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2012-04-29阮蕾蕾

考试周刊 2012年25期
关键词:习语英汉汉语

阮蕾蕾

摘要: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都拥有大量的习语。习语是经过长时间使用而提炼出来的独特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习语一般结构严谨,形式简练,具有形象鲜明,表达生动等特点,是语言中重要的修辞手段。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加之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习语的翻译比较复杂。本文根据英汉习语翻译方法,结合文化差异方面,探讨如何处理习语翻译这一问题。

关键词: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翻译

一、习语、文化与翻译

习语(idioms)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发展的结晶。世界上凡是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大量的习语。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表达手段最丰富、文化传统最灿烂的语言,其习语更显得纷繁浩瀚。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英语习语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示出英语民族语言文化的底蕴。英语习语包括比喻性词组(metaphorical phrase)、俚语(slang)、俗语(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s)等,而且习语的整体意义往往不能从组成习语的各个词汇意义中揣测出来。

什么叫文化?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现代文化之父”之称的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形式样又包括隐形式样,它具有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的”。习语是某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由于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别,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

翻译是借助语言这一多功能的符号体系,进行各种文化信息之间的转换。从本质上讲,翻译就是一种相当高程度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活动则是译者通过艰苦的比较、介绍、吸收等工作寻求尽可能高程度的文化交流。翻译、文化和文化交流三者密不可分。一方面,翻译离不开文化,翻译者首先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另一方面,文化和文化交流又依赖于翻译。没有翻译,就谈不上文化之间的交流。

习语翻译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高低。由于习语是任何一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还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要翻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修辞方法,而且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这样才能实现最高限度的文化交流。

二、习语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习惯成年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差异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事物或统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会引起误解,习语恰恰是反映这种文化差异的极精炼的方式之一。习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形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极大的联系。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因此产生了很多与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海、水、航行等词汇有关的经典习语,例如:

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好风快扬帆。

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流深。

而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故用语很多是农谚,例如:

槁木死灰withered wood and cold ashes

滚石不生苔。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2.风俗习惯的影响。

习俗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对不同动物的不同态度上。中国人喜欢龙,“龙”被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被看做光明的未来,“望子成龙”。可是英美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而英美人喜欢狗,狗不但是玩物,而且被视为家庭成员。在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极个别外(如go to the dogs),绝大部分不含贬义,例如: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而在中国人眼里,狗的形象多半是令人厌恶的,许多成语,如“狗胆包人、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都是贬义词,至于“落水狗、哈巴狗、走狗”等都是为虎作伥的帮凶形象。

3.宗教信仰。

中西的宗教信仰一向不同,西方人一般信奉基督教,而中国人一般信奉佛教,这在习语里面也表现得很明显。在中国,佛教有2000多年的历史,留下了很多习语,例如:

临时抱佛脚。Embrace Buddhas feet in ones hour or need–seek help at the last moment/make a frantic last minute effort.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Drop ones cleaver and become a Buddha-achieve salvation as soon as one gives up evil.

而英文中,和基督教有关的习语很多,例如: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Go to hell.去下地狱。

4.科学、技术、经济的不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七十年代,经济、贸易发展迅速,也给英语带来巨大的变化。例如“throw out of gear”,指失去控制。这是因为传动装置是一台机器重要的部分,一旦丢失,整台机器就会失去控制。再如,“bull market”和“bear market”,译为中文是“牛市”和“熊市”。“bull market”源于牛总是昂着头,比喻股票上扬,而“bear market”源于一个俚语,即“sell the beat skin before you caught the bear”,表示赶紧抛售股票。而中国在这个时期,经济、贸易发展缓慢,根本就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汇,因此我们也就只能把这些词汇直译过来。

三、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一门艺术。译者总是要先掌握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风格,然后运用翻译技巧,再用另一种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下面我们就英汉习语反映的文化差异方面对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讨论。

1.直译法。

英语和汉语中有少量相同或相近的习语,其字面意义与隐含意义都相同或相似,包含的文化信息也是如此。因此,这种情况下,直译更加传神、形象,我们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这些习语。但必须强调的是,应在不会对译文语言引起错误联想或误解的情况下,保留原文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文化色彩。例如: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

armed to the teeth 武装到牙齿

sour grape 酸葡萄

the cold war 冷战

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

与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有关的习语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对于这些习语的翻译我们大都采取直译的方法。在中国有许多与佛教有关的习语,例如: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

草木皆兵。Every bush and tree look like an enemy.

请君入瓮。Kindly Step into the Vat.

望梅止渴。Quenching thirst by watching plums.

2.意译法。

当直译有困难或勉强译出会使读者无法理解时,一般应用意译法。意译就是抓住主要内容和喻义,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例如:

To break the ice,Ted spoke of his interest in mountain climbing,and they soon had a conversation going.为了打破沉默,特德说自己对爬山有兴趣,这样他们很快就交谈起来。

运涛好久不来信了,一家子盼了星星盼月亮。For many months no letter came from Yuntao and his whole family worried over him day and night.

