丝毫没有留意心灵受伤者,还一个劲地要求他认错、道歉。这种行为,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武断的教育行为,是缺乏儿童立场的具体表现。
这样的经历,也许很多老师都有过,但我们是否都这样反省过自己?由此,我想说:教育者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应该真正蹲下身子,走进孩子的心灵,洞悉孩子的心灵,读懂孩子的心灵,呵护孩子的心灵,随时倾听孩子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尤其要以敏锐的教育理解和宽广的教育情怀去包容和温暖那些犯错且又受伤的心,万万不可事到临头被表象蒙蔽双眼,以想当然的惯性思维处理问题,对稚嫩的童心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邹丽勤、周萍,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21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