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商业银行绩效审计

2012-04-29宋国斌

理论观察 2012年3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证据商业银行

宋国斌

[摘要]商业银行绩效审计越来越受到提倡,而这也给商业银行经营产生了影响。面对新形势下的审计形势,如何做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包括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银行绩效审计在银行业的产生发展,分析银行绩效审计对于上市银行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对于如何在银行绩效审计的趋势下做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绩效审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130 — 02

一、关于商业银行绩效审计的概念问题

商业银行绩效审计是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相对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更注重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商业银行绩效审计必须围绕三要素进行。这三个要素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经济性就是在适当考虑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获得或使用资源的成本。效率性是指商品、服务和其他结果及其所用资源之间的关系,即一定的投人所能得到的最大产出,或一定的产出所需的最少投入。效果性是指项目、计划或其他活动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商品、服务或其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以及其他预期效果。

二、开展商业银行绩效审计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们对开展和深化银行绩效审计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从审计实践看,作为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运用有关技术方法对被审计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检查、评价,目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人员的银行绩效审计理念尚未完全树立

内部审计人员对银行绩效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与常规项目审计上,大都满足于对经济活动合规、合法性的审查与判断,对被审计项目审查和评价投入的各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是否得到经济合理利用,支出是否讲究效率以及项目的计划、方案的执行结果之类的问题考虑较少,对如何提高经济绩效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二)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难以满足银行绩效审计标准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

1.知识单一,内部审计人员以信贷业务审计知识为主,专业知识缺乏,行业缺点了解的少,宏观意识不强;对银行绩效审计缺乏理论和感性认识,缺乏对问题分析的综合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思路不清晰,概念不明,经验不足,难以运用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去评价绩效。

2.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差异和主观随意性会引发对同一事实认定的结果不同的审计风险。在具体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时,受审计人员的个体素质和主观随意性的影响较大。同一个审计人员在不同审计项目中发现同一类问题会因环境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审计结论;或不同审计人员对同一项目的审计得出不同的审计结论等。这种差异和随意性问题会给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本人带来很大的审计风险。

(三)评价绩效的标准难以确定

银行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绩效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甚至是同一项目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有天壤之别。目前尚未有一个专门的规范式准则去规范银行绩效审计,更没有一个法规涉及银行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衡量标准难以确定,给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提出评价意见造成了困难。

(四)银行绩效审计证据有别于其它审计证据的特征,造成审计取证渠道多,途径方法复杂且证据风险大

银行绩效审计证据的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会导致结论有失公正,同时会造成严重后果。目前开展银行绩效审计没有一套绩效审计准则和程序可遵循,特别是网点装修项目,贯穿其中的资金流动环节更为复杂,更多的潜规则所隐藏的绩效问题,由于审计技术和审计手段不足,所获取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欠缺,客观上引响到审计结果,增大了审计风险。

(五)审计力量不足,制约着银行绩效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作为内部审计机构,除完成总行指令性项目外,还必须完成本级安排的审计项目,以及辖区监管分行临时委托的各项审计任务,人少事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内部审计人员由于把关注点放在了常规项目审计上,没有更多的人力和精力来实施绩效审计,因而,一时难以跳出传统的常规项目审计的圈子,把审计力量侧重于绩效审计。

二、商业银行绩效审计方法

银行绩效审计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绩效审计方法是指在审计工作中为了实现绩效审计目标而采用的工作模式、程序、措施和手段的总称,它包括绩效审计工作组织实施的方法、审计取证方法和审计工作质量与成果的考核方法等。从狭义上说,绩效审计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为绩效审计方法模式,一为绩效审计具体方法。

银行绩效审计方法模式,是指进行绩效审计的总思路,它揭示绩效审计的主要方向、重点和大的审计范围,体现的是绩效审计的战略或全局思维。常见的绩效审计方法模式主要有5种,即:结果为导向的审计模式、控制系统为导向的审计模式、问题为导向的审计模式、责任机制为导向的审计模式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的审计模式。

