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成就精彩课堂

2012-04-29朱庆生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2年3期
关键词:小猴子对话蜗牛

朱庆生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课堂教学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的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有效对话,引导并促成学生与课文作者的对话、与自己及他人的对话。通过“对话”,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一、转变角色,营造“对话”的氛围

真正的对话,是建立在平等关系基础上的自由交流。在对话式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实现角色转变,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如果教师能放弃自己的“威严”,以一个朋友、伙伴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学生就自然没有了紧张和害怕的心理,自然就敢说、敢问、敢议。

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亲近学生,用商量、研讨的口气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争论。比如,“老师想这样做,你们看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样想的,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对于学生的见解,教师不能轻易下结论,要允许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或者是指出教师的错误或不足,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并热情对待。首先要对学生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好品质给予肯定,再耐心解答。教师的观点和学生的观点在平等的对话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就容易被激发出来。

二、巧妙设计,创设“对话”的情境

利用实物、图画或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话的欲望,并提供对话的素材。例如,《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十分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篇幅不长,图文并茂,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上课伊始,我就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图,引导学生从外表、表情两方面观察两幅图中蜗牛有什么不同?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目睹了直观的图画,说话的欲望油然而生。

对话要有话题。话题可以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中的感受、发现、疑问,也可以是围绕课文重、难点的问题。如,教学《蜗牛的奖杯》一课,我在指导学生看图后,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以前的蜗牛会飞,后来就只能爬?学生带着这样的话题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同时也领会了课文的寓意。

教学中还可以用“演、说、唱、画”等方式调动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学生与文本对话后了解到:人和动物相亲相爱,和睦共处,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扮演一只丹顶鹤,向黄海之滨的人们、向小伙伴说几句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

三、多管齐下,注重“对话”的实效

1. 对话文本,获取信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学生通过默读、朗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咀嚼、回味文本。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对话情境中,怀着浓厚的兴趣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可以鼓励学生把文本读通、读顺、读懂,有疑问可以在文本上做记号,有收获和感受的可以随手写下来。

2. 生生对话,相互启发。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与文本对话后,每个人获取的信息都不尽同,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了个性,产生的问题更是因人而异。这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生生对话。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小猴子下山拿玉米,见到桃子便丢下了玉米摘桃子;见到了西瓜,又扔了桃子捡西瓜;见了野兔,就丢了西瓜追野兔,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说明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也有学生通过生生对话却有着独特的感受,他们说,小猴子专拣好东西拿,说明小猴子很聪明……在生生对话中,学生互助互动,使疑问得到了解决。在对话中学生发问、质疑、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

3. 师生对话,触发感悟。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这种形式,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提供大量信息背景,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求得共识。例如,教学《狼和小羊》后,教师可以就“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这一话题让学生展开对话,并请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给故事加个结尾。学生兴趣盎然,围绕这个话题,很快编出了好几个精彩的故事结尾。教师相机评点、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对话的过程中,训练和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

猜你喜欢

小猴子对话蜗牛
小猴子
蜗牛说
小蜗牛
小猴子
淘气的小猴子
蜗牛(共3则)
蜗牛
勇敢的“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