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模式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前景探析
2012-04-29张毓婷
张毓婷
[摘要] 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映射到企业信息化建设道路上的每一个阶段,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从部门级的会计信息系统到企业级的会计信息系统,从事务型到财务与业务的融合,从企业内到企业间的集成。本文探讨Saas模式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SaaS模式;应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01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23- 0002- 03
1SaaS的概念和优势
1.1 SaaS的概念
2003年6月,Salesforce 公司在对ASP模式改进的基础上首次推出“SaaS”概念,即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在SaaS模式下,SaaS服务商为企业提供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硬件,并负责信息系统的实施、维护、咨询,企业通过互联网即可使用信息系统。
1.2 SaaS的优势
1.2.1 较低的成本和灵活的付费方式
初次投入费用的降低:在SaaS 模式下,企业只要用浏览器就可以连接到SaaS提供商的托管平台,所以用户需要的全部基础设施就是用来运行浏览器的设备以及让该设备可以访问互联网的简易网络。
运行维护费用的降低:企业将不必提供、运行、管理自己的内部基础设施,SaaS有助于加快实施企业的解决方案,同时尽量减少所需的IT资源。
减少因为企业规模变化带来的信息化建设的浪费:采用SaaS的解决方案时,以租赁的方式使用软件,按需使用,按需付费,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根据发展模式购买或退掉相应软件,避免被过多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所累。
1.2.2 更成熟的解决方案和专家支持
SaaS的提供商在推出产品之初,就已对特定领域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规划、设计、实施、部署及测试。对企业而言,拿到手的方案是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企业唯一的“瓶颈”就是如何把这个方案与自己的业务流程联系起来。
SaaS后期更是提供了免费的升级和维护服务:由服务提供商在服务器端统一升级,若使用中遇到问题还可以在线咨询。
1.2.3 更灵活的使用方式
传统的应用软件往往受制于客户端,由于SaaS只要用浏览器就可以连接到SaaS提供商的托管平台,企业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可以使用PC、平板电脑、手机等各种设备,并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这在当今经济趋于全球化的时代,无疑是非常便捷的。
2SaaS的产品类型及其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对象
2.1 SaaS的产品类型
SaaS产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管理型和工具型。管理型产品如Salesforce、XTools主打的CRM,金蝶友商网、用友伟库网提供的在线会计、在线会计代账;工具型产品如金山在线翻译,瑞星在线杀毒等。
SaaS的管理型产品以主打CRM的厂商较多,如Salesforce、Oracle、XTools,在线会计产品提供商主要有:SAP、金蝶、用友、金算盘、速达等。
2.2 SaaS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对象
2.2.1 普通企业
SaaS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而言是采用先进技术的最好途径,它消除了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需要,在价格、应用方式上的优势使得SaaS对中小企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并且中小企业往往有若干的分支机构,相对以往的集中会计处理模式,SaaS更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但是SaaS模式并不仅仅着眼于中小企业,SAP、Oracle、微软和其他传统的软件厂商认为,SaaS并不需要一定是多租户,SAP开发了一套与客户的大型现场SAP应用集成在一起的SaaS模块,可以从客户获得更多的服务收入,并解决大型企业关注的问题——把一些最敏感的商业数据放在云(Cloud)中。
2.2.2 代理记账
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有两类:第一类是代理记账公司,如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服务公司;第二类是个体代账人员。代理记账公司一般对上百家客户提供代理记账服务,传统财务软件模式下,双方数据共享困难,并且由于病毒等因素,数据可能丢失,SaaS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个体记账人员而言,SaaS在线会计可以按月或按年付费,成本和风险大大降低。
3SaaS的发展现状
3.1 SaaS在国外蓬勃发展
SaaS自2003年6月由Salesforce.com首次推向市场以来,在国外的发展势头迅猛。当大多经济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出现大面积低迷的时候,SaaS却逆势上扬。
Salesforce于2004年成功上市,至2007年拥有付费客户64万户,客户满意度高达97%。2012财年,Salesforce.com收入22.67亿美元,同比增长37%,成为第一家收入突破20亿美元的SaaS厂商。
SAP在2007年9月推出了SaaS模式的产品——Business By Design。Business By Design是目前市场上功能最全面的SaaS ERP产品。
