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都是为了基因副本的延续

2012-04-29罗大木

女性天地 2012年3期
关键词:副本螳螂闺蜜

罗大木

小心那只披着羊皮的狼

男女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几层?问过身边天真可爱的小女生同事,也问过历经无数情场风波的成熟大叔,得知大家差不多都走着同样一条路线:两个人先从朋友发展,然后渐渐变成红蓝颜知己无话不说,接下来到情侣形影不离,如果能够修成正果,那么他们会步入婚礼殿堂从此相依相伴。

不过最近闯入一个搅局的角色,那就是“男闺蜜”——他和你之间可以没有血缘,没有亲昵,没有暧昧,却可以陪着你哭、陪着你笑,听你倾诉、借给你肩膀,慰藉你的心灵。“闺密”原是女孩子之间的专属名词,“闺中密友”,透着一股芬芳暖意,后来演变成更贴心更传神的“闺蜜”,即使是全世界都将脸转开,你的“闺蜜”也永远会给你温暖的拥抱和坚强的支撑。可惜,闺蜜在你家里水龙头坏了的时候不会修,灯管烧了的时候换不了,搬家扛柜子时也搬不动。这时候“男闺蜜”应运而生成了一众女生喜闻乐见的角色,他既有女生的温婉细腻,又兼备男人的身强力壮,多好。你有自己的男朋友或丈夫,他有自己的女朋友或妻子,你们亲密无间却不会迈出那超越界限的一步,在彼此心中,对方没有性别,而且看他10年,也不会有别样的心跳甚至会想要嫁给他的想法。

问题是,真相确是这样吗?

果真是人畜无害么?

“男闺蜜”的出现,让不少社会学家提起了研究的兴趣。可是大多数专家在研究之后会“告诫”各位女性朋友:“如果这个男性性向是正常,那么他是敌不过基因的自然本能的。”也就是说,只要是正常的男性,就会对女性感兴趣,就会渴望延续自己的基因,那些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男闺蜜”只存在于文学家和影视剧作家的臆想中。不过,生活中确实有足够标准“男闺蜜”啊,可以说,这类“男闺蜜”都有点“问题”。

尽管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同性伴侣毫无意义,因为他们无法直接产生子嗣。在正常的生育过程中,这样的基因应该会自然消失。但这样的基因依然流传至今,就证明了其依然强健。

即使性向有问题,也并不和“自私的基因”这个假说产生冲突。可能你不知道,身边这些“男闺蜜”很可能一回到家里就成了“超级大伯”或者“超级舅舅”甚至是超级奶爸。当他们离开你的“闺房”,暂别“男闺蜜”的身份时,在外人眼里就成了个想象力丰富、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这样优秀的特质能够对家族中的晚辈产生强有力的辅导作用,形成极大的“利他效应”。

研究表明,他们对于侄子侄女起到的利他作用要比一般女性和正常男性强得多。他们愿意为哥姐弟妹们照料孩子,在艺术和音乐上给予孩子指导,在经济上也给予帮助,比如为他们的医疗和教育出资。尽管关爱的不是自己的孩子,但他们通过促进家族其他成员的生存达到了间接促进家族基因的延续,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他们自己的基因。而且有趣的是,很多这样的“男闺蜜”最终还是拥有了自己的孩子。

可见不论是正牌还是山寨“男闺蜜”的所作所为,都是生物在基因主宰下服从管理,满足自私天性的表现。

无论是在社会学家的眼里的“男闺蜜”,还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的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都不过是一个生物个体为了尽可能增加自己的基因副本所做的努力。

自私的基因

人之所以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不同,就是因为我们会思考,会运用大脑,知道我们现阶段的目标是什么,将来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从而为之努力。目标有远有近,一个人一生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我想有许许多多的大房子;有人说,我想拥有一辆兰博基尼;还有人说,我要从政,做大官。他们都说,我想拥有更加优质的生活。甚至还有人说,我想帮助别人拥有更优质的生活。

这是人作为“社会人”的目标,但人是无法摆脱自然人的本质的,享受更好的生活,拥有越来越多的物质资源,其实都是为了实现自然人的终极目标:“尽可能地复制自己的基因副本。”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想在生育上获得优势,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

想想看,你没房子没车子,有几个女生愿意和你“一起步入殿堂”生儿育女?你若是月收入没有达到某个指标,女朋友和你逛街时一下子说要去看电影,一下子要说吃烛光晚餐,一下子说“这个包包好漂亮”,你难道敢说这样的话:“我们还是AA制吧?”如果你真说了没准过两天闹着分手的短信就来了,她的博客上还可能会出现一篇《我的极品男友》来冷嘲热讽你这个“给不了我要的幸福”的前任。

也不能责怪女生越来越“物质”。因为在生育上,女性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男性。女孩子从十二三岁月经初潮,到50岁进入更年期,一个月排出一个卵子,那么女性这一辈子也就能排出400多个。而男性平均一次射出的精子就达4亿个……

而且,男性还可以不负责任,做一个完事后拔腿就跑的混蛋,而女方得辛辛苦苦,怀胎十月将宝宝生下来。为了防止男方出演半路落跑的戏码,女方会本能地提出这样那样物质要求来做“抵押”,圈住男方。这种本能,便出自基因的“指使”。

