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的需要
2012-04-29陈广慧张恒
陈广慧 张恒
“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并升华为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改革以及课程改革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尊重学生”,即尊重学生的需要。不尊重学生需要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对学生的需要却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真正意义上学生的需要并不是要一味地迎合,而是要有一定选择的满足,即学生需要具有限度。
一、“学生额需要”概念界定
首都师范大学的谭斌副教授于2005和2006年就“学生的需要”主题发布了两篇论文,文章就“学生需要”和“孩子需要”有比较深刻的见解。他指出:学生、儿童、孩子、未成年人是我们对年轻一代的几个不同称呼,概念的不同其意义也就不同。最明显的概念性误区,即不能正确区分什么是“孩子的需要”、什么是“学生的需要”。
谭斌副教授指出:孩子的需要是在家庭中表达和满足的,比较随意、懒散,属于后台区域。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需要的随意性,所谓童言无忌,没有等级的区分;二是需要的自然性,完全率性而为,听凭自己身体的感觉;三是需要的自发性,还没有经过社会化和价值的引导。而学生的需要是在学校里表达和满足的,比较正式、严肃,属于前台区域,它是一种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的社会建构。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健全与混沌性,因此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目的在于依据学生需求做出合理的、比较满足的选择,这种满足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中。教育从某一层面上说就是将“孩子的需要”——主观的、自发的“我想要”转换为符合一定社会发展规范的客观的、自觉的需要,即“学生的需要”。掌握学生需要的合理限度,正确对待学生需要,走出尊重学生需要的认识误区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前提与基础。
我们在对待学生需要时要谨防两种极端化取向:一是将学生需要夸大化、非合理化,在师生关系中过于强调学生的权利和学生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需要,教学过程中试图消弱学科知识的核心地位,对其提出的任何需要不加辨别,完全放纵与娇惯以期达到尊重学生权利,满足学生需要的目的;二是只看到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而忽视来自学生内心的需求,在对待知识和能力的问题时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灌输的方式强迫学生学习,致使学生失去活力,教育一片压抑。心理学的开篇就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一个个体性与社会性相协调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构建学生需要的过程中既要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听取孩子的需要,又要融入社会成分,根据社会需求来合理规范学生的生成性需要。
二、“学生额需要”涵义阐述
正确掌握了学生需要的概念,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的需要包括什么”?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需要,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这五种需要就像阶梯一样按照层次逐级升高,当某一层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向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但次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多种需要未满足前,应首先满足迫切需要,只有迫切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能显示出其激励作用;同一时期一个人可以有多个需要,但这些需要中总有一个需要占支配地位,我们将其称之为优势需要。
学生首先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具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的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需要。另外,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场域中的教学主体,有着作为一个学习者特殊的需求。一般认为学生有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人类学和心理学的依据。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学生的需要简要概括为认知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三个方面, 尊重学生的成长需要除了满足学生生存需要之外,还要指向学生的精神和人格发展需要。但是,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所有用语言行为展现的表达性需要和非表达性需要、近期需要和远期需要有些是合理的,但也有一些需要因自发性和主观性色彩过多而缺乏合理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正确把握需要的限度,对学生的合理需要认真采纳,对学生不合理的需要积极引导,而不是一味满足学生的“我想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此得出,“尊重学生的需要”在教育中的涵义就是尊重学生“合理的优势需要”。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任务就是找出学生合理的优势需要。
我们必须明白,学生的需要具有“情境性”,即学生在每一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有着不同的主观体验与需求,因此并没有一个学生需求的固定模式,从而一劳永逸的解决需求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辨别学生合理需求与自发需求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关系,如何满足合理需要而不压抑学生自主意识与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不是寻求最优的教育效果,而是寻求满足。前者是教育结果的量化,后者是教育主体的体验与经历。只要我们对这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保持敏感,就有可能寻找到更有活力、合理的教育行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