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培训给力校长信息化素养的提升
2012-04-29王颖
王颖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各地正在建设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学校。面对新的挑战,作为学校发展的领军人物,校长身份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应以更强的领导能力考虑和应对新的形势和问题。其中,校长自身的信息化理念和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着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影响着学校的决策和发展。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校长的信息素养与学校信息化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有关,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同时,通过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校长信息素养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发现各学校相对应的校长信息素养是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曲线上升而上升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教育信息化发展有特色的学校,校长的信息化运用能力也相对较强,在面向信息化领导力的表现方面也比较完善,学校不仅有前瞻性的信息化发展规划,而且还有一个成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一套比较完备的信息化评价体系,学校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也普遍较高;相反,信息化发展迟缓的学校,校长的观念比较落后,意识比较淡薄。部分学校把教育信息化局限在办公信息化和课程整合上,信息化领导力还停留在早期阶段,信息素养的提高不能与时俱进。有的校长参观了一些信息化特色学校,但未能深入其中获得有效的思路和举措。
网络培训是近年来开创的一种新的培训方式,它灵活机动,突破了时空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和优秀导师,以及相互之间广泛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网络培训有助于挖掘并记录学习者的隐性知识,切实提高学习者现代信息技术素养。众所周知,校长担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有时还要处理一些学校突发事件,如果经常到指定地点参加学习进修,可能面临时间紧、听课效率低等问题。而网络培训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模式,尽可能地避免了校长在培训活动中的各类干扰因素,校长可以根据自身时间条件安排在网络平台上自由选择学习课程。
近年来,苏州市电化教育馆在网络培训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其中两届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高级研修班的开设给校长们在理念更新、行为变化、信息素养提高等方面带来了质的飞跃。
多项课程设置,丰富学习内涵
从2010年至今,苏州市电化教育馆专门对全市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两届信息化领导力专项培训。首届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班开设了诸多课程,如信息时代的校长领导力、模块化的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面向未来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做优做强教育信息化、全力推进办学现代化等。这些课程专门设在“苏州教师培训网”上,校长们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充分地在网上自学,咀嚼消化课程的精华。首届培训班的学习使校长们进一步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作用,并且深刻领悟到它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和规划、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促进学生发展、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信息化评估等方面起到的积极引领作用。考虑到校长工作的特殊性,第二届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班采用了两次短期直面集中教学和一次长期的暑期网络学习,针对校长理念的转变和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做了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暑期培训学习具体课程是“Powerpoint2003课件制作技巧”和“Powerpoint 2003教学课件深度制作”,由校长任选一个课程进行网上学习。由于是基于网络化的运作,课件制作相关知识的系统性是直面课堂教学时所无法实现的,培训教师所提供的清晰而丰富的信息资源给校长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学习和操作,有的校长发现自己的技术还不够完善,有的校长甚至还发出了“技不如人,必须卧薪尝胆”的感叹,他们鞭策自己要不断地向网络学、向书本学、向身边的能人学。由此可见看似简单的技术培训,却激发了校长们不竭的学习动力,许多校长以培训为契机,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我,力争做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校长,真可谓“小培训大效应”。
专家报告引领,提升前瞻理念
第二届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班请来了三位资深信息化教育专家作专题报告,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的《教育技术给力新课改》、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的《信息时代的校长领导力》以及原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金陵馆长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专家们高水准的报告让校长们不仅了解了当前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最新动态,信息化管理与实践新课程标准的价值、方向和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而且更明确了创新引领发展的观点。校长们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力不是取决于它当前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现有的科技水平,而是取决于教育质量,取决于能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专家的报告深入浅出,制作的PPT集理论性、艺术性、形象性于一体,极大地震撼了在座的每一位校长。为了转变校长们的理念,进一步消化报告内容,三位专家的PPT分别挂在了网络平台上,校长们可以随时点击翻阅,回味感悟。
网上心得互联,分享感悟成果
为了促进反思,分享学习成果,网络平台上专门开设了“QQ群”、“谈论区”、“成果分享”。一方面施训教师通过网上答疑,及时解决校长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校长们可利用空余时间在讨论栏中就某方面学习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在认同与质疑中不断激发新的认识,从而不落入窠臼,再尝试,再琢磨,从中找出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此获得圆满的答案。“成果分享”汇聚了校长们不断碰撞的思维火花,培训心得、体会由此萌生,很多校长的观点和感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网络培训能有效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已成为所有参与培训校长们的共识。
以下摘录几段校长的感悟:
我认为一个有信息化领导力的校长,并不在于让学校拥有多少电脑、多少课件等,如果他和教师们仍然延用旧的教育观,“人灌”就会变成“机灌”,教育技术设备就会成为强加于学校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只有校长自身首先具有高信息化素养的教育观,善于有效地配置、开发、管理和运用网络环境,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体系,改变管、教、学的方式,才能成为有领导力的“数字校长”。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外国语学校 潘建萍校长
在这次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中,将PPT制作作为培训内容之一让我颇为惊讶,心想安排这种技术含量很低的学习内容是否可行,还能有怎样的“深度”可以挖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逐渐走进“PPT深度制作”的学习之旅。
随着学习的逐步推进,我的感触也越来越深,原来PPT还有如此多的技术含量,看来最熟悉的不一定是最了解的。因此,空闲时,我静下心来,边体会学习边在网络平台上完成作业,跟着课程将PPT的绘画工具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对不同动画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我认为技术应该是为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如果纯粹为了技术而钻研技术,那只是技术员的所为,要将所学的技术与平时工作中的教学与管理相结合,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江苏省新苏师范附属小学 邢华副校长
苏州市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班开设的远程网络学习,虽然只是提供了领导力知识的一部分内容,但在拓展视野的过程中能让人不断反省自己的工作现状,从而达到去努力调整自己的工作管理思路,立足于更高的视角,以更人文自主的思路去构思与经营自己今后的管理工作,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领导力。
——苏州市盲聋学校 方红副校长
学校信息化环境下,校长领导力的提升与拓展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网络培训以其针对性、选择性、灵活性、交互性等优势无疑成为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一个重要的相对便捷的学习方式。信息时代赋予校长领导力崭新的内涵,无论是信息化管理理念,还是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锻造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能力,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才能使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