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发展观述论
2012-04-29杨凤城
杨凤城
[關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摘要]
中国共产党自十六大以来在文化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文化发展思路与发展动力、文化发展目标与发展道路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点的战略思想。这些思想一方面继承了改革开放以来党關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和经验,另一方面更是依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与要求得出的结论,特别是在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等方面的认识,体现着鲜明的与时俱进特征。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3-0005-08
人类历史迈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行,国际间的合作与竞争日趋复杂、多变。就中国而言,则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關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对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自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六大”,其他次代表大会亦取简称)以来,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有關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系列富有时代特点的战略思想。
一、關于文化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牢固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先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战略任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事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进入新世纪后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进一步阐述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關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在重申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十七大报告则用了三个“越来越”加以概括,即“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项,变成了四个“越来越”。四个“越来越”集中表达了中共中央在进入新世纪后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文化如此重要,自然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精神动力、智力与舆论支持。
为保证文化战略作用的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自十六大开始提出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这一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之引领社会思潮。改革开放以来,党一直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2001年,江泽民提出要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这无疑提高了道德建设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任务。2004年12月,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依据十六大报告精神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概括在日后得到不断重申。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和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關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共十七大报告重申了这一任务。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专节阐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二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三个面向”本是邓小平为景山学校的题词,讲的是教育;“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本是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界定。但它们完全可以脱开具体领域和特定时代解读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正因为如此,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报告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便使用了它们,中共十六大的报告在讲到先进文化建设时同样使用了它们。当然,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还需要贯彻落实党逐步提出并为实践证明为正确的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方针,择其要者言之,主要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江泽民提出的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立足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等原则。
二、關于文化发展思路与发展动力
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制约,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共产党主要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和属性,甚至在某些时期,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将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推至极端和单一化的地步。改革开放后,在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对文化功能的认识逐步扩展,单一的意识形态视角逐渐被突破。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和文化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所带来的敏感性、复杂性等因素的作用,文化领域在许多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维、体制和做法上,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
办文化,把经营陛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因此之故,文化体制改革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并且付诸实施了,但局限于外围和浅层次上。如果我们不拘泥于细节,尝试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体制改革加以概括的话,其内容主要是精简过多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学习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在文化单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允许非公有制经营性文化实体的存在等。这些改革在冲破了单纯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待文化和文化资源国家化的既有理念与做法,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但改革缺乏总体布局和规划。这和文化发展思路尚不清晰密切相关。
进入新世纪后,文化发展思路逐步明晰起来。其中,对文化具有市场属性、产业属性的确认十分关键,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这一观念的树立,便不可能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发展思路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质性推进。早在1988年2月,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曾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文化市场地位在中国得到正式承认。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文化产业”在中共中央文件中得到认可。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专门阐述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报告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同时发展文化产业,并要求“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为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要求,2003年6月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和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实行不同的发展策略,确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这一文化发展思路的牢固确立,其意义重大,因为这是当今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此后,经过中共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共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直到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路日趋清晰和深入。下面,我们就其主要内容加以考察和分析。
(一)文化发展的动力在于改革创新。在20世纪90年代得出的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出路在于体制改革的认识基础上,十六大以来党对改革创新之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之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2003年6月,李长春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等论断。翌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并在日后不断加以强调,集中反映了党对文化体制改革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二)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自十六大开始就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认识是逐步深化的。十六大的报告讲: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角度看待文化事业无疑是认识上的提升。2006年3月,李长春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这里明确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即民众的文化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需求两种,分别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来满足,或者说分别由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来满足。这一区分很关键,因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但是,如果笼统地看待这一目的,不做进一步细化,便很容易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混同起来,或者影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最终制约民众文化需求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这正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教训之一。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中共十七大的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从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高度界定民众基本文化需求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自然在认识上又前进了一步。那么,什么是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或基本文化需求?经过十六大以来的探索,中共中央的相关文件和相关负责人的讲话做出了越来越明晰的概括,即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公共文化活动。除此之外,就属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文化服务网络支持和帮扶力度,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等原则,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民众基本文化权益要得到有效保障,离不开文化事业的改革,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的改革,二是政府相应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即外部环境的优化。依据中央有关文件规定,文化事业单位主要包括两类: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另一类是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时政类报刊,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实行事业体制,由国家重点扶持。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的改革主要涉及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内容。外部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主要指国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改进和完善国家扶持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采取建立基金、政府招标采购、定向资助等手段,以创新公共文化服
务方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等等。