再来看看男方。现在是文明社会,女方不能私设什么黑监狱关住人家。人家有手有脚,若想逃跑,也是无可奈何。但逃跑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名誉、精力、赡养支出等等,如果“逃跑”的成本远远大于“抵押””的成本,那么就没必要逃了,选择留下,或许是平安延续自己基因最划算的选择。

在生物学家的眼里,基因是这世间最自私残忍的东西,它不顾一切、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地想复制更多的自己。不论是同物种,还是和其他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基因之间的战争永远存在,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看上去似乎变得缓和起来,不再像以前那般血淋淋、赤裸裸。现在常说的什么“责任”、“担当”全是文明社会的活计,在自然界里是完全没有的事,大自然一切生物的主宰就是基因。

基因可会算计了,亏本的生意从来不做。那部伴随着八〇后成长的电视动画片《黑猫警长》就讲了一个螳螂妻子吃掉丈夫的故事。公母螳螂完成交配以后,母螳螂一把扭下公螳螂的头,慢慢地将整只公螳螂吃掉。公螳螂本可以逃,也可以选择反抗,但据昆虫学家在自然界中的观察,公螳螂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走向死亡的命运。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它作为螳螂的个体,使命已经完成,将基因延续了下去,也因此这个个体就没了继续存在的意义。同时,螳螂交配的时间多在秋季,那个时候昆虫极少,母螳螂时刻处于饥饿状态,如果交配完成后公螳螂逃跑,交配消耗了极大体力的母螳螂有可能因为捕捉不到食物而死亡。为了不让带着自己子孙后代的母螳螂因为饥饿而死去,公螳螂还不如作为食物让母螳螂享用,从而达到自己延续后代的目的。文明人将这个现象歌颂为“为爱献身”,但用生物学家的眼光看,这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基因主宰下发生的悲剧。

基因之间的缠斗从不停歇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不仅当时成了英国外交的立国之本,至今仍有很多人奉为圭臬。而自世界一分为二,出现了性别之后,基因和基因之间的关系用这句话来形容也一点也不为过。

人类从树上下来就要群居生活,这样才有可能共同抵抗洪水猛兽。女性留在部落或者洞穴内,负责耕种及采摘,男性负责外出狩猎的任务。

耕种的产出远稳定于狩猎,因而女性在族群里的地位普遍高于男性,生育出的子嗣多是女性首领的后代。为了避免部落内的近亲繁殖造成的削弱效应,基因“让”部落与部落之间实行走婚制,这也就造成了原始社会里“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特有现象。由于互相通婚,自己的基因也散落在各个部落,部落间发生矛盾和战争的可能性极低,基本上都是和平共处。这应归功于基因的作用。人类刚刚在地球上立足,为了尽快地产生足量的后代,在基因的授意下选择了这样的生存策略。

随着父系氏族社会的到来,血淋淋的战争接踵而至。资源对于人类永远有限,消灭掉“异己分子”,便没人跟你抢东西,就成了尽可能保留自己基因的最简便快捷的方法。

所有的个体都想“活下来”并发展壮大,旧时代一家子有十几个子女的事情很常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五六个兄弟姐妹也不稀奇,甚至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四世同堂人丁兴旺,也是件让家族无比荣耀的事情。在面临共同的敌人时,战争的双方只能够分享共同的利益,共同去面对自然的选择。

如今物质生活好多了,可是战争依然还在继续,男女之间的关系再次演化出新的形态。龙年春节的鞭炮响起,客居外乡的人回到家里,面对父母爷爷奶奶,三姑六婆,有几个人没被问过:“有对象了没有啊?”有了对象的小年轻则会被问:“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带回家来看看?”而刚刚新婚的夫妻,则被迫不停地吃花生红枣,早生贵子嘛!

还有许许多多剩男剩女在苦苦挣扎。老家对门的王姨,家里富庶,出手阔绰。她不止一次地长吁短叹:“车子有了,房子也有了,就等着女婿上门了!”可那闺女却蒙受着偶像剧的荼毒,一面参加各式各样的相亲大会,一面在心中盼望着遇到类似于“王小贱”那样的男闺蜜,“李大仁”那样的好男人,可是却每每相亲失败回来,又大骂:“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时代早就不一样了,每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意外,都会老去。基因这个自私鬼早已换了外皮,搞起和平演变来了。有人披上了“男闺蜜”的外衣,有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而女人,面对男人时的最好武器是眼泪,通过它来征服男人进而征服世界。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多制造出自己基因的副本,就算是那些最最反叛世俗、特立独行的人,也会想方设法的制造副本,不用担心。因为基因永远是自私的,人类的理智抹杀不了它的天性。

两性关系你们走到第几层?那得要问问自私的基因能让你们走得多深。但是,男闺蜜,真的只是一粒糖衣炮弹。别忘了,这一切都是为了基因副本延续的潜伏。

猜你喜欢

副本螳螂闺蜜
好闺蜜
螳螂
我的闺蜜
面向流媒体基于蚁群的副本选择算法①
螳螂
螳螂
副本放置中的更新策略及算法*
靠谱闺蜜
备孕别全听闺蜜的
惹是生非螳螂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