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巧妙融合

2012-04-29朱金梅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2年3期
关键词:品德儿童心理

朱金梅

儿童的喜怒哀乐构成了其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不仅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更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基。而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有助于优化心理品质。就现行品德教材而言,蕴涵着大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果我们在进行品德教学的同时,能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很好地把握这些心理素材,尝试将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巧妙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将会在提高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前提下,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营造温馨气氛,完成“幼小”过渡

一年级是儿童由幼儿期向童年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是真正跨入求知生涯的第一步,儿童生活的主要活动也由幼儿期的以游戏为主向童年期以学习为主转变。对于6岁左右入学的孩子而言,这种变化容易使孩子感到不适、紧张、畏惧,势必会导致心理上的压力、情绪上的焦虑。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完成从“幼儿期”到“儿童期”的角色转变,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为儿童营造温馨、亲切的心理成长氛围,使儿童的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帮助其适应新环境,逐渐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在教学一年级思品一单元《拉拉手交朋友》、《我们的校园》、《小学生活开始啦》等课时,正值新学期初,有不少入学新生每天来校上学都会发生“哭闹”事件,令家长和老师头疼不已。因此,在开展教学时,我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儿童开展“自我介绍”、“找朋友”、“手拉手”、“参观校园”等活动激发兴趣,在温馨、愉悦的氛围中调整情绪,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进行交往活动,结识新朋友,指导学生选择“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摆一摆”、“贴一贴”等方式,把自己眼里的校园展示出来,让孩子们由远到近、由表及里地逐步体会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他们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温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焦虑感下降,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孤独、胆怯等不良的心理倾向,引导儿童始终保持那份对小学生活的新鲜感和期待,良好的情绪和心境对儿童的一生都有益,从而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幼小”过渡。这也是快乐的延伸。

二、及时疏导调节,增强适应能力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不仅是丰富的课程资源,更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孩子的个性品质、心理调节能力及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有直接的关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己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在五年级第一单元的教材编写中得以体现。教学中,教师可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就当前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敏感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展开讨论。

例如,在教学本单元第2课《家里的烦人事》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生活中的烦恼,正确面对家庭矛盾,包括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等特殊问题。交流中有一名学生情绪特别激动,从她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我了解到她的父母离异多年,父亲早已重新组建家庭,而她多年来却抱着父母重归于好的幻想,言语中透着无比的失落和无奈。面对这个内心怀着与现实生活存在严重偏差的“美好愿望”的孩子,我强烈意识到这个“美好愿望”最后可能会成为她内心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给她的心灵造成莫大伤害,如果不及时给予引导和矫正,会严重影响其心理发展的方向。因此,我结合她家的现实状况帮她进行理智分析,让她试着从父亲的立场思考问题:“爸爸已经有了新的家庭,如果爸爸与你妈妈重归于好,那么爸爸现在的家是不是也变成了不完整的家呢?爸爸该多为难呀?”理智面对现实后,我趁热打铁,马上对这个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离婚的事经常发生,虽然我们年龄还小,还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离婚的原因,但是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学会接受现实、尊重父母的选择,并尽可能理解。

其实,不管家庭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爸爸和妈妈还是和从前一样深爱着你,你和父母之间的亲情是永远不变的,这一点你一定深有感触吧?因为你的爸爸妈妈仍然那么爱你、关心你!当然,父母离婚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带来一些磨难,但是只要正确面对,就能把影响降低到最小。

童年只是人生的第一步,我们没有必要为此背上沉重的负担,而应该勇敢面对,努力让自己适应新生活……”字字句句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我的一番话得到了她的认可,再加上其他同学给予的鼓励和真诚的祝福,她终于破涕而笑,从她明亮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她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当今社会中,父母离异的学生有很多,而且他们大多数对其中的一方都在心理上有一种怨恨甚至是仇视。如何让学生理解父母,并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呢?教师有必要为他们做心理辅导,让他们说出心中的不快乐,使他们那压抑和不满的情绪得以宣泄,再通过换位思考,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来引导他们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的不幸。教师从内心深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诚挚的帮助,能够感染、打动学生,乃至转化为学生面对现实的心理动力,这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三、消除自卑心态,认识接纳自我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还处在很不成熟的阶段,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学生眼中的“自我”是不全面、不真实的,甚至是错误的。是否能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还关系到他们道德品质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在进行品德教学中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愉快地接纳自我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我更了解自己了”一课学习中,我做了充分细致的课前调查,以了解每个学生具有的不同能力,并精心设计了“照镜子”的课堂活动,通过“照镜子”进行自我审视,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但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观察到部分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因为自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缺乏自信,尤其是个别外貌不漂亮、家境困难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明显的自卑倾向。鉴于这种情况,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以及课前调查情况,通过听录音、讲故事、师生互动交流等方式,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到每个人的身材外貌都来自于父母的爱和含辛茹苦的抚养,一定要倍感珍惜,并能共同认识到:“虽然我们有很多优点,但我们并不完美;虽然我们有缺点,但是我们有能力去克服它。对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例如身高、体重及外貌,我们要学会平静理智地对待它们,并学会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这些缺憾。”学生的回答令我欣喜不已,只有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才能认识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以一颗健康快乐的心实现奋斗目标,超越自我,使生命充满快乐。

