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即爱

2012-04-29李嘉骏莫弘明

中国德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生命孩子教育

李嘉骏 莫弘明

当下人们对教育的本质内涵表述不一,各有各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界定为“能够促进人的学习与发展的活动”。我们认为,教育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的,它不仅通过各种知识媒介,更重要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培养人,通过示范、模仿、交往、接触、传递信息和经验,对人进行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所谓“教书育人”即是如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紧密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存在爱的交流。《辞海》中这样解释“爱”: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这样的解释也许有些笼统,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的译者序言中,用“无水即无池塘”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道理。

对此,我们十分认同,应该大力倡导“教育即爱”的鲜明理念。我们已关注到了当前的一种现象:学生学习的负担越来越重,教师厌教、幸福感下降……这种危机隐藏在繁荣的教育景象背后,并且有着愈演愈烈之势。追根溯源,这是因为爱的缺失。教育管理者、家长、社会奉行一种狭隘的质量观、功利的德育观、片面的公平观,导致了教育的价值被“庸俗化、格式化、同质化、标准化”。而在这些日趋恶劣的教育“沙化”环境中,杭州市下城区的教育决策者却凭借着对教育的情怀、敏感和担当,高扬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的大旗,从直觉到觉醒再到自觉,从孤独到被认同再到收获喝彩,无论顺境逆境,用一根“指向月亮的手指”始终默默坚守,追求“好的教育”的崇高理想,坚持敬畏生命的教育立场,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标也许只有四个字:做人做事。就教育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区域教育生态理论所追求的教育理想而言,恐怕只有一个字:爱。

什么是教育爱,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无论关于教育爱内涵的表述如何不同,但其核心应是教师对学生的爱,这种爱不同于亲人之间的爱,它不是基于血缘关系的自然情感;也不同于朋友之间的爱,它不是基于个体自主选择的相互吸引。教育爱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生成的,教育实践是教育爱的源头,离开了具体的、鲜活的日常教育实践就没有教育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热爱儿童,不是在任何学校里,从任何的书本中所能学到的,这种能力是在人参加社会生活、与别人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就其本身的性质来说,教师的日常工作——每天跟儿童交往,则能够加深对人的爱和信心”。

教育者的爱必须饱含浓浓的关心与责任,但是我们不能把这变成对受教育者的控制与支配,人只有感到自己是独立的主体时,才会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权利。爱是在保持自己尊严和个性的前提下进行感情交流的行为,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成长的积极关心,若是缺少这种关心,爱就不存在。

“好的教育”之爱是什么?是宽容、是付出、是忍让、是信任,更重要的是成全。只有彼此宽容、彼此信任、彼此成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才会爱得长久、爱得完美。胜蓝教育集团学校,作为努力实践区域教育生态理论,打造“好的教育”的基层学校,用三个字诠释着印有下城烙印的教育爱。

“容”

“容”即宽容、兼容,它要求尊重每个生命,凡事包容、耐心等待。宽容是爱的基础,“爱每一个学生”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首先,我们倡导的爱应该是对每一个孩子都无偏见的真诚、无私、广泛之爱,老师以关心、爱心、信心、细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对于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爱的方式,特殊的孩子则需更多的爱和体谅。也许教育和爱的过程中常会遇到尴尬,好心办坏事、付出没有回报……很多时候,这是因为教师不够了解教育对象,有许多学生在我们的视线里若有若无。人多是平凡的,尤其当他还是孩童时,人们更难发现他的特点,很多人也不想去“枉费”精力探寻孩子的优点。然而,每个孩子作为生命的存在,已经足够我们去珍爱了。人的特点包括优点、缺点,也包括平淡。面对富有生命意义与发展潜力的教育对象,我们没有用“奥卡姆剃刀”把他们修剪得整齐划一,而是承认、观照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得到赏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我们为孩子提供了诸如“彩色试卷”“素质报告册”等自由而自主的教育评价方式,为他们铺设自主发展之路。

了解并尊重每一个生命,这不正是区域教育生态理论中生命观的核心内涵的体现吗?

“信”

“信”即信任、期望,它要求用生命去感动生命,互相协作、彼此支持、凡事坚信、凡事期望。教育之爱是一种责任,每一个教师都要有“孩子的未来在我们手中”那样一种责任感。教育之爱更是一种感恩,莘莘学子在老师爱的耕耘灌溉中体验到并懂得感恩、分享与回馈。教师如何通过经常性的自觉反思,使自己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信任,确保自己的“教育专业”不沦为“专业霸权”,倾听孩子的声音,共情孩子的想法?对于惯以“教室国王”自居的教师而言,这真是一个难以解构与重新建构的历程。每一位老师可能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但每一所学校总是有许多的“泰迪•史塔特”,所以我们还鼓励老师们向汤普逊老师学习,努力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胜蓝的教风中有一个词,叫做“敬业爱生”,因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教育爱是浸润,它没有逻辑的条块,不能像硬件那样被搬运、加工和生产,教育爱需要身体力行、春风化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爱需要期待、希望和激励,是“让我牵着你的手,慢慢向前走”的温柔,是“问题不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才是问题”的坚定,是“鼓励、支持、尊重、理解”的原则。

“成”

“成”即成全、超越,它要求师生互动,成全每一个生命,实现自我超越。

树立一种“成人之美”的意识,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之爱。许多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与反馈中,深刻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作为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它不仅强化了教师对学生的自然喜爱之情,而且还不断地升华了这种成全之爱。每一个老师竭尽全力去引导孩子发现自我,帮助他们实现生命价值的超越,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成全的,师生共同超越自我,这才是超越了感性的教育之爱,超越了给予的教育之爱。充溢着成全之爱、适性发挥、顺兴扬才的学校生活或许会成为师生共同典藏的深刻记忆,教育之爱的价值莫过于此。

如果说学生是一粒粒种子,那么教师就是培育种子的土地,种子喜欢肥沃的土地,土地的价值体现于植物生长的状态,土地只有在养育植物的同时才能让自己更肥沃,否则就是一片“死土”。本着这样一种成全之爱、超越之爱,我们在做好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厌其烦地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为孩子创设幸福空间;积极鼓励孩子自建“蓝精灵”草根社团,挖掘幸福内涵;开拓创新校本“雏鹰自主争章”激励手段,提升幸福指数,并让这种成全之爱不断蔓延、传递下去。

教育没有秘诀,如果有,那就是爱;也没有捷径,如果有,就是爱之路。只有熟悉教育对象、把握爱的真意、谙熟教育爱的艺术、具有爱的情怀的人,才能够面对心灵饥渴的孩子时不会手足无措。

教育即爱,只有努力学习并反思实践,赢得信任,才能走进孩子内心,才有教育的契机,才有生命的蜕变。

只有及早在孩子心田洒下宽容、信任、成全之爱的种子,科学地精耕细作,才能使其向下扎根沃土,向上开花结果,才能培育出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的精彩果实。

【李嘉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莫弘明,杭州市胜蓝实验学校副校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 / 苗 培

猜你喜欢

生命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