(三)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共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的亮点是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与要求比以往更加迫切地摆在执政党面前。从当今时代的发展看,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越来越大。从中国的国情和实践看,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具体而言,优结构,就是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中共十七大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特别是要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而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意义不言而喻。扩消费,就是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共十七大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当今的中国,很多产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而文化产业是少数几个总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总需求的朝阳产业之一。特别是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之后,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之势。因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就抓住了扩大消费的重要着力点。增就业,就是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增加就业、带动创业。文化产业投入的是智力资源,产出的是知识产权,不需要更多厂房和土地就能创造很多就业机会。而且文化创意是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更多人就业特别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促跨越,就是文化产业有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欠发达地区更有意义。因为文化产业与一个地区原来的工业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关系不大,只要引进优秀人才,有好的创意就能发展。而中西部地区恰好普遍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可持续,就是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而文化产业恰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绿色产业,最能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综合以上优势和特点,完全可以说文化产业是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正是基于以上认识,中共中央对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中共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要求。
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就其自身而言,主要包括重塑市场主体,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就重塑市场主体而言,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是中心环节。转企改制的国有文化单位主要包括一般艺术院团、一般出版发行单位、影视制作与经营单位,以及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等。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转企改制单位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鼓励其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兼并重组,以培育一批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与此同时,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城乡之间的分割、封锁、隔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与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等等。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总的要求是: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策调解、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进一步言之,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激励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特别是要“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加大对文化产业在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等。最终目标是健全科学高效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五)把体制机制创新与文化创新特别是文化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以创新促发展。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便突出了文化创新,包括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生产方式等创新之于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实现文化繁荣的意义。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更专节阐述了“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的文化产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可以说,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一样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包括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切实增强文化传播力和文化感染力,等等。
三、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道路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文化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先后提出的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战略思想的合乎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
一个文化强国除了拥有高文明素质即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的公民外,除了拥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外,除了拥有覆盖全社会的城乡一体化的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大的文化产业以及科学的文化管理体制与机制,以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之满足外,还需要基于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影响力。
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发展,从对外
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角度看,与整个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即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要是“引进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热”的大潮中,文化引进和文化比较构成中心内容,以“当代学术”、“西方学术”、“现代文化”等命名的丛书和译丛遍地开花,形成规模和声势极为壮观的一次翻译出版西方学术著作的大潮),到进入新世纪后在继续“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但是,与其他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走出去”的步伐加大加快且引人注目相比,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启动慢且逊色得多。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的逆差,无论是总额还是增长率均触目惊心。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05年至2010年文化核心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数字看,图书、报纸、期刊的出口基本上在3000万美元以上,进口则从1.6亿余美元增长至2.6亿余美元,逆差基本上都在1.3亿美元以上,其中2008年和2010年逆差超过2亿美元。音像、电子出版物出口,多数年份在i00万美元左右,最高280余万美元,其中2009年降至61万余美元,2010年更降至47万余美元。而进口最低年份在1900万美元以上,多数年份在4000万美元以上,2009年增至6500余万美元,2010年增至1.1亿余美元,逆差突破1亿美元①。这与其他经济领域的大幅度贸易顺差形成鲜明对照。当然,对外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更好地学习借鉴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引进先进的文化科技与经营管理理念及机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毋庸讳言,在国际文化交往与竞争中,西方发达国家的优势是明显的,与文化技术、文化资本、文化产品相伴而来的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与渗透对中国的挑战愈来愈大。如何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确立并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增强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逐步确立并日益明晰。
2003年12月,李长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专门阐述了文化“走出去”战略。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走出去”的进一步设想。中共十七大的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2008年1月,李长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构建“大外宣格局”。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设专节阐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纵观中共中央有关文件和领导人的相关讲话,文化“走出去”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在于,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其次,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渠道、途径和方式方法。在继续推动政府主导的文化交流的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着力打造一批有知名品牌、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扩大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健全对外文化合作交流机制,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选择一些重点国家和地区,组织开展具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和国际影响的“文化年”、“文化节”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与风采。再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即整合各方面资源,在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协调一致、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下,把外宣工作同其他外事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党、人大、政府、政协、地方、民间团体、军队以及经贸、科技、文化、教育、旅游、体育、港澳、对台、侨务等部门的作用,形成对外宣传合力。这其中,推进主要对外媒体建设,建立健全多媒体、跨平台、广覆盖的对外传播媒介网络,扩大主流媒体在境外的覆盖面,对于扩大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至关重要。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无论是立足于国内,还是着眼于“走出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至关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便明确提出了这一命题,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重申了这一命题。所谓文化自觉与自信,简言之,就是对文化的战略地位和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文化建设发展方针,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未来充满自豪和信心等。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日趋发展的背景下,在西方的价值理念、文化资本、文化技术等处于强势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义务、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培育和提升更具意义。因为一个真正的大国,不仅需要经济实力,而且需要建基于其上的文化软实力,这已经为世界现代历史所证明。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构建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化工作者队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简言之,人才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共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先后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党管人才原则,“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等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文化人才角度讲,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决议便专门阐述了人才的培养与造就问题。十六大以后,中央组织实施了包括新闻、出版、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目的在于造就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着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培养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以“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为题,专门阐述了文化人才建设。一是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二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需要进行各方面的工作和努力,从宏观角度讲就是必须找到并坚持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探索,这条道路已经形成。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首次做出明确概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指导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其次,主要方针或原则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最后,方向与目标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李文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