银行绩效审计的具体方法,是指进行绩效审计具体项目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或步骤,体现的是绩效审计的局部思维和具体审计策略,主要包括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绩效审计中,常用的审计证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主要有5种,即:审阅法、观察法、访谈法、抽样和案例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

审阅法是通过对书面文件资料进行审查、阅读而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查阅被审计单位的报表、账册、财务收支计划、内部管理制度、重要会议记录、文件合同,调阅相关的审计档案、统计资料等。对文件资料的审阅和研究,有助于审计人员掌握有用的信息和数据,但必须紧密围绕审计目标,并需要对所用文件的可靠性作出适当评估。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实地观察来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主要应用于调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和财产物资的管理等方面。运用这种方法,审计人员可以获得实物和行为的亲历证据,判断被审计单位行为的规范性和实物的真实性。为了增强证据的可信度与说明力,在实地观察中可以同时采用录音、录像、拍照等方式来取得审计证据。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谈而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访谈有多种方式,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访谈,可以面对面进行访谈,也可以通过信函、网络的方式进行访谈。这种访谈可以一对一地进行,也可以一对多、多对多地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进行。访谈的对象既可以是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干部职工,也可以是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监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运用这种方法,审计人员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收集信息,拓宽审计思路,发现重点关注领域。但应注意的是,访谈获取的证据一般不能作为事实性证据的唯一证据,就是说,访谈获取的证据还需要经过审计人员的进一步证实。抽样和案例研究法

在绩效审计中,由于审计资源有限,审计人员经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获取审计证据。抽样调查法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定量的样本,根据对选取样本的调查来推断总体情况,获取有关被审计事项的信息。运用抽样调查方法,通常可以获取被审计事项的一般性总体信息(即一般性统计数据)。为了获取更多的深层信息,一般需要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补充。通过将一般统计数据与深入的案例研究相结合,审计人员可以获取充分的抽样推断信息,从而可以得出比较准确的审计结论。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对两类或多类经济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推导出相应回归方程,然后以此回归方程来推算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规律。回归分析法的实质是从观察数据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观察数据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时间序列数据;二是剖面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自变量;(2)取得观察数据;(3)选择回归方程的形式;(4)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参数;(5)进行假设检验;(6)运用回归方程预测因变量的变化规律。

三、深化商业银行绩效审计的思路

在深化商业银行绩效审计工作中,确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绩效审计的当务之急。为此,针对银行绩效审计组织方法、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谈几点思路。

(一)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步骤实施

应科学选择审计项目。目前,应在银行真实性审计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信贷资产损失严重的典型项目进行绩效审计,力求突破,增强效果。

(二)制定审计人才发展战略,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从实践经验来看,绩效审计人员既要具备金融管理知识,而且要有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财会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财政、金融、税务等被审计对象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已经进入“无账本”审计环境。审计机关应该抓紧构建适应审计工作新要求的审计专业队伍,为此,要在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的同时,有计划的引进一些复合型人才,如计算机、工程预算、法律、经济学、经济决策、行政管理、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人才,整合一些社会审计力量,优化审计干部队伍。

(三)确定绩效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方法问题,是开展和深化银行绩效审计工作的关键,评价方法得当,审计目标就能顺利实现,否则,评价偏离主题,使审计结果信息失真,增大审计风险。审计评价方法应当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始终。

1.过程评价,即对银行支出的合理性,银行支出目标是否得以实现,投资执行情况过程的评价。

2.经济绩效评价,即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测算主要评价指标,如成本净现值、投资利润率等主要财务指标。

(四)构建商业银行绩效审计考核运作机制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运作机制。包括项目计划、审前调查、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审计步骤和方法,报告审定等过程,建立考评细则,落实审计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霞.经济效益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2〕彭华彰.政府效益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3〕彭国翔.试论经济效益审计〔J〕.中国审计,2005,(07).

〔责任编辑:晓声〕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证据商业银行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手上的证据
“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