英汉习俗差异方面的习语也多用意译法翻译。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因此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狗的贬义形象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例如:

狗眼看人低 be a bloody snob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Poke ones nose into other peoples business

狗熊 coward

狗腿子 hench-man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部分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为。例如: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3.同义习语套用法。

有的英语习语和汉语同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双方有相同的意义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和修辞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同义习语套用法。例如:

to throw cold water on... 泼冷水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浑水摸鱼

wall have ears 隔墙有耳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半斤八两

但在采用这种方法翻译习语时,我们要注意两种习语各自的特点,如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工业也很发达;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是一个农业大国,人民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则是“挥金如土”。另外应当注意不要用汉语中具有民族、地方色彩的习语硬套英语的习语,例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和汉语习语“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虽然有相同的意义,但在英译汉原作时绝不应套用后者,因为诸葛亮是我国的一个历史人物,与原作上下文会形成矛盾。

4.节译法。

在汉语习语中,常有并列的对偶结构,用两个不同的喻体表达相同的喻义。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铜墙铁壁”等。对此类汉语习语通常可采用节译法,即省去并列重复的部分。例如:

冷淡的阳光照着他们的愁眉苦脸和长发白眼。(《林海雪原》)

The cold,pale sunlight fell on their gloomy faces,long hair and lusterless eyes.

这里,“愁眉苦脸”就是“gloomy face”无需既译“眉”又译“脸”。

英语习语常常以缩略的形式出现,如: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none(杂而不精的人)可缩略为:“Jack of all trades.”“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可缩略为:“To cry over spilt milk.”含义都不变。

一般说来,简化习语的英译汉,对英语习语进行翻译的条件是译者必须熟悉英语常用习语及其简化现象,可在易解的情况下保持原文的简化形式。又如,当王红看见她的哥哥背着管教严肃的父亲偷偷吸烟时,她可能会说:“When the cats away,hey?”译文“猫儿不在了”正是保持了原习语“When the cat s away,the mice will play.”(猫儿不在,鼠儿成精。)的缩略形式,因为读者是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其含义的。

5.补译法。

与节译相反,当简化了的习语在英译汉后不能满足易解的条件时,就要按原型习语译,我们称之为补译。如:

“Well,its the old story of the stitch in time,”he said,“your politics could have got the weird little bastard with no trouble...”

这里原文“the stitch in time”是习语“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及时缝一针,可以省掉九针。)的缩略,如果直译为“及时缝一针”,意思就不明确。我们要放弃原文的简化形式,按原型习语译为:“嗨,还是那句老话:及时缝一针,可以省掉九针。”就比较好懂了。有的英语原文虽然没有习语,但在忠实于上下文的内容和风格的前提下,可以将这些英语原文中的非习语译为汉语习语,使译文生动有力,这种译法我们也视之为一种补译现象。如:

Over the past several weeks,she had grown increasingly restless.过去几周,她越来越六神无主。

Dulles greeted me with a bemused look.杜勒斯欢迎我时,满脸是呆若木鸡的表情。

6.直译加注。

有些带有浓厚民族色彩和形象或具有典故性的英汉习语,在进行直译时,必须加注才能交代清楚原意。如: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运煤到纽卡斯尔,多此一举。

只译出纽卡索还是不够的,因为读者可能对“纽卡斯尔”不是很了解,必须加注,说明纽卡斯尔是英国的一个产煤地,那么运煤到纽卡斯尔自然是多余的事。如:

穷棒子闹翻身,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暴风骤雨》)

The way we poor folks try to emancipate ourselves,is just like the way the Eight Fairies crossed the sea each displaying his own talent....

把“八仙过海”直译成英语,而不介绍“八仙”,这是很难让英语读者理解的。所以加注:“The eight immortals of Taoism in Chinese folklore.”

四、结语

习语作为语言的浓缩形式,包含了与本国历史文化传统息息相关的文化信息。文化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习语翻译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一不小心就会错译或漏译而贻笑大方。习语翻译中的难点在于意义不能从字面上判断出来而又包含了特定的文化成分。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不能死译,而是要在保持习语原有的特色下,译出其文化内涵。习语虽可采用多种翻译方法,但是没有固定的模式套用。所以,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小心谨慎、灵活处理,尽量使原文和译文在语言魅力和感染力上保持一致,不要因望文生义导致死译、乱译,而失去了习语的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2]张韵斐.现在英语词汇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曾新.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4]陈文乾.试论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3).

[5]耿龙明.翻译论丛[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6]徐晓丹.论习语中的文化翻译[J].学术交流,2004,(5).

猜你喜欢

习语英汉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