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摭谈
2012-04-29柳晶冯兆海
柳晶 冯兆海
诚信就是言行一致,言而有信。曾子杀猪,信及孩童;季布一诺,能值千金;魏文侯冒雨践约,也为守信……诚信之美德,可谓熠熠生辉,光照后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表里如一、说话算数,就受人尊敬。诚信是处世良方,伪诈是道义上的灭亡。“人无信不立”,失信害己害人。周幽王覆灭,由于烽火戏诸侯;李林甫阴狠,每常口蜜腹剑;秦桧遭唾骂,缘于陷害忠良、为人奸险;拿破仑违约乃至为囚犯……此等皆前车之鉴。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确有诚信缺失之忧:假烟、假酒、假鸡蛋、假老虎、假唱、假文凭、假合格证、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弄虚作假,无视诚信;令人作呕,功利熏心。世无诚信,国将不国;人而无信,道义何存!欲立诚信,必以教育为本,而诚信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迫在眉睫,尤为紧要。
但是,教学生诚信,教师也当以诚信示范。如学生提问而不能答,就不应搪塞而闪烁其词;答应学生的事,努力兑现而不敷衍……如此之类。
然而,我却曾与学生出现过诚信的困惑或曰危机。
案例:那一回,我们四年级的A同学与五年级的B同学,在假期一起去学校仓库偷钢筋,被人发现了。开学后,我追究此事,都拒不承认。于是我“急中生智”,将其隔离。先“审”B,诈称A已招了,说:“他说是你先出的主意,要偷了换钱买雪糕。”B“勃然大怒”:“还说我呢,是他领我去的。”再问去了几次,只说去了一次。再“审”A:“B都说了,是你领着去了好几次。”A也怒目圆瞪:“是他领我去了三次,從窗口爬进去的……”如此再三,基本理清事实。再到一块对质,四目相对,立刻吵起来。于是,哪次谁的主谋,拿了几根钢筋,怎么卖的,怎么分的等等,都水落石出了。旁观的老师都忍不住笑了;我做了处置后,他们都保证以后不再犯了。我说:“勇于认错,也是诚实的表现;保证了,能够改,就是言而有信。你们的互相揭发,其实也是互相帮助;如果护短隐瞒,就各自坑害了对方;而养成恶劣的习惯,就会走向犯罪,就由派出所经管了……”
此后,近一年多,他们没再有什么劣迹,但也很少在一起玩了,显然是彼此戒备了——其时,我已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了。我以隔离使诈、“挑拨离间”的非诚信对付不诚信,居然奏效了,当时也以为机智而津津乐道。但后来,总觉得这方法不地道,也感受到了诚信教育的缺失与尴尬。
于是,便也竭力补救,随机教育,讲了一些故事,也振振有词:商家以诚信为本,为官取信于民,兴国得人以诚信。刘备有三顾之诚,孔明尽忠;商鞅有立柱之赏,秦民用命;晋文以信为宝,终成霸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还有意表扬那两名学生的改过自新——那时我兼两个班的语文课,他们也都能努力学习了。
可是自己满口诚信,而回顾当初所为,却有悖于此,对敌兵不厌诈,对学生怎能以机诈为能?但道出实话,自己又成了什么了?因此也有些困惑。心里本来明白:师生间应当建立互相尊重理解、真诚信任的关系,先前的教育行为,简直是无视学生的尊严。又想到讲诚信,就应童叟无欺,教师首当以身作则……而且既要用教育机智,也要讲诚信,便也终于决定说实话了。
我利用指导写作文——《使我受教育的事》之契机,说了“真相”,诚恳地认错。大意是说:当初,是利用他们做贼心虚的心理而用诈“得逞”的,简直把你们当犯人了;现在,你们已懂事,我应当坦白交代了;相信你们也能从此团结,成为真正的好朋友;请你们原谅我。这时,他们才如梦初醒,都笑了。那一回,他们还就此事写了一篇很好的作文。
后来,送走了一批学生,我又接了另一个毕业班,他们仍然表现不错。
终于,这个班又毕业了,A与B几乎形影不离了。但就在暑假里,听说他们可能故伎重演——因为发现学校的钢筋又被盗出,藏在了玉米地里。B固然属中学生了,但对于他们,我仍要负责。直接追究不妥当,便引导A,主要先肯定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的进步,再话锋一转,大意是说:学校丢了东西,已有线索,倘报案如何如何;如果有人干了,毕竟未卖掉,倘送回去,可以不再追究,希望你能配合,我不会声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贵在悔过,有错能改;老师相信你会做一个诚实的人……后来,东西居然又回到了仓库。毕竟是孩子——孩子毕竟是可塑的。
反思:虽然后来他们都变好了。但这一案例,也一度使我费解:当初说了实话,却事与愿违,他们又搞在一起,这是讲诚信的失败吗?难道让他们永远彼此戒备、蒙在鼓里吗?
然而,细思量:还是后来的教育没有继续强化的问题。在即将毕业的半年里,由于片面抓成绩,而弱化了思品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
诚信包蕴的道德内涵,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也代表着一种道德修养。因此,它不仅是为人处事的方法态度,更应是人道德素质的一种重要体现。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移,一言九鼎,不但本来没有错,而且做得还不够,还要不断强化才行,更要处理好诚信自律和诚信他律的关系。当初一段时间的诚信教育和以诚相待,不是分明已经奏效了吗?只是没有跟进罢了。
看来,不仅是诚信教育,思品与心理健康教育都一样,甭指望朝夕之功,都应自始至终,常抓不懈,而且需要随机教育以及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要防微杜渐、不断强化才行。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学生的受教育乃至自我教育,也如禾苗、小树,始终需要雨露阳光,岂止这诚信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