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行动”成就德育品牌
2012-04-29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教育局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教育局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07年2月,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成立了中小学生志愿者总队,以“志愿者行动”引领全区德育开展。在校内,设立“志愿者服务区”,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事事都有志愿者”氛围;在校外,将社区“志愿者服务岗”作为学生道德实践的课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志愿者行动”是基于对全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目标的设定和对德育工作改进的期待而开展的,其目标是为了提升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公德意识和公益意识,“当志愿者,做现代人”。目前,“志愿者行动”已成为一个品牌。
一、“志愿者行动”区域层面的推进
全区下发《当文明志愿者,做现代雨花人》《关于进一步推进“志愿者行动”策略,引领全区德育创新创优的实施意见》,以行政统筹指导“志愿者行动”的实施。区教育局先后组织雨花台中学“基于学生需要的‘志愿者行动范式、板桥小学“让生命在行动中更精彩”、雨花台小学“缤纷三原色志愿共成长”、共青团路中学“志愿者精神与学习力提升”等六场中小学“志愿者行动”主题研讨活动,不断开拓学校德育新思维。经过努力,“志愿者行动”引领下的德育逐渐由纷乱走向清晰,由被动走向主动,由一厢情愿的传授走向学生积极的自我建构。
二、“志愿者行动”学校层面的推进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以“主体、责任、践行”为核心的“志愿者行动”,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为基本特征,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志愿者行动”引领下的德育,与人的尊严、幸福联系起来,让孩子通过主动承担与之能力相适应的现实的社会角色,产生道德意识;“志愿者行动”引领下的德育,让成长中的孩子通过勤劳付出,获得个人力量和价值确认,在冲突中选择善行,在体悟中树立更高尚的价值观。
“志愿者行动”引领下的学校德育,与学校课程规划有机结合,在学校育人目标的总体框架下,实现对学校德育目标的框架构建和德育课程的体系完善;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将学生的志愿服务纳入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素质评价中,并严格赋予相应学分;与学校师德建设相结合,进一步转变德育观念,强化以人为本、人性本善、知成于行的德育观,组织教师参加志愿者活动,把“志愿者行动”变成彰显师德风范的重要方式;与学校传统德育资源相结合,以市级立项课题“以‘志愿者行动为核心的践行性德育模式的研究”为引领,积极开展“志愿者行动”策略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等专题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现在,全区中小学基本形成志愿者三级管理体系,即“班级自主管理、校园团队自治、社区自选服务”,志愿者三级管理体系分别由班主任、团队辅导员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组负责策划和组织。
各学校基本形成志愿者“上岗三部曲”,即把班级、校园和社区的常规事务管理变为“志愿者服务岗”,按照“因需设岗、自主选岗、发展性评岗”这“三部曲”,将曾经呆板的德育融入具体可感的体验活动,不断追求德育的生动和管理的优化。
根据学生年龄,各校形成志愿者“三级梯队”,即将学生志愿者分为“小小志愿者”(小学一至二年级学生)、“红领巾志愿者”(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三级梯队”。“红领巾志愿者”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注册,“青年志愿者”在团区委注册。
各校形成志愿者三项评比标准和激励制度,即“优秀志愿者、优秀服务小队和优秀示范岗”制度,连续三年共表彰区级“优秀志愿者”近百名、“优秀服务小队”近百支、“优秀示范岗”30个。
师生在“志愿者行动”中不断成长。教师提升了管理水平,学生提升了精神境界。
学校在“志愿者行动”中发展了特色。如:雨花台中学每周的“升旗仪式班级自主展示”是学校“特色班级”创建项目,雨花台实验小学的“纪念馆小小讲解员”曾被《焦点访谈》重点报道,雨花外国语小学的家校结合志愿者队伍充分展示了学校浓郁的现代意识和开放意识,雨花台实验小学、中华中专校的“志愿者服务周”仪式庄重、程序规范、管理有序。
三、“志愿者行动”实践的
进一步推进
2009—2011年,我们承担的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以‘志愿者行动为核心的践行性德育模式的研究”,以实践为基础,拓展“践行性德育模式”的研究广度与深度,让“志愿者行动”更加深入。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这个课题的研究,系统思考区域性及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切实改进德育工作,构建以“志愿者行动”为引领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德育文化。
责任编辑/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