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校际流动实践程序及推进策略
2012-04-29毕德旭
毕德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改革目标,2010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费支持体系和监督评估体系。物质保障体系主要涉及: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资源共享等政策:人事流动体系是政策体系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教师双向流动政策、人事管理特别是编制政策、教师聘任、培训、晋升政策、教师轮岗特岗政策等:经费支持体系主要涉及从财政及经费方面对流动教师予以保障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加大投入、实行财政倾斜政策、流动补偿政策、各类津贴政策、同同程度地得到实施,并涌现出了诸如杭州临安市的城乡教师短期交流模式、山东寿光市“人走关系留”的支教模式、上海江宁区“人走关系动”的定期流动模式、沈阳根据具体情况将“人走关系动”和“人走关系留”相结合的模式等。然而,总的来说,各个地区的模式都有待完善。通过对典型地区教师流动实践模式的剖析,我们认为,要更加有效地实施教师流动,必须推进以下策略:第一,进一步加大教师流动项目完成备案程序,这标志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程全面启动,此次教育体制改革涉及教育系统内外的诸多方面,主要着力解决的是11个方面的体制机制问题。其中“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议题,
一、中小学教师校际流动实践程序
教师流动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个部门紧密配合。不仅需要政府从政策、法律、财政上予以保障,还需要各级政府、学校和教师科学、合理地执行。同时,社会舆论的支持和良好氛围的营造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只有明晰教师校际流动的操作程序,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明确方向、找对路子、提高效率。
教师校际流动,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同时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教师的合理流动有赖于体制机制的完善及有效的落实路径。中小学教师校际流动实践程序应该是由中央(宏观)、地方(中观)和学校(微观)构成的三级政策体系。其中,中央层级的政策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和主导性。其体系可分为:物质保障体系、人事流动体系、经工同酬政策等。监督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对下级政府及学校的各类督导评价政策,这是教师流动政策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以教师流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保障。地方政府(中观)的政策则具有地方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其基本职责是在上级政策体系的推动下,结合本地师资和教师流动的具体状况,制定出教师流动的具体措施并予以组织实施。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教师流动的形式与比例、条件与对象、保障教师流动的政策与措施及评价考核体系,学校(微观)在当地政府政策的指导下,一方面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在充分调研教师流动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流出人员及需要流入教师的数量、任教科目、职称要求等,报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流入教师的岗位并负责流入教师的业务管理和考核。与此同时,制定流出教师岗位空缺补充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意味着学校政策的执行性更为突出,也更加细致具体,
二、中小学教师校际流动的推进策略
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教师校际流动已在全国各地不宣传力度。加强对城乡教师流动的意义、政策等方面的宣传,从而形成教育界内外人士了解、支持并监督教师流动的良好氛围。第二,广泛开展调查,深入透析当地教师流动实际。只有开展广泛的调查,才能发现当地教师流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本质性根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流动对策,第三,制定、健全各类相关政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旨在促进教师流动的各类相关政策,第四,配置物资,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从物力财力上为教师流动提供保障。第五,坚决把好督导评价关。在各项措施的实施中,要密切关注它们的过程与效果,把教师流动作为评价各级政府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因地制宜,坚持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审时度势、循序渐进,恰当地把握教师流动的方向、步骤与发展进程,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策略。要加强宏观统筹,处理好教师流动的规模与效益、流动与稳定的关系,确保实现以教师流动带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双赢局面。
(责编: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