四、关爱每位学生,建立平等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源泉。”好学生自然较容易得到老师的认可与喜爱,但是那些待优生呢?对他们是否公平?在教师的潜意识里是否有歧视“待优生”的心态?歧视好比一把无形的软刀子,杀伤力极大,使人自尊心受到伤害,人格上受到侮辱。首先,作为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不戴“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可发掘的潜能和价值,确信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待优生,都应该接纳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不能因为学生在学习成绩、身体等方面存在差异而有所偏向和歧视。

例如,我曾经在品德课上组织选举小组长,为了激励小鸣(化名)的学习积极性,我鼓励他参加竞选。小鸣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当他举起手时,不少学生发出了嘘声,还有的学生当着小鸣的面就喊出声:“老师,他上课发言不积极,有时还不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也不好,他没资格。”小鸣脸憋得通红,举起的小手也迟疑着放下了,见此情景,我对学生们说:“你们怎么知道小鸣不行呢?我认为小鸣做事认真踏实,尊重老师,乐于助人,我相信如果大家能够把信任和肯定给予小鸣的话,他一定能够胜任。”我的话立即平息了这场争执,不少学生向小鸣投上了支持票,得到了同学们的鼓励和认可,小鸣也表示非常愿意为大家服务,最后全班学生向小鸣报以热烈的掌声。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应该是平等友好的,这是人与人之间起码的尊重,这种尊重表现出来就是双方平等。对于言行上有歧视同学的现象,教师应及时予以纠正和制止,否则,这种歧视现象不但容易导致被歧视的学生心理失衡,自尊得不到实现,产生压抑、自卑、无助、受挫、孤立心理,同时还会滋长歧视者傲慢无礼、自以为是、自尊自大的极端自私心理。这两种心理都不利于儿童优秀品质的培养。

五、警惕网络成瘾,筑起思想“防火墙”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这个新兴的媒体已逐渐进入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并日益受到少年儿童的喜欢。网络能满足儿童的交往需要、娱乐需要、学习需要、探索自我需要等,可以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帮助儿童开拓学习视野等。但是小学生仍处于成长阶段,自控能力较差,一旦发展到成瘾的程度,就会威胁儿童的心理与身体健康,加之儿童思想不成熟,缺乏“免疫力”,对网络上消极的东西往往缺乏辨别能力,沉迷于网络,对身心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犯罪。因此,儿童应如何科学上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心理辅导内容,这正符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相关内容强调的:“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因此,品德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懂得控制上网时间,告诫学生在上网时切莫误入歧途、掉进陷阱,从而在思想意识上筑起抵御不良思想的“防火墙”。

在学习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网络连接你我他”时,课前我不仅准备了大量相关资料,还暗地里做了一个调查,了解到有个别学生常常出入网吧玩网络游戏,将他们列入了“黑名单”。网络是热门的话题,但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大多仅限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内容。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我通过讲述本市公安机关利用网络成功抓捕了两名逃犯的事件以及向学生现场演示了利用网络还可以进行教学、查询资料、购物订票、求医问药等,使学生认识到网络化的真正意义所在。再通过课堂讨论“既然网络如此神通广大,但为什么不少家长不放心孩子上网?”学生各抒己见,交流之后,我又列举了几起因为沉迷网络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典型事例:由学习成绩下降到自我封闭,甚至走上犯罪。悲惨真实的事件使学生懂得“原来父母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从而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起初个别还抱怨父母管得太严的孩子也变得神情严肃起来,随后我组织学生“献计献策”,特别“请”出那几名被我列入“黑名单”的孩子,请他们说说控制上网时间和安全上网的“高招妙计”,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对这些有“沉迷”网络迹象的学生做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最后,在教室里张贴了“网络文明公约”,使他们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在思想上筑起了“防火墙”。

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打下怎样的基础?我想,首先应该是身心健康的基础。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因此品德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注重把握教材的心理素材,寻找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最佳结合点,从学生的视觉去思考和设计教学,揣摩他们微妙的心理变化,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失望、爱憎与是非,懂得他们的心灵体验,与他们搭建心与心沟通的桥梁,使儿童愿意接受来自教师的引导帮助,及时纠正心理上的偏差,从而促进自我改进和完善,在提高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同时,完成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目标。

猜你喜欢

品德儿童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心理感受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