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教育绑架了孩子

2012-04-29马志响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29期
关键词:石子意志国学

在一次盛大的国学教育论坛上,主办单位安排了一系列节目表演。于是乎,舞台上的一群孩子身着古装汉服,行古式汉人之礼,正襟危坐在汉式茶几旁,向我们展示着古人的茶道艺术,汉式礼仪,在古乐的伴奏下,一本正经地朗诵《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表演古代的舞蹈,弹奏古琴、吹奏古箫……

主办学校为此而津津乐道,而我却觉得台上的孩子成了教育棋盘上被任意摆布的棋子,他们被套上“礼仪”的枷锁,被囚禁在“国学教育”的小天地,被强迫“穿越”到古文化中。悲哉!谁来过问:孩子们在台上演绎着相距遥远的东西,他们快乐、幸福吗?他们认可、接受吗?我们一贯以成人的一厢情愿,把孩子当成试验品和展示品,却未从孩子的视角去考虑他们的感受和兴趣。

一年级孩子,正在学习《乌鸦喝水》,在教师启发下,大部分学生形成了乌鸦真聪明,通过投石子,终于喝到了水的共识。这时,一个男生急得脸通红,手举得很高:“乌鸦不一定喝到水!”一语惊人,听课的教师都低声交谈起来,执教的老师有些惊慌失措。“你怎么能这样说?”老师的追问中有些许不满。“因为石子会把水淹没!”孩子忽闪着大眼睛一本正经地回答。教室内静得出奇。“投了石子,水会逐渐上升,石子怎么会淹没水呢?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以后回答问题前一定要多动脑筋!”老师显然有些不耐烦了。孩子默默地坐了下去,沮丧的神色中透出一丝不服。

下课了,我轻声和他交流,他悄悄地告诉我:“昨天我在家做了实验,水少的情况下,石子就会把水淹没,水多的情况下,当然是水上升了。”多么有主见、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啊!可这个学生在大胆实验基础上得出的“惊人”结论被教师无情绑架了,这金子般充满创新的火焰被老师硬生生按照自己“标准”的思维模式给掐灭了。

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多是备教材、教法,单方面设计出供学生行走的教学流程路线,而缺少真正的“备”学生,备学情。不少教师把教学中的知识点肢解成一个又一个问题,让学生沿着教师设计的路线图,不能旁逸斜出,一切尽在师者掌握之中!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在狭窄的小道上,学习呈现出“伪建构”的特点,硬要学生接受老师意图的现象俯拾皆是,教育绑架愈演愈烈。

孩子有孩子的生活世界,有自己的思维、想法、意志、追求和独特的成长方式,他们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建构,而非外力强而加之。好的教育应如鸟还林,如鱼得水,应是生命的自由呼吸、自然拔节。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自主选择适切的学习、生活方式,并给他们的成长创造适当的条件,让他们有尊严地学习、生活,自由快乐地成长。

而我们的教育者多是用心研究××文化、××模式、××课堂等“形而上”的东西,而非静下心来、俯下身子往低处去多研究孩子。教育需要“顺性而为”,在于引导而非强制。但凡生命,都有它自身的意志和精神,这种意志和精神是外部环境所无法改变的,只能满足它、顺应它、引导它,最后才能发展它。那个叫郭橐驼的能把树种好不正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使其“天者全而其性得”吗?教育之道,顺天应人。所以,我们不应以成人的绝对优势力量和所谓的“标准”捆绑儿童的意志和精神,不要用自己所谓的爱心善意绑架儿童的自然天性,奴役其个性,少些外控、干预和独裁,顺应童心、童性,让真正的童心在民主与自由的教育田野里生根、发芽!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为了实施创造、民主的儿童教育,他提出了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和时间解放这“六大解放”。教育即解放,今天当我们再次重温这教育箴言时,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弥足珍贵。

老师们,给孩子一些自由思维、活动、探索、自我追求的时间和空间吧,世界上的那些大发明家,大学问家,哪一个不是按照自己选定的目标孜孜以求而后获得成就的呢?要解放我们的孩子,而不能捆绑和束缚他们的头脑和手脚,只有这样,才可能破解“钱学森之问”,中国才有创造,也才有希望。

(马志响,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新吴窑小学,221133)

猜你喜欢

石子意志国学
动物的“自由意志”
“垂”改成“掉”,好不好?
蛋和石子
石子
摆石子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巧猜石子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