2008年4月,面向小企业财务软件的Intuit公司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其Quickbase平台,使得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使用Quickbooks。
3.2 SaaS在国内遭遇挫折
2004年6月,八百客成立,它是国内首家提供大型企业级CRM的托管商,标志着中国SaaS产业的开始。2007年,阿里巴巴与微软合作,推出阿里软件,建成“软件互联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在线软件服务。同年,IBM与金蝶联手推出友商网,开设了应用在线会计平台。2008年7月,用友公司推出SaaS平台伟库网,其核心业务是网上订货平台。
SaaS模式给传统的软件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不过,作为一种新兴的业务模式,SaaS模式由于其在技术、应用方面不够成熟,相对于传统解决方案的优势并未完全释放,用户对于该模式还处在一个充满好奇又无比谨慎的初级阶段。
Salesforce自2003年设立亚太地区市场之后,立刻覆盖了日本、韩国、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然而由于水土不服,Salesforce在中国发展陷入瓶颈,增速明显过慢。据易观国际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11上半年国内SaaS管理软件市场份额统计中,Salesforce只占3%,且客户多为外资企业,与其在北美、欧洲等地的市场份额有天壤之别。
2010年3月2日,阿里巴巴发出公告:将关闭阿里软件互联平台并终止提供相关服务。对于年轻的SaaS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极具杀伤力的消息。一方面,打击了SaaS厂商的信心;另一方面,对SaaS用户的信心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用户本来对SaaS就有两大担心:一个是担心自己的数据安全得不到保障;另一个就是担心SaaS提供商倒闭,阿里软件的夭折加大了用户的担心。
3.3 管理型SaaS市场能否实现突破是未来SaaS发展的关键
计世资讯研究认为,管理型SaaS在种类、应用广度和深度上的提高,才是SaaS真正发展起来的标志,是未来SaaS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工具型SaaS应用在中国已经发展多年,具备较好的市场基础,其发展阶段已经相对成熟,而管理型SaaS应用整体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厂商集中度不高,销售额居前五位的厂商仅占到管理型SaaS总体市场的10.5%。2009年中国管理型SaaS市场品牌结构中,按照销售额份额统计,排名前五位的厂商依次是金蝶友商网、用友伟库网、八百客、金算盘和 XTools(参见图1)。
4SaaS发展的阻力
4.1 观念和信任问题
(1)观念上:在企业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的观念里,要改变传统财务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方式,来自于对SaaS的认知度。认知度低,是管理型SaaS推广中的最大障碍。向坚持认为SaaS用户接受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我国,尚有大部分企业的负责人不知道有SaaS模式的存在。
(2)信任问题:SaaS的信任问题由来已久,主要有两方面:①数据在网络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企业的数据存放在SaaS服务商中,如何确保这些数据不被共享并保证数据的所有权。②对SaaS服务商的信任问题。一旦SaaS服务商因各种原因倒闭,财务数据如何保证?或者虽然数据保存下来,数据移植可能会产生巨大的迁移成本。
4.2 软件本身问题
(1)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计世资讯研究发现,在SaaS流失的客户中,大多数用户在试用后就选择了放弃,其主要原因并不在数据安全上,而在于产品未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2)服务质量的保证:更专业的服务是SaaS的重要优势之一,但是现有SaaS服务商的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是用户放弃SaaS的主要原因之一。
(3)易用性:SaaS如果不能比相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简单、易用,快速实施是难以立足的。
5SaaS未来之路
无论从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市场的需求,还是国外SaaS蓬勃的发展来看,我国SaaS在会计信息化上的发展趋势是乐观的,SaaS所代表的云计算这种互联网应用交付模式终将走向未来。目前SaaS发展遇到的瓶颈需要从多方面去解决。
5.1 法律的保护
会计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信息化要接受新的模式,必须有相应的会计法律法规的支持,以及对丢失或泄露数据进行严厉惩罚的服务协议。目前基于SaaS模式的相关政策文件、法律并不是很健全,对SaaS模式的会计处理缺乏引导,没有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5.2 观念的推广
企业的一切行为是以利润为导向的,只要企业认识到SaaS能够真正解决企业的问题,自然会主动选择并投入。这时,SaaS具备的价格、快速实施和低维护成本等优势才具有实际意义。
5.3 有实力的大服务商的出现
SaaS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应用,我国也没有出现真正有实力的SaaS厂商。虽然微软、Salesforce在摸索着中国的在线租用软件市场,但是并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SaaS在我国的蓬勃发展需要有实力的大服务商的引领。
主要参考文献
[1]于荣.金融危机:SaaS冲破预热期的“催化剂”[J].信息与电脑,2009(1).
[2]向坚持.SaaS模式的CRM用